成为合格跑者必知!这些跑步小贴士你掌握了吗?

日期: 2025-05-20 06:01:00|浏览: 13|编号: 10433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成为合格跑者必知!这些跑步小贴士你掌握了吗?

+关注上方【跑步就是跑步】一起跑步!

新人不要错过文末

公众号回复:百公里 获取10周训练计划

跑步主要依赖的是人体的机能,它是一项依赖意志而非运气的体育活动。这项运动要求心肺功能良好,肌肉和韧带的力量足以支撑在特定速度和强度下的持续奔跑。尽管跑步看似简单,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跑者,就必须进行系统的科学训练和积累丰富的知识。在此,我愿与大家分享一些跑步的小技巧,希望能助力那些热爱跑步的朋友。

文中所有蓝字链接均可直接阅读!

跑步热身运动

跑步前若不进行热身,跑步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岔气或肺活量不足等问题。不论跑步时间长短,跑步前进行热身运动都是必要的,哪怕只是短短几分钟的慢跑,也比直接开始跑步来得更为适宜。

跑步之前不要拉伸

跑步前应进行热身,而热身运动应包括动态肌肉拉伸,而非静态拉伸。静态拉伸可能引发肌肉拉伤,因此,跑步前先进行慢跑热身同样是一种有效的热身方式。

跑者的足型分为几种

高足弓、正常足弓、低足弓以及平足类型。高足弓的人容易发生足外翻,因此适宜挑选具备预防外翻功能的跑鞋;而低足弓和平足的人则更易出现足内翻,故应选择能防止内翻的跑鞋。

跑鞋要买大一码

长时间连续跑步会导致脚部肿胀,为此,鞋内需为脚趾留有足够空间。试鞋时,若能在脚后跟处容纳一根手指,则鞋子尺寸适宜。许多人在完成马拉松赛事后,才意识到自己因穿着过紧的鞋子跑了42公里,导致脚趾甲变黑。

挑选一双合适的跑鞋

首先,需确认你打算购置的鞋款确实是专为跑步设计的;其次,一双恰当的跑鞋必须具备良好的包裹脚部特性,既不能轻易磨损脚部,又不宜过于宽松;再者,具备减震功能的跑鞋有助于保护你的膝盖。

选择新跑鞋的尺寸

跑者们一般会根据脚尖部位是否有适当的空间来决定鞋码,一般来说,脚尖部分保留8至10毫米的活动余地是比较理想的,同时,后跟部位必须紧贴鞋内壁。只有这样的跑鞋尺寸,才能称得上是最适合个人的。

根据跑步场地选择跑鞋

地面柔软易伤脚踝,跑步时若地面较为柔软,宜选配有强劲护踝功能的鞋子。硬质地面对膝盖损害较大,若在较硬的表面跑步,则应挑选鞋底较柔软的鞋款,以实现缓冲效果,减轻跑步对膝盖的冲击,从而降低膝盖受损的风险。

跑步后要增加力量训练

既然你已经完成了热身,那么在跑步结束后,进行一些体能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并加速卡路里的消耗,而这只需花费你短短5分钟的时间。

跑步重心很重要

脚跟先行落地虽常见,实则对身心及腿部健康多有损害;故而,建议尽量以脚尖与前脚掌作为着地点,这才是行走时的正确姿势。

间歇跑

进行多次且间隔时间短的跑步锻炼被称作间歇性训练。此类训练中,跑步的长度可从800米增至3200米,而休息时间则从30秒到60秒不等。通常情况下,若间歇跑的长度增加,所需的恢复时间便会减少,相应的训练难度也会相应提升。

节奏跑

进行彻底的热身活动,逐步提升速度,持续以乳酸积累的临界速度奔跑,根据个人体能状况,维持5至20分钟,随后逐渐降低速度,最终进行放松拉伸,这种跑步锻炼方式被称为节奏跑。通常情况下,建议持续锻炼时间超过20分钟,以获得更佳的训练乳酸阈值效果。

冲刺跑

以全速全力进行疾速冲刺,无论是100米、200米还是400米的全力疾跑,均可归类为冲刺训练。在长距离跑步项目中融入冲刺环节,实际上就是以远超平时跑步速度的节奏进行奔跑。

要补充水分

跑步前一小时,应喝下500至600毫升的水,然后才开始跑步。跑步结束后,再补充大约500毫升的水分即可。跑步过程中,若摄入过多水分,可能会引发抽筋和频繁如厕的情况。水对于人体来说,重要性仅次于氧气,人体约三分之二的成分是水分。当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达到体重的2.5%时,人的耐力会减少10%,而跑步的效率则会降低25%。

不能忘记身体补给

跑步结束后,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这对恢复体力和修复肌肉具有积极作用。

跑步要保持警惕

户外运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夜晚进行跑步时,务必穿着鲜艳或带有反光标识的衣物。同时,在听音乐时,音量不宜过高,以确保你能留意到周围的交通状况。

记得给脚趾伸展

脚趾的伸展极其关键,这一动作不仅能维持身体平衡,而且,跑步完毕后,务必让脚趾充分舒展,以此避免小腿肌肉出现紧张状况。

天气很重要

跑步时,你的着装应与20摄氏度时所穿衣物相仿。这是因为心率提升会导致体温升高。若气温较低,穿着防风衣物尤为关键;反之,若气温较高,穿着能够吸汗排湿的内衣则显得尤为重要。

搭配交叉锻炼

每一步的迈出,都会使体重增加至原来的2至3倍,而在下山过程中,这一数值还会进一步上升。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我们的肌肉、关节以及连接组织感到疲惫是理所当然的。因此,那些容易受伤的跑者应尽量避免连续数日承受高强度的跑步负荷。通过交叉训练,不仅能够缓解单一跑步带来的单调感,还能锻炼到不同的肌肉群。

听从你的身体

若非在忍受痛苦中坚持跑步,你便能更好地避免受伤。多数跑步时的伤害并非毫无征兆地突然发生,它们并非毫无防备地袭击。在它们发起攻击前,总会发出一些预警——比如酸痛感,或是持续的疼痛——是否忽视这些预警,或是主动采取措施,这一切的选择权都在你手中。

跑步的交叉训练

一项运动所能带来的好处终究是有限的,若能参与多种运动,则能更好地均衡自身的能力。除了跑步,爱好者们还可以尝试自行车、游泳、水下跑步、滑雪等多种活动,这些运动同样有助于跑步技能的提升。

应对跑步受伤

一旦受伤,首要任务是减少运动量并充分休息。在此期间,可以进行一些交叉性锻炼活动,例如游泳、骑行以及力量训练等,以维持运动习惯。切记,不要前往医院寻求一般医生的诊疗,他们可能会建议你停止跑步。相反,应当寻求专业运动损伤科医生的指导。

跑步拉伤如何处理

运用“RICE”原则进行治疗,具体包括:休息制动、进行冰敷、实施加压包扎、以及将患肢适当抬高。

长跑后不能立即坐下

人体一旦停止活动,静脉血管便失去了由骨骼肌产生的规律性收缩,这会引起回心血量的降低,进而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休克。鉴于此,在完成长跑后,不宜立即坐下休息。

缓解脚部疼痛

踩踏一个冰水瓶、高尔夫球或网球于脚下,并反复滚动,此动作能有效缓解紧绷的脚底筋膜,从而预防脚部不适。

准备一个泡沫滚轴

此乃专为缓解您肌肉不适所设计,在您因跑步引发的肌肉疼痛困扰中,并非总有人能够及时为您提供按摩服务,此时泡沫滚轴便能有效地帮助肌肉得到舒缓。

冷却身体后再休息

运动量大之后,切勿立即坐下休息。在激烈跑步之后,应逐步减缓速度,进行慢跑直至身体完全放松,回到家中后,应避免立即用热水沐浴或泡脚,而是先以冷水轻轻擦拭腿部,待腿部冷却之后再行热水沐浴。

休息的频率要掌握好

尽管你迫切希望迅速减去多余脂肪,但请记得,交替进行锻炼与休息至关重要,每周至少安排一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与休憩。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