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柯尼 商务男装迪柯尼冲击深交所主板上市,业绩增长远超同行?

日期: 2025-07-24 12:03:13|浏览: 31|编号: 10497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本报记者 王敬 张智 深圳报道

商务男装品牌迪柯尼IPO有了新进展。

近期,广州的迪柯尼服饰有限公司(简称“迪柯尼”)对询问进行了回应,并对首次公开募股的招股说明书进行了修订,持续努力争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挂牌上市。

自迪柯尼递交上市申请已有一年时间,其上市之路始终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尽管服装行业整体发展遭遇寒流,但迪柯尼以线下直销为主营模式,其收入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即便销售费用率高达55%,迪柯尼仍能实现80%的惊人毛利率,其业绩增长速度更是远超海澜之家、七匹狼等业内其他可比企业。

记者在查阅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时注意到,迪柯尼公司实际上由许才君和郑雪芬夫妇共同掌控,他们的持股比例高达97%。此外,这对夫妇还分别拥有两个非洲国家的永久居留权。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公司向他们二人共计发放红利约6205万元。此次IPO计划中,公司计划利用所募资金进行补充流动资金。过去三年间,迪柯尼面临存货积压和回款压力等挑战,同时,公司存货计提出现异常现象,这也引发了市场对其通过操纵存货来调整利润的质疑。

《华夏时报》记者就公司存货周转率偏低、存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远超同行业水平、一边进行高额分红一边进行上市融资等事宜,向迪柯尼公司发去了采访邀请函,然而,截止到稿件完成之时,尚未接到对方的任何回应。

边大额分红边上市募资

招股说明书透露,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迪柯尼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99亿元、9.20亿元以及7.92亿元,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5278.4万元、8103.4万元和7550.7万元,而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281.10万元、9866.62万元和6412.76万元。

迪柯尼公司股权结构如下:冠璟投资直接持有61.11%,许才君持有14.17%,郑雪芬持有13.61%,横琴裕盛隆持有7.78%,郑官华持有3.3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才君与郑雪芬夫妇共同掌握了冠璟投资的全部股权,以及横琴裕盛隆37.57%的出资份额。由此,许才君和郑雪芬夫妇二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迪柯尼91.81%的股份。

根据招股说明书中的信息,迪柯尼公司在提交上市申请之前,实施了多次现金分红措施。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公司总共发放了6759万元的现金股利。具体来看,2020年和2021年的现金分红金额分别达到了当年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13.98%和62.09%。按照这一持股比例来计算,许才君夫妇获得的分红大约为6205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首次公开募股,公司计划筹集资金7.03亿元,其中4.78亿元将投入到营销网络的建设工程中,1.03亿元将用于信息化系统的升级改造,7500万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而剩余的资金则将用于设计研发中心的建设。一边进行大额分红,一边进行上市募资,迪柯尼公司究竟是否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呢?

到了2022年的年末,该企业并未背负任何债务负担,同时在账面上,其持有的货币资金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涉及理财产品)的总和达到了2.05亿元人民币。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时指出,迪柯尼公司在动用公司自有资金向实际控制人夫妇发放巨额股息的同时,还进行着上市融资活动,这种做法并不恰当。他认为,公司理应更加重视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项目开发与业务拓展,从而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尽管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迪柯尼的资本规模略显不足,然而在报告期内,其综合毛利率分别达到了80.04%、80.55%和79.75%,这一数据显著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的约52%,从而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迪柯尼在回复询问函时指出,公司的毛利率超过了同行业其他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公司的两大品牌都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其目标消费群体为高收入阶层,且各个产品的定价都相对较高;此外,公司主要采用的是直销模式,而直销渠道的毛利率通常比经销渠道的毛利率要高。

一位在服装行业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对本报记者透露,即便众多高端定制男装的利润率普遍不超过70%,迪柯尼品牌的利润率却高达80%,这一数字之高或许与其追求利润的定价策略密切相关。

除了迪柯尼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及的产品价格定位偏高、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等因素之外,市场上亦有人质疑其毛利率可能通过将存货跌价准备转为销售利润的方式人为提升。

在报告期的各个期末,迪柯尼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是1.49亿元、2.10亿元、2.20亿元,具体来看,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分别是1.38亿元、1.92亿元、2.02亿元,这些商品的价值占到了存货总价值的92.60%、91.29%、92.07%。值得注意的是,迪柯尼对存货的计提比例显著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迪柯尼依据“库龄法”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计提,对于库龄在1至2年的库存商品,计提比例设定为50%;而对于库龄超过2年的库存商品,计提比例则达到100%。这一比例相较于同行业水平明显偏高,而与迪柯尼在品牌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及销售策略等方面高度相似的比音勒芬,其对于库龄在1至2年的库存商品计提比例仅为6%,针对库龄超过3年的库存商品,计提比例也仅有30%。

江瀚,盘古智库的高级研究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时,针对迪柯尼公司综合毛利率显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现象,指出应综合考虑其产品定价策略、销售渠道、成本构成等多方面因素。他进一步解释道,若迪柯尼的产品定价偏高,且主要采用直销模式,那么其综合毛利率自然会相对较高。然而,若公司对存货的异常计提旨在借助存货跌价准备来提升毛利率,那么此类做法实属不当。此外,若公司对存货的计提成本未纳入当期营业成本,而是转至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则可能间接提高了公司的毛利率。

关店裁员后又募资扩张

根据招股书披露,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该企业逐年关闭了38家、41家以及36家店铺,同时新开设的门店数量分别是16家、22家和17家。综合来看,企业的门店总数从2020年的446家减少至2022年的411家,员工总数也从2019年的1611人下降至2022年的1257人。

张培英,作为奢侈品中国联盟的荣誉顾问,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的专访时指出,观察迪柯尼品牌的店铺开设与关闭的数据,可以发现其线下业务表现不佳,并未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迪柯尼指出,主要关闭缘由是门店的营业成绩未能满足预期目标,以及商场管理层的经营策略调整。在门店运营层面,一些店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期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或是所在商圈的发展未达预期,导致营业成绩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基于对门店经营效益前景的考量,公司决定关闭这些门店,或者是在合同期满后不再续签。在商场经营策略的调整中,一些门店所在的商场对入驻品牌的规划进行了变动,这些变动与公司的品牌定位不太相符。此外,商场方面还提出了对经营不利的条件,比如要求调整店铺位置或增加商场管理费用。考虑到门店的长期发展前景,公司决定与商场方终止合作关系,并关闭相关店铺。

自2020年起,外部环境对服装市场产生了持续性的冲击,这导致了一些地区门店的经营状况不佳。鉴于此,公司决定关闭这些表现不佳的店铺。目前,随着外部因素得到妥善的管控,其对线下门店销售的负面影响正逐渐减弱。预计未来,公司的直销门店将较少因外部因素而被迫关闭。

记者观察到,尽管迪柯尼之前持续关闭店铺,但此次的首次公开募股主要目标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开设新店。公司计划筹集资金7.03亿元,其中4.78亿元将专门用于营销网络的建设。然而,对于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业界普遍持有怀疑态度。

根据筹资规划,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迪柯尼计划在全国各大城市增设234家直销店面,总营业面积将达到3.48万平方米;预计将投入1.39亿元用于店铺的装修,每平方米的装修费用约为4000元。

江瀚指出,面对迪柯尼在关闭店铺、裁减员工的同时,又进行筹资以扩大规模的情况,必须对公司的经营方针及市场状况进行深思熟虑。若公司坚信市场前景看好,且增设新店能够提升销售额和盈利,那么推行大规模的店铺拓展计划或许是有道理的。然而,若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无法满足大规模店铺扩张的需求,亦或市场状况发生变动,那么新设的店铺可能会给公司带来负面效应。

柏文喜认为,迪柯尼近期门店数与员工数的减少揭示了公司正遭遇经营上的挑战。面对这一状况,公司若急于大规模增设新店并扩张,或许并非明智之举。公司理应优先解决现有门店的问题,增强其经营与盈利能力,之后再逐步推进新店的开设。

依赖线下销售

《华夏时报》记者观察到,在各大电商平台中,迪柯尼品牌线上店铺的销量冠军产品,其月销量仅为50件,这一数字明显低于比音芬勒、海澜之家等竞争对手。尽管迪柯尼近年在线上销售方面有所提升,但即便在最佳情况下,其销售额占比也仅仅达到了8.04%。

针对迪柯尼线上店铺销售不佳的现象,江瀚提出,应综合考虑公司的销售方针及市场间的竞争态势。若公司侧重于线下销售网络,那么线上销售表现不佳或许有其合理性。然而,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未能占据有利位置,同时线上销售正日益成为关键的销售途径,那么公司就必须强化线上销售布局和营销推广,以应对市场的演变。

柏文喜指出,迪柯尼网络店铺的销量不佳反映出公司在网络销售布局上存在不足。在电子商务盛行的当下,过分依赖线下销售策略显然是一种短视行为。企业亟需调整其战略方向,加大线上渠道的建设与推广力度,增强网络销售实力,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并确保长远的发展。

张培英强调,迪柯尼重视线下销售并无不妥,然而对于众多品牌,尤其是那些专注于服饰时尚的品牌来说,线上销售不仅能够直接促进产品销售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库存和供应链方面的难题。若这两方面无法实现平衡和兼顾,那么其发展将是不健康的。

互联网电商的兴起使得消费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商超不再占据消费市场的核心地位,这无疑对以线下销售为主的品牌,如迪柯尼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张培英进一步阐述道。

柏文喜强调,针对迪柯尼此次的首次公开募股,投资者必须开展彻底的尽职调查,尤其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尽的了解。迪柯尼目前正遭遇众多问题和挑战,投资者需依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对公司的投资潜力进行评估。

江瀚提出,在考虑公司上市事宜时,必须全面评估其经营状况、市场潜力以及竞争态势等多个维度。若公司展现出强劲的成长潜力与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面临较大的融资需求,那么选择IPO或许是一个明智之举。然而,若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或是市场环境发生转变,IPO或许会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