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货运集装箱总算出发了,目的地是加拿大多伦多,各位朋友赶紧下单预定货物,在社交平台和微信朋友圈里,一位商人正在大声宣传当前最受追捧的泡泡玛特搪胶玩具,不过他推销的是“国产版”,这是潮流玩具圈里对仿冒品的称呼。
泡泡玛特爆火的搪胶毛绒玩具仿品横行,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许多求而不得的收藏者甚至坦言,要是继续抢不到真品,只能选择购买国产版了。一款三代的搪胶玩偶,其官方定价为九十九元,但在国内二手市场上,单个玩具的行情价已经超过二百元,最近更是飙升至大约三百元。
仿冒品和冒牌货大致可归为几类,其中一种为粗制滥造的赝品,诸如轮廓失真、绒毛不密,标价介于三十至六十九元之间。此类赝品多在义乌集市、深圳电子市场以及网络店铺的直播环节出现,也有部分销往国外市场。
外国顾客来的时候从来不询问价钱,直接看有多少就拿多少,然后去工厂批量采购。深圳华强北有个摊位经营者向界面新闻报道,他早在2024年就已经从事仿冒的出口业务,主要销往东南亚地区。现在这个摊位上陈列的商品有限量版和常规版两种,限量版每件69元,常规版每件45元。界面新闻于6月10日前往华强北市场,临近闭市之际,观察到仅有少数摊位将相关商品公开展示出来
另一种商品是借助仿制形象进行改造,例如生产能亮灯和发出声响的“某某”,甚至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色彩和规格的玩偶,以“改造娃娃”的名义售卖。这些卖家大多在抖音、转转、淘宝等渠道经营。
一家以“大首领”为原型的红书改娃销售商透露给界面新闻,该商品出自广东制造,将原型缩小为36厘米后以420元出售,与此同时,同等尺寸的玩偶官方标价在399元到499元之间。
而在“祖国版”里,最“抢手”的是高仿品。
货品质量完全相同,随便拿来比较都可以。6月11日,一位声称掌握原始供应渠道的东莞工厂仿冒品经销商向界面新闻报道。
他声称自己早在搪胶毛绒玩偶三代“前方高能”系列上市之初,就得到了“官方正品样品”,并且声称通过“内部途径”拿到了外包装和水洗标签的防伪编号,伪造后的两个编号都能成功扫码识别,接着,他发送了一个展示扫码过程的视频片段。
仅从众多声称拥有三代直供资源的经销商向界面新闻报道的物品影像及影像资料判断,确实无法分辨真假。然而,市场上普遍存在一种手法,即这些商贩会利用正品素材吸引关注,但实际发出的商品与展示的不符。
据界面新闻从假货代理商处获得的一份报价单表明,泡泡玛特第三代产品中,普通品质装每套190元,包含6件;优质品质装每套360元,同样含6件;而1比1复刻装每套430元。参照官方价格,该产品正常售价为594元一套。
订单数量非常惊人,他们每天都要忙着向制造企业预定货品。来自东莞的仿冒品生产商负责人因此增设了五个生产单元,实行全天候三班轮换制,重点生产高仿造的三代商品,所以能够隔天交货。不过,一型和二代产品目前没有库存,需要等待一周后才能从工厂得到供货消息。
这些仿冒品贩子声称的“正品样品”与“特殊来源”的包装,其真伪目前尚未查实。界面新闻报道此事,泡泡玛特方面也未给出明确回应。
界面新闻报道,要求事先查看货物或前往工厂考察时,许多代理商明确表示不愿意配合,或者干脆不予理睬。
任何人都不得进入(工厂),货物均通过保密渠道发送,与“走私”无异。现阶段唯有已下单的大客户或老顾客,才有资格前往义乌仓库验货。
泡泡玛特现阶段没有自建的生产基地,其商品均委托其他企业制造。这些代工厂大多设在广东东莞地区。根据“东莞发布”在官方账号上发布的一篇文章所述,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为应对供应链方面的挑战,在东莞的多家制造企业间频繁走动。东莞是玩具行业规模最大的区域,拥有四千多家制造企业,以及一千四百多家相关配套公司,合作的品牌有孩之宝、美泰和万代等。到了2020年,当地有三十多家工厂和合作单位,为泡泡玛特提供生产服务。
这个潮流玩具品牌的巨大经营,主要依靠外包生产体系来维持,但同时造成了仿冒品泛滥的隐患。
一般情况下,泡泡玛特的合作厂商都需要签署严谨的保密契约,到目前为止,公司方面也没有公布确切的代工企业名称。不过,对于东莞这个玩具制造中心而言,仿制玩偶商品并非什么困难的事情。
这类高仿工厂的顾客一般进行大宗交易,而且他们的商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去年多数仿冒品被运往东南亚地区,今年则出现了更多发往北美和欧洲的订单,与小商品城的零售摊位或电商直播间的销售模式截然不同。
部分不法经营者借助跨国网购平台,向海外销售仿冒商品,例如在美国亚马逊运营的个人店铺,同时也有商家通过自主建立的电商站点售卖仿冒品。
海上运输过程中,有专门从事转运仓库业务的物流商提供服务。他们承诺货物运至其仓库后,将负责办理目的地关税等事宜。一位从事此类业务的物流公司员工向界面新闻报道,他们能够代理报关手续。即使是“祖国版”产品,也可以接收。
但贩运假货出海,无疑是游走在违法边缘。
仿冒泡泡玛特商品或会触及版权违法及品牌权违法,还可能触及设计专利违法,具体须看泡泡玛特商品注册的知识产权维护情形。依据著作权法、品牌法等法规,不允许售卖侵权商品(不论国内或国外),此乃核心准则。北京今是律师事务所主管吴萌向界面资讯说明。
一旦物流企业清楚货物属于侵权产品,却依然为其办理报关及运输手续,便可能需要与销售方一同承担法律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规定,海关机构有权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出口商品进行检查并予以扣押,倘若确认构成侵权,海关机构还具备没收相关货物的权力。
早前的海关通告里,也有不少涉及泡泡玛特的执法记录。比如2025年4月,上海海关查获了600个带有“POP MART”(泡泡玛特)品牌标记的仿冒玩偶。依据2025年3月披露的信息,泡泡玛特在海关为其注册了既有商标和核心版权的知识产权保护登记之后,海关已经截获了超过132万件侵权制品。
最近,“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6月12日公布的信息显示,宁波海关下属北仑海关的检查人员在检查三批出口货物时,同样查出了未申报的盲盒、毛绒玩具等物品,这些物品的部分外包装上印有泡泡玛特的品牌标志,上面的图案都是泡泡玛特当下最流行的系列。已与权利方沟通,海关人员核实这些物品都侵犯了相关商标和版权,具体涉及2350个共有盲盒,4410个毛绒玩具等商品。
在海外市场,借助网络直播平台或者跨境电子商务渠道贩卖仿冒的泡泡玛特产品,也构成侵权性质的活动。
吴萌说明,若在境外网站进行直播销售盗版产品,只要销售动作实际发生在中国境内,就能依据中国法律实施惩处。版权持有者能够请求追究侵权者的经济赔偿,或者请求市场监督管理机构介入处理(包括查没资产或处以罚金)。当涉及已注册商标的情况下,若有人贩卖带有假冒商标的商品,并且非法获利达到三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者销售总额达到五万元人民币以上,就属于刑事犯罪范畴。如果销售者在境外,则需要适用当地国家法律追责。
对于正在拓展海外市场并逐步打造全球知名品牌的泡泡玛特而言,如何应对仿冒品横行的情况,是它目前面临的重要难题——这关系到专利权保护、产品流通环节以及商业管理等多个方面。
THE系列在2024年的销售额激增至30.41亿元,较去年同期激增了726.6%。泡泡玛特的首席运营官司德在今年3月的年报沟通会上表示,将迅速优化供应链,提升产能,使整个生产环节达到最佳状态。过去一年间,毛绒产品的市场需求远超预期水平,这也是我们去年及今年面临的主要难题。
泡泡玛特主要IP收入比较 (图片制作:界面新闻)
以该公司为例,天眼查应用表明,泡泡玛特机构共计提交了八十多个带有“拉布布”字样的商标登记申请,这些申请覆盖的教育娱乐、事务用品、服饰鞋履等类别,部分已经获批。此外,在诸如美国、英国、欧盟的关键海外区域,泡泡玛特同样进行了相关的商标注册安排。
当前最核心的症结在于,仿冒品的销路相当可观,并且制造它们的技术门槛不高。
现在普通民众很难在泡泡玛特官方渠道按正常价格购得毛绒商品了,他们不得不与掌握特殊资源和大量人力操作的大批黄牛竞争,商品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远超定价,这几乎成为所有人争相购买的理由,包括专门倒卖牟利的职业黄牛和期望加价转售的爱好者,使得这些商品实际上变成了能带来收益的投资品。
根据潮玩物品的特性,泡泡玛特特意管理着商品的推出步骤,并且在不同国家地区推出不一样的款式,设定了不同的价格水准。以美国为例,今年五月,第三代玩偶单独售卖的官方标价是27.99美元(折合约201元人民币),而在当地旧货市场的交易价格大约在78美元(折合约560元人民币)。
这种饥饿销售手段,无意中为黄牛在全球提供了更多囤积倒卖的机会,而仿冒品则抓住了这个时机,并将主要攻击目标对准了那些对仿冒品识别能力较弱的海外地区。
有位美国女性在社交网站上上传了短片,内容是她在美国的7-11商店购得仿冒品,视频里假货被整整齐齐地陈列在货架上,每件标价25元——这个价格几乎和正品原价一样,可包装和玩偶都显得非常粗糙,包装袋的声响尖锐得如同薯片破裂。
在美国7-11货架上的假冒
一些网友反映,仿冒品已进入美国小型零售店,照片中可见部分质量低劣的玩偶,单品价格介于十五点九九至十九点九九美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