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站北京7月26日电 依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栏目所述,当前正值暑期,也是一年中的旅游高峰期。近些年,人们倾向于在旅游目的地选购珠宝饰品,尤其是蜜蜡、琥珀制成的手链、吊坠,它们不仅具备良好的装饰效果,还可以当作一种投资对象。但是,许多游客在返回国内后寻求专业人士检测时,常常发现商品与描述不符,甚至完全是仿冒品,导致花费了大量金钱,最终感到追悔莫及。怎样才能分辨出仿冒的文玩挂件?选购古董文玩时有哪些审辨方法?中国朝珠文化研究组织负责人惠增久以及经验丰富的老古董鉴赏家凯旋,针对这些方面给出了剖析和说明。
有位旅客前些日子去某个城市游玩时目睹了这么个情景:一家小型工坊内,若干从业者正在制作蜜蜡琥珀的工艺品,店外陈列着大量制作好的物件供人选购。销售者与带路人声称,这属于家庭式经营,以低价大量售卖,没有任何附加开销,售价非常划算。他于是立刻购置了一件蜜蜡饰品。回到北京后,经人鉴定,发现那其实是玻璃仿制的琥珀,他意识到自己受骗了,但商家早已不见踪影。我们时常去旅游胜地,比如丽江、大理等国内景点,总会见到一些小作坊自行制作商品,像是围巾之类,在这样的地方购物,可信度究竟如何?这种通过伪装现状来获取游客信任的造假行为,普遍存在吗?
惠增久说,在景区售卖的多数物品是仿冒品,由于游客通常只到那里一趟。优质物品无需导游指引购买地点,凡是跟团购物场所出售的,基本上都属于仿冒商品。
很多人认为,琥珀属于能够活动的宝石。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它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它与蜜蜡之间又存在哪些差异?
惠增久说,早在两千年前,欧洲就存在一条琥珀商路。全球熟知中国的丝绸之路,这条琥珀之路同样声名远播。可能由于中国人对它的认知并不充分,因为琥珀源自北欧,它将欧洲南北连接起来,随后逐步向东延伸,直至中国。在那个时期,欧洲人将琥珀视为珍贵礼物,进献给中国的帝王。早在2000年之前就存在商业往来,并非近期才兴起。水浒这部作品中有一位著名将领名叫扈三娘,她的哥哥扈清曾从海外购入琥珀、蜜蜡、珊瑚以及犀角,随后在国内进行销售,这表明宋代时期琥珀贸易就已存在。
以前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一篇关于琥珀形成原理的课文。有滴松脂偶然附着在只苍蝇体表,这只苍蝇的翅膀和腿都显得格外清楚,在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历经数千年时光,最终被人挖掘发现,便转化成光彩夺目的琥珀。
惠增久说,过去的生物体样貌与今日迥异,他手头曾有几枚内含昆虫的树脂化石,由于昆虫属于远古物种,其原始形态同当代版本大相径庭,当代的昆虫极易辨认,若某物形貌过于相似,便属伪造之作。
琥珀或许源自汉代,汉代权贵佩戴的饰品中常有小型雕刻品,多见动物造型,主要起装饰作用,这些饰品常与松石或青金石等小件物品搭配使用,考古发现中有相关记录,各大博物馆也收藏有此类展品,此外,古籍《山海经》对琥珀也有提及,不仅如此,琥珀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作为药材使用。根据本草纲目所述,琥珀蜜蜡能够使人心神安定,有助于呼吸顺畅,还能赶走害虫,因此一直备受人们喜爱。
蜜腊是什么东西,琥珀和蜜腊有什么区别?
惠增久说,有样东西是老的,有样东西是新的,松香是新的,因此蜜腊就成了不透亮的,还有种半蜜腊,是半亮半不亮的。
关于蜜蜡的出土资料,我们的记录中几乎没有涉及,可以说国内或许并不出产蜜蜡,然而琥珀却是有的,这应该与地质条件和年代因素有关。比如我们时常提及抚顺的琥珀,却鲜少有人谈论抚顺的蜜蜡。蜜蜡大概是从辽金时期起大量传入中国的,基本上比黄金还要名贵。根据文献资料,那个时期货币尚未普及,北欧族群在跟欧洲南部权贵交换时,最终都是以等重的金饰来换取等重的蜜蜡与琥珀。
当前琥珀与蜜蜡的价值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具体的市场价位是多少?
惠增久说,三年前的蜜蜡价格是每克28元,春节过后上涨到每克280元,如今的价格估计已经超过一千元了。
不少寻常的集邮者或投资人购置若干藏品,皆因预期其价值提升迅速,故将其视作投资标的,购入后数年再转手出售。此类物品销售情况如何?其流转能力怎样?
惠增久觉得这样子不是什么好事,并且眼下有个变现的难题,越是急着变现越是办不成,所以做收藏的时候最好不要把赚钱放在心上,而应该把自己的爱好放在前面,这样心里才能舒坦。要是纯粹为了盈利,他并不看好这种方法,因为其中的风险实在太高了。
近年来出国旅游变得十分流行,许多人在国外购买蜜蜡琥珀,这已经形成一种时尚现象。但是,当这些游客回到国内寻求专家鉴定时,常常会失望地发现,所购得的物品要么与描述不符,要么完全是伪造的,让他们感到非常懊恼。那么,在原产地购买就一定能得到真正的琥珀吗?
惠增久说,在原产地买到纯正琥珀的机会大约只有一半,但相比之下,还是不如在这里花大价钱买到真品划算。任何商品只要利润不断上涨,造假者就有动机去仿冒,而且现在很多物品都是真假混杂的。比如琥珀,可以取一部分,掺入树脂或塑料等材料,即便用嗅觉或触觉去检测,依然能感受到琥珀和蜜蜡的气味,因此很难分辨真伪。如果消费者对蜜蜡和琥珀有兴趣,就必须找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依靠他人不如依靠自己,顾客未必知晓专家信息,顾客自身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评估呢?
惠增久说,有一种方法是用紫光手电筒照射,真品血珀在照射下会感觉有朦胧感,原本的光泽会变暗,而仿制品则没有这种变化,照射前后差异不大,此外,还可以用针刺测试,将针插入琥珀,如果琥珀出现裂纹,说明是真品,如果无法刺入,则可能是假的
抚顺的琥珀和波罗的海的琥珀有什么区别?
惠增久说,抚顺的琥珀提纯工艺几乎失传,几乎无法提纯,而且产出的花珀内含物极多,杂质非常严重。相比之下,波罗的海的琥珀则纯净美观,因此目前市场上更受欢迎的还是波罗的海琥珀。例如,人们常提及的血珀,以及品质更优的翳珀,其价格都非常高昂,并且持续不断地上扬。古籍中亦提及翳珀,其外观为纯黑且不透明,但受强光照射时会显现似血的色泽,这应当算作最上等的血珀品种。史册表明,血珀还具备清目之效。波罗的海的琥珀大多经过人工优化,而抚顺的琥珀基本上未经优化处理。波罗的海的琥珀品质上乘,资源稀少,因此其价格昂贵,于是,众多收藏家便开始关注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并不出产此类物品,通常色泽浅淡且透明度高,据惯用鉴别手段判断,有种观点认为波罗的海的琥珀会泛银光。
这些琥珀蜜腊都是以什么形式为主呢?
惠增久表示,在市面上一般都是配饰,手链和吊坠都比较多。
市面上常见的多为可佩戴饰品。巨型雕刻作品价格高昂,由于琥珀蜜蜡材质易损,加之完整的大块原石极为罕见,因此当前市场上售价较高的多为这类大型作品。
最贵的雕件大概能到什么程度呢?
惠增久说,最昂贵的物件多为雕刻品,特别是大型雕刻品。国际上的重要拍卖活动,主要拍卖的都是大型雕刻品。欧洲王室内部的装饰物,绝大多数也是雕刻品。故宫收藏了众多琥珀雕刻品,这些作品在欧洲市场上,最高价格可能达到数百万欧元一件。
业内流传一种说法,千年琥珀价值连城,万年蜜蜡更是珍品,对于琥珀饰品的爱好者而言,怎样用心去品鉴它,从心底里欣赏它,让它成为陶冶情操的良伴?还有,是否要定期进行保养和清洁?
惠增久:诸如手链或项饰,我们应尽量远离水分,若条件具备,可在每日取下后,以湿润的纸巾或布料进行清洁,待干燥后再妥善存放,此举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凯旋觉得,蜜腊、琥珀最忌讳金属,应尽量减少与金属物品的接触。蜜腊和琥珀在清朝时也是融入玉镯之中,不过它与玉不同,是金属掺入解玉砂制成的。另外,人们需要尽量减少让它接触化学物质。
惠增久认为出汗本身无关紧要,重点在于后续的保管,要极力避免损坏,务必妥善维护。
福建省的张先生表示,他日常有收集奇石的爱好,并将它们陈列在家中,这些石头风格天然质朴,他特别钟爱带有图案的品种,诸如雨花石或云南产的有纹理的石头,那么在收藏领域,这种类型的收藏是否属于一个独立的类别?它的市场价值怎样评估?
惠增久说,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的肉石是中华国宝前十件藏品之一,如今市面上也能见到不少。中国人喜爱石头并非始于今日,从前便有说法称居所若无石则不雅致,因此人人都想置办一块。其实,收藏那些既有纪念价值又美观的石头最为有意义,动用重金去购入则得不偿失。还有人偏爱那些极为独特和奇特的石头。
河南的朱女士问,怎么来收藏“文房四宝”?
惠增久说,若需购置文房四宝,最好前往琉璃厂内信誉良好的店铺选购,四宝堂里藏有品质上乘的物品。若在流动摊点购买,商品质量难以保证,但若只是练习书法,购买普通宣纸即可满足需求。对于专业书法家而言,还是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保养墨很费事,保存不当会开裂;纸张保存不善会发霉,笔保存不好就失去作用,所以,所有收藏品都要先仔细研究,只有充分了解,才能算得上收藏,光为了赚钱不能叫收藏家。
当今,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生活品质均持续改善,收藏市场的兴盛也是民众经济实力增强后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近些年,国内民众纷纷投身文物艺术品收藏和投资行业。然而,收藏领域内门类繁多,部分领域参与难度较高。其中,更混杂着大量仿冒和劣质品。
惠增久认为,应当广泛阅读,不断汲取学问,从学问中发掘购买各类物品的门道,当然,这过程也需要优秀的师傅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