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北京通州商务公寓商业办公项目限购 来源:央视新闻
北京5月6日电(记者于立晓)北京副中心通州区房地产限购政策再度升级,5月6日起,该区内商业公寓、商业、写字楼项目也将纳入限购范围,这在全国尚属首例,被称为史上最严限购措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通州区人民政府5月5日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通州区商务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销售管理的通知》。新政规定,自5月6日起,北京市通州区暂停向三类家庭出售商务公寓:本市户籍单身人士及已拥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家庭;已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家庭;不能提供连续5年以上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个人所得税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家庭。
在通州区购买商务公寓的家庭,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具有本地户籍且无自有住房的家庭(含驻京现役军人家庭、现役武警家庭、持有效《北京就业居住证》家庭,下同)或单身人士;具有本地户籍且已拥有1套住房的家庭;非本地户籍且无本市自有住房且在本市连续5年(含)以上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家庭。
此外,通州区新建商业、办公项目应当按照规划用途销售,只能出售给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而上述单位购买后出售时,仍然必须出售给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不再出售给居民。
去年8月,北京对通州区商品房实行限购政策,有效遏制了该地区过热的楼市,但楼市投机热潮却转向了商品房。据55置业集团数据中心统计,今年3月,通州区商品房共成交1272套,环比2月上涨317.1%,环比去年3月上涨1432.5%。
业内人士认为,通州区此次进一步升级房地产限购措施,旨在进一步挤压投机性需求,短期内将有效抑制该区域楼市过热局面,保持当地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州区非住宅市场中,存在将商业、办公用房改建为住宅用途,出售给零散个人的情况,这不仅会降低该区域未来产业承接能力和发展空间,而且会带来人口大量无序涌入的风险,影响城市副中心长远发展,必须依法予以规范。
北京市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表示,通州区商办项目投资炒作现象近期比较突出,规范通州区商务公寓和商办项目销售行为,将有利于该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他透露,其他区同类项目的销售管理也在积极排查中。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通州区商品房限购政策将在一段时间内抑制房价涨幅,一旦通州区利好政策持续落实,市场房价仍有上涨空间,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将明显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