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造奥运战车闪耀赛场,9.6 千克超轻全避震如何炼成?

日期: 2024-10-09 17:10:58|浏览: 336|编号: 7155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7月26日和27日,东京奥运会山地自行车男子越野赛和女子越野赛分别在静冈县伊豆山地自行车赛场举行。 “95后”选手张鹏、姚变娃代表中国山地自行车国家队参赛。

与他们一起征战本届奥运会的还有深圳科技公司喜德盛精心研发、融合多项先进技术和工艺的9.6公斤超轻全悬挂“奥运战车”。这辆“战车”采用航空级T1000碳纤维材料制成。它经历了1000多公里的实地测试、比赛经验,以及近百项改进和改进。

深圳制造的“奥运战车”闪耀赛场,它是如何制造的?

奥运会上,大雨让150米高差的赛道变得更加泥泞、湿滑,这对运动员的能力和山地自行车的质量都是一种考验。不过,令电视屏幕前的喜德盛人高兴的是,他们精心研发的“战车”性能稳定,帮助选手有效应对赛道上的各种挑战。

喜德盛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谭伟龙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组织员工观看了奥运会山地自行车比赛的直播,观看了中国运动员骑乘世界顶级品牌的喜德盛奥运坦克。能够在奥运会上同台竞技,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民族品牌终于登上了奥运舞台!未来,我们将更加努力,为中国国家队打造更好的比赛装备。”

一只手就能举起的“奥运战车”背后有何秘密?

7月27日,南方+记者在位于深圳市光明区的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德盛”)体验了奥运会运动员使用的同型坦克。

7月23日中午,中国国家山地自行车队运动员姚变娃(左)、张鹏(右)在东京奥运会训练。

喜德盛的“奥林匹克战车”仅重9.6公斤,是全球同类产品中最轻的。

作为一款竞技山地车,“奥运战车”看起来比普通自行车更大、更厚重,但单手握住车架抬起,就可以将整辆自行车举起来。

超轻是这辆“奥运战车”给人的第一直观感受。

“我们行业有一种说法,碳纤维山地车重量每减轻一克,价格就可以上涨1000元。”喜德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自行车根据赛事需要,特意采用了航空级T1000碳纤维。材料方面,作为整车核心的车架“梦想”重量仅为1150克,大致相当于两瓶矿泉水的重量。打破了此前“冠军架”的国外纪录。该车重量仅为9.6公斤,位居全球第一。同类产品中最轻的产品。

除了超轻之外,强大的减震性能也是“奥林匹克战车”的一大优势。

由于伊豆山地自行车赛道每圈垂直高差达150米,起伏多,弯道多,泥泞路段、陡坡路段、岩石路段、碎石路段交错,难度极大。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比赛时间通常超过90分钟。长时间、高强度的骑行,需要选手具有强健的体能和高超的技术。复杂的赛道条件对于山地车的品质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因此,“奥林匹克战车”不仅采用了世界上最前沿的技术,还考虑到了实际比赛的需要。喜德盛的外观结构设计工程师团队与国家队队员和教练组进行了数百次沟通,收集信息,并与一线车手的多次测试相结合。从选定最终的产品设计方案大约花了一年的时间。 。

喜德盛副董事长李楚桥介绍,“奥运战车”采用的自主创新的新型高转点结构,是工程师们付出的心血。为了在轻量化、减震效率等方面达到最佳平衡点,该方案已经修改了数十次,包括利用3D打印技术对其进行多次修正和调整,并多次重新开始。最终,这种设计为整车在高速行驶时提供了更高的刚性和通过性,使得整车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操控性好、结构优化等优点。这些优势可以帮助奥运会运动员获得舒适、平稳、快速的骑行体验。

喜德盛创始人兼董事长谭伟龙(右)与喜德盛副董事长李楚桥。

深耕自行车行业30余年的“长跑运动员”

三十年来,谭伟龙很少接受采访。今年以来,喜德盛发展势头良好,而随着“奥运战车”在奥运会上的亮相,谭伟龙显得雄心勃勃。

他告诉南都+记者:“得益于深圳日益改善的营商环境,喜德盛近年来发展顺利,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我们的增长也带动了自行车的发展。”产业链的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自行车产业做大做强。”

谭伟龙,广东梅州人。他很瘦,但精力充沛。可以看到长期锻炼的痕迹。他喜欢和亲戚朋友一起骑自行车,也喜欢跑步、爬山、打羽毛球。大学时,他曾打破5000米长跑纪录。

198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长跑冠军”谭伟龙只身来到深圳,开始从事自行车设计和研究。此后,谭伟龙3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这一领域的“长跑”。在他看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成功,更不可能想去哪里赚钱就去哪里,这样就会影响主业的发展。

三十多年来,他亲眼目睹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从人们出行的必需品,到被日益富裕的人们回避,再到被视为一种交通工具。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再次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他还从生产一两百元的普通自行车,到生产千元以上的运动自行车,开发出价值数十万元的高端自行车,甚至被称为“自行车大王”。

2021年5月,喜德盛正式向中国山地自行车国家队交付“奥运战车”。

1995年,谭伟龙在深圳市光明区创立喜德盛公司,开创运动自行车领域先河。作为一名机械制造技术与装备专业的大学生,他很早就明白,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他说:“我选择深圳创业,主要是因为深圳有相对友好的营商环境,已经拥有比较完整的自行车产业链,原材料供应有保障,人才充足。”

创业初期,谭伟龙只有几十万元的资金。他不仅负责产品设计,还负责生产管理和销售。然而,该产品推出还不到一个月。他坦言,喜德盛早期的发展模式比较粗放,但随着公司规模扩大、知名度越来越高,发展民族品牌的想法越来越坚定。

26年来,喜德盛专注主业,一直致力于高端自行车的设计和制造,不涉及其他类型的投资。现已成为全球三大制造商之一。喜德盛拥有员工10000余人,设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和技术部门,组织了数百人的研发设计团队。每年都会推出大量新产品。

扎根光明区的“自行车王国”

三十年来,谭伟龙从深圳市光明区出发,逐步打造出喜德胜自己的“自行车王国”。

位于光明的喜德盛总部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除了公司常见的办公楼和陈列室外,还有自行车博物馆,甚至还有一座小山。

喜德盛利用这一地形优势,于2012年建成了中国首个大型国际自行车训练基地,占地12万平方米,集综合性多功能土坡赛道、山地越野等多个层次于一体。跑道和下坡跑道。赛道融为一体,极具挑战性。不仅方便比赛、培训、教学,也是业界测试和发布产品的好地方。

在喜德盛数百平米的展厅里,自行车和电动车品种繁多,有适合幼儿的平衡车,有造型艺术的女士自行车,还有设计时尚、看上去价格不菲的电动车。 。工作人员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可以满足2岁到80岁用户的需求。”

如今,喜德盛年产能突破1000万辆。从公司在中国、柬埔寨等地的五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五个基地还包括中国最大的镁合金新材料自行车研发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碳纤维自行车研发制造基地。

谭伟龙表示,“我们的产品延伸到滑板车等,覆盖儿童群体,不仅是拓展市场的需要,也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自行车情怀’,促进他们养成骑车习惯。”骑行习惯是自行车文化的主要力量。”

谭伟龙喜欢骑行,一直大力推广骑行文化。

谭伟龙对自行车文化的兴趣始于2009年,当时他受邀参加台北国际自行车展,并与台北同事组队,一起骑行于台湾的日月潭和阿里山。他在路上经常遇到不同的自行车队,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都在互相加油、互相支持。台湾浓厚的自行车文化影响深远。此后,他一直大力推广自行车文化。喜德盛不仅建立了自己的自行车文化博物馆,每年还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种比赛。

谭伟龙的愿望是,未来国家将提供更多的自行车场地、举办更多的自行车赛事,让中国从自行车制造大国迈向自行车强国。

【公司简介】

喜德盛

喜德盛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自行车企业。在碳纤维、镁合金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喜德盛于2010年获批“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国内外专利技术300余项。喜德盛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团队成员:创始人兼董事长谭伟龙。 1987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深圳,进入自行车行业。 1995年创立喜德盛。

深造者说@谭伟龙

中国国家山地自行车队能够使用喜德盛产品参加奥运会,是民族品牌在奥运会上的新突破。这是对我们的认可和鼓励。

实践证明,喜德盛“奥运战车”的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自主制造,在性能上并不逊色于国际大牌产品。实践证明,国产产品能够经受住奥运会的考验。

今年上半年,喜德盛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我们的成长也带动了整个自行车产业链的成长。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自行车产业做大做强。我们期待未来在全国拥有更多的自行车运动场馆,举办更多的自行车运动赛事,让中国作为自行车制造大国向自行车运动强国迈进!

相关新闻:

1、东京奥运会开幕,“奥运战车”等“深圳智造”闪耀赛场!

2、深圳制造的“奥运战车”亮相东京,海关“纸黄金”助其走向海外

【记者】马芳

[图/视频]朱洪波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