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深陷信用赤字,却获资本青睐,是噱头还是真有商业计划?

日期: 2024-11-16 19:06:43|浏览: 303|编号: 8072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出现“信用赤字”的寺库,在资本端依然具有吸引力。

今年8月,寺库获得私募股权公司HCYK等400万美元股份; 9月,阿拉丁控股集团旗下子公司表示与寺库达成战略合作,其中包括“对寺库进行高达2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并通过认购寺库上市实体股份的方式开展深度合作”。

这一系列融资动作是在坊间传出寺库“人空了”的时候进行的。当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探访寺库北京总部时看到,寺库还在上班,但前来讨债的供应商却一波又一波。

这些新首都看中寺库什么?是画大饼的噱头还是真金白银的商业计划?各路记者就此采访了阿拉丁控股集团和寺库。 11月2日,阿拉丁控股集团向记者表示,寺库项目合作正在持续推进,其他问题暂时无法回应。截至发稿,寺库尚未回应。

透支消费信贷的寺库仍在融资

经过两个月的下单和无数次催促,一款单价1600多元的某奢侈品牌拖鞋终于送到了小星(化名)手上,她毫不犹豫地卸载了寺库。

“从夏天到秋天该穿什么拖鞋?网上大牌旗舰店不好吃吗?”第一次在寺库买东西时“惊呆了”的小星告诉每一位记者。像小星一样很久没有收到货的消费者还有很多。记者通过社交网站上关于“如何有效督促寺库退款”的经验分享帖子找到了他们。 “他们的客户服务就像一个机器人。他们只是问,‘抱歉,等一下。’已经一年了,他们还没有发货。”一位消费者说道。

此前,寺库的业绩下滑已在其财务账目中暴露无遗。

2021年5月,排名第一的奢侈品电商寺库因“未能及时提交2020年财务报告”而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的警告。财务数据显示,寺库2020年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2%至60.2亿元,净亏损7186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2021年经营状况“更差”,净亏损5.66亿元,同比增长6倍。

2017年寺库赴美上市堪称寺库的“高光时刻”。当时,该公司股价达到每股13美元以上,巅峰时期市值高达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5亿元)。今天(截至11月4日)股价已跌至每股0.256美元。五年时间,寺库市值蒸发了99%。一般来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如果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就会收到合规部门的警告信,警告其存在被动退市的风险。自2021年11月4日以来,寺库股价已跌破每股1美元。

与“支离破碎”的财务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去六个月里,仍有投资者愿意为危险重重的寺库注入血液。

最引外界关注的是,今年9月,阿拉丁控股集团旗下阿拉丁科技集团与其达成战略合作。阿拉丁控股集团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杨仁强。公开资料显示,杨仁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是阿拉丁控股集团董事长、当当社交创始人、雁栖湖论坛发起人。

雁栖湖论坛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正规、可寻址的民间组织,为企业界、专家学者、金融界提供对话和交流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杨仁强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甚至自己制作了一档脱口秀节目并担任主持人。

阿拉丁科技集团表示,双方将“共同探索‘豪华服务+社区经济’的创新发展模式”。寺库创始人、董事长李日学出席签约仪式。李日学表示,“寺库集团成立14年来,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生活方式平台’,坚持用户利益高于一切。”根据协议,阿拉丁科技集团对寺库的整体投资额高达13亿元。 。

左:阿拉丁控股集团董事长杨仁强;右:寺库创始人、董事长李日学 图片来源:阿拉丁控股集团官网

记者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获悉,2022年6月至2022年10月,李日学因寺库未能在执行通知书规定的期限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件规定的付款义务,四次被限制高消费。

与此同时,寺库还与消费者发生多起合同纠纷。其中一审判决显示,一名消费者通过寺库App下单,支付总货款约1.56万元。但寺库未能在约定的工作日内发货并退款,消费者的催告也被寺库拒绝。各种借口。

“风口”催熟多元化

“从细分行业来看,寺库最初销售的奢侈品主要集中在二手奢侈品(以下简称二手奢侈品)领域,并没有涉足奢侈品的所有领域。开始。”熟悉寺库发展脉络的奢侈品业内资深从业者罗乔(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毕业于南昌大学数学系、以家电代理商起家的李日学,2008年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在济南开设了寺库第一家线下店。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会把各种东西带到这里来寄售,也就是流通二手货。

然而,李日雪很快发现珠宝、名表、名牌包包的价值更大,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奢侈品。当时,各大奢侈品牌的假货在各大电商网站上十分猖獗。李日学提出,“真实”就是奢侈。寺库集奢侈品鉴定、销售、寄售、维修于一体,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这种商业模式堪称现在全国各地兴起的二手奢侈品店的“鼻祖”。

2011年,寺库获得IDG资本A轮融资。 IPO前后,寺库在多轮融资中吸引了更多“明星资本”。然而,第二奢侈品业务当时并没有给寺库带来稳定的高回报。随着资本的成熟,寺库也顺势而为。

“2014年左右,国内奢侈品电商行业经历了最早的阵痛期,幸存的玩家纷纷寻求转型,寺库的业务重心也发生了转移,比如淡化‘奢侈品电商’概念,专注于高端产品。终端服务平台转型。”罗乔表示,此时的寺库已经不再满足于原有的奢侈品二级市场和自身的优势品类。而是获得了一线大品牌Prada的授权,以奢侈品为切入点,加入了包括高端旅行、艺术品、豪车、私人飞机等数十个品类。

如果继续深耕“两奢”领域,很难说寺库会走向何方。但复杂的业务分支如果没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支撑,钱烧完之后故事就会变得尴尬。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