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上汽通用五菱(三方合资品牌)是少数几个以打造厢式货车、承重车身微型卡车和皮卡车为主的低端汽车品牌之一,在商用车方面技术水平略逊一筹;对于车辆来说,品牌溢价也比较明显,所以正念的销量都在下滑。
销量的下滑趋势决定了五菱只能“以价跑”,单辆车的利润极低;比如,2020 年的销量数据看似不错,但净利润只有 1.4 亿(同比下降超过 90%),这三家车企自然很难分享这笔利润,而五菱的份额比例只有 5.4%,会更加困难。于是,五菱也不得不“冲得更高”,打造出更昂贵的乘用车,而目前最高级别的是MPV——“五菱凯捷”。
五菱凯捷的销售业绩如何?
凯捷在 2021 年第一个月销量超过 10,000 辆,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月跌至 5,017 辆;3 月份的销量增加到 6,929 辆,但这个数字仍然不理想。未来,销售趋势很可能会波动,因为一些基于 ECVT 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运动 MPV 即将发布,价格将与凯捷非常接近甚至重叠。
的指导价如下:
这
手动版是 85,800,自动版是 95,800-134,800,是“最贵的五菱”,但对于其他自主品牌来说,仍然是普通“量速速车”的水平;而且这辆车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并不是很匹配价格比,我们来看看这辆车的特点。
凯捷的亮点是空间和座椅,车身尺寸达到了4875*1880*1690,轴距,级别属于中型MPV;只不过,车型设计还是采用了跨界风格的平开门,相对较低的车身有些运动感。外观设计的水平还不错,无论是车身线条还是网络灯组的设计,都不是低端五菱的形象。
这
内饰设计也采用了乘用车的标准,液晶仪表、大屏车机、烤漆板等细节也表明这辆车的品质不错;这辆车的实际静态体验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甚至感觉五菱真的“变身”了,只是动态体验更差。
凯捷配备的发动机是 1.5T LJO 车型,虽然是柳记系列,但技术还是得到通用汽车的认可,毕竟发动机防尘罩上还是贴着“GM”(GM)标志;不过,通用汽车不会为五菱使用任何先进的技术,而这些合资自主品牌的角色往往更加尴尬。
最大功率 108kw 和最大扭矩 250N·m (2200~) 呢?客观地说,在多点电喷中表现得非常好,但多点电喷很少在一线自主品牌的10万多辆量产车中使用;8-10万辆范围内的轿车和SUV普遍使用缸内直喷机,动力和油耗性能优势明显。
五菱汽车目前使用的最高等级发动机是 LJO,它也用于宏光 S3;这表明凯捷的产品定位有所提升,但技术水平并未提升。
特别是变速箱的水平确实不高,撇开手动变速器不谈,自动变速器采用无级变速器;该型号由可变角度的锥形轮驱动,依靠滚动摩擦传动必然会造成磨损,这种结构是无级变速器的核心,所以总成的耐用性一定比较差。其次,存在传动效率低、低温冷启动等缺点,冬季需要对传动油进行低温就地加热,在达到理想的润滑能力之前不能加速;热车最多可能需要 10 分钟,那么使用这样的变速箱会是什么体验呢?
五菱的未来会怎样?
应该是五菱的一次“成功试用”,但未来的销售趋势仍然无法准确预测;因为五菱只靠能前后左右移动的中排座椅来吸引消费者,但这种座椅没有技术含量,这意味着其他车企想什么时候都可以做。
那么只要你使用更先进的发动机和高质量的变速箱;或者像 ECVT 架构那样没有变速箱的 MPV,通过直接驱动以绝对流畅且非常耐用的方式传输, 基本上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结局。因此,五菱也可能打造一些定位更高的车辆,例如“银标 SUV”。
五菱银标SUV的宣言图正式公布,外观设计没有使用“印尼版银标车”(品牌宝骏530),设计风格不同,但视觉效果相对一般。但更尴尬的是,发动机还是采用“LJO+CVT”的组合,这与宝骏530没什么区别,产品定位也难免不能高。
不过,五菱汽车有一种感觉,最近找不到北了,所以不能排除这辆车的价格可能会更高。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款车,五菱汽车属于上汽通用的合资品牌,所以也有“全球车型”;雪佛兰在东南亚或其他低端汽车消费市场与宝骏或五菱汽车一起销售雪佛兰。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可能会觉得五菱挺“洋”的,但是去了这些车市之后,你就会发现它有多么落后。
因此,五菱未来可能难以在国内汽车市场生存,因为没有技术支撑品牌升级;具有相同特点的铃木已经退出,三菱正在转向东南亚,所以看来五菱最终只能“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