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二手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出售闲置资源。二手交易方式不仅可以回收资源、降低消费成本,还可以让交易更加高效便捷。但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谋取非法利益,进行虚假宣传,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案例回顾
有一天,李女士在手机上浏览二手交易平台时,看到一位专门经营二手奢侈品的卖家,于是她通过平台联系卖家购买某奢侈品牌的手链、项链。 。卖家表示,手链和项链是在瑞士购买的,保证是正品。他还表示,如果在平台上进行交易,会收取手续费,价格也会相对贵一些。如果在线下进行交易,还可以享受折扣。李女士很感动,添加了卖家的微信。经过协商,她确认将通过线下交易的方式购买该珠宝。
几天后,两人约定在北京一家购物中心的咖啡厅进行面对面交易。拿到手环后,李女士立即将3万多元转入对方个人账户。首饰采用常规包装盒,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保修卡。产品代码与珠宝相符。购买后第三天,李女士到珠宝机构鉴定,却发现自己购买的手链、项链都是假货。李女士将鉴定结果发送给卖家后,卖家屏蔽了李女士的微信、电话和二手平台账号。李女士此时恍然大悟,卖家之所以要进行线下交易,是为了躲避平台的评价。李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报了警。
卖家赵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称自己在网上购买了某奢侈品牌的正品包装盒,里面有产品合格证等,然后根据产品编码从其他商家订购了假冒产品,并然后在二手平台上冒充正品。卖。在检察官的法律解释下,赵某主动认罪并接受处罚,并积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最终获得了受害人的原谅。
超建军提醒
二手平台交易具有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此,检察官提醒:
广大消费者应提高辨别力和风险意识,不要盲目占便宜、轻信他人。您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商品是否正品,并通过平台官方渠道购买,避免跨平台通过微信转账等形式将钱转入您的个人账户。同时,消费者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手平台卖家必须恪守道德,诚信经营,在二手平台上全面、真实、清晰地展示商品状况,确保消费者对商品有全面的了解,遵守商品红线。法律。二手交易平台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收紧平台准入门槛,加强卖家审核,建立平台预警机制,确保交易真实合法。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及时响应消费者维权诉求,提高矛盾纠纷解决效率,消除平台不良习惯,营造网络二手交易良好秩序。
文字|马新月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