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负面缠身:跑路传闻、社保断缴、法律义务未履行,奢侈品电商巨头面临严峻挑战

日期: 2024-11-24 14:09:34|浏览: 284|编号: 8258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消极情绪缠身的寺库面临的远不止于此。连日来,寺库被曝“跑路”:公司人员空缺,且已停止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疑似跑路。不过,寺库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办公面积并未减少,处于正常办公状态。

去年以来,寺库拖欠员工工资、拖欠供应商货款、用户订单不发货不退款等情况不断传出。天眼查显示,北京寺库贸易有限公司今年7月被法院列为限制性高消费企业,因未履行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金额高达2191万元。按时履行法律义务。据企查查显示,寺库风险预警高达999+,涉及司法案件509起,其中90.18%为被告。

回望十年,寺库作为奢侈品电商领头羊,曾一度是资本的宠儿。据企查查了解,在美股上市前,寺库完成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趣店、京东、IDG、LVMH集团L基金等。2017年,寺库赴美上市,成为“第一奢侈品电子商务公司”。

上市后,寺库2018年和2019年营收分别增长44%和27%,净利润分别为1.52亿元和1.54亿元,成为奢侈品电商品类的领先者。 2020年对于寺库来说是分水岭的一年。营收、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公司由盈转亏。寺库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下半年,寺库营收31.32亿元,同比下降47.98%;净亏损5.658亿元,同比增长618%。

奢侈品电子商务诞生于 15 年前。获得大量融资的奢侈品电商疯狂扩张、疯狂增长,但一路走来,所剩无几。奢侈品电商是一个起步艰难的行业,寺库陷入今天的局面其实早就预料到了。一旦寺库退市破产,意味着国内奢侈品电商平台将“全军覆没”。

1、寺库陷入困境

寺库饱受各种困扰,与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的矛盾越来越多。

今年6月,奢侈品牌Prada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要求对寺库的财产进行监控,防止恶意转移或隐匿。 8月2日,Prada申请冻结司库名下逾1100万元及相应价值财产,期限一年。该申请经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裁定符合规定,立即开始执行。

摄影:曾静

Prada的举动让原本就深陷财务危机的寺库雪上加霜。今年以来,寺库与多家企业发生合同纠纷,包括销售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等,涉案企业包括上海龙之梦百货有限公司、沉阳商业城百货有限公司、寺库大多是一审被告。 。

早在2021年初,多家媒体就报道称寺库部分供应商未按时收到货款,欠款金额从数十万到数千万不等。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供应商自愿组织多个维权小组。

据悉,为了解决欠款问题,寺库曾采用“财务结算”方式还款,即将货款以金融贷款的形式交给供应商,然后寺库再偿还欠款。钱给金融机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寺库多次以系统升级为由推迟还款期限。据财联社报道,寺库近期更换了多家供应商,主要是因为他们可以接受较长的付款条件。

此外,多位寺库员工在麦麦表示,去年以来寺库大幅降薪、裁员。今年6月就停止发放工资,不少员工甚至面临寺库断缴社保的现象。不少下岗职工表示,只有通过劳动仲裁,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

最困难的是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中国企业家》搜索发现,截至8月18日,黑猫投诉平台针对寺库的投诉量高达17566条,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不发货”、“不退款”等问题。在微博、小红书、贴吧、豆瓣等平台上,以“寺库”为关键词的投诉留言不计其数。

2、内忧外患

寺库经营不善的危机源于内忧外患。

出于内心的忧虑,寺库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

奢侈品电商面临诸多难点,比如如何获取供应链资源、如何保证商品的正品和质量、如何建立消费者信任等。奢侈品牌服务的是中高端消费能力人群,因此这些品牌更加注重国内电商的流量质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逐渐收回对渠道的控制权,建立自己的电商系统,或者选择与拥有优质客户和高端服务能力的平台合作。像寺库这样的平台几乎没有优势。

对外,寺库在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将其归咎于疫情。但除了疫情之外,寺库还面临着更多的竞争。

近两年,天猫和京东一直重点关注奢侈品牌。如上所述,不少奢侈品牌也放弃了寺库,选择进入龙头渠道,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二手奢侈品方面,近年来“中世纪风格”刮起,不少“二手奢侈品店”、“二手奢侈品店”应运而生。不少二手奢侈品直播也出现在抖音、快手上。无论是私域还是公域,寺库的流量都被极大的抢夺。

寺库也曾尝试转型自救。

寺库创始人李日学做了很多尝试,比如从奢侈品电商转型为精品生活方式平台,并尝试多元化进军美妆、家居、旅游、汽车租赁等领域。

公开信息显示,寺库先后布局线下门店(自建、参股中服免税店)、社区零售(酷店、商场)、寺库金融(酷支票,与久福合资)、以及寺库艺术、寺库智能、寺库农业等多个业务板块。此外,寺库还尝试进军下沉市场,甚至在平台上销售杂粮、火锅底料、零食等平价产品。

2020年,寺库还大胆加大直播力度,在北京三里屯寺库大厦打造首个豪华直播基地,并声称已与3800个品牌达成直接合作。但随后在与快手的第一次直播中,寺库带货仅10分钟就被叫停。随后,有消息称直播内容存在数据造假行为。

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奢侈品销售仍占寺库总营收的90%。多元化战略收效甚微。反而消耗了大量资金,导致寺库亏损不断扩大,最终面临生存危机。片刻。

3、垂直电商的终结

2008年是中国奢侈品市场值得铭记的一年。

2008年3月,首个主流奢侈品电商平台上线;三个月后,美熙时尚成立; 2008年7月,寺库诞生。随后,第五大道、尚品网、美花汇等相继上线,数十个奢侈品电商平台相继成立。

在奢侈品电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代,寺库脱颖而出,一度占据约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唯一上市的奢侈品电商平台,成为资本的宠儿。天眼查APP显示,寺库累计完成8轮融资,融资总额约6亿美元。

今天四库为何没能恢复?中国消费者不再爱、LV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

1995年,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上的花费约为10亿欧元。 2015年为780亿欧元,20年间增长了7.8倍。投资银行的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高达1650亿欧元。 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受疫情影响大幅萎缩,但中国奢侈品消费却逆势增长48%。

贝恩咨询的数据还显示,2019年中国消费者在国内外购买奢侈品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33%,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增至46%至48%。更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中国线上渠道的奢侈品销售占比已达23%,2019年同比增长约150%。

事实上,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寺库的日子不好过,其他奢侈品电商平台的日子更不好过。呼哈网、网易尚品、品聚网、尚品网、尊酷网相继被关闭。 2020年3月,也在其网站首页中央发布了暂停运营的公告。

是什么导致了奢侈品网站的覆灭?

时间回到十年前,垂直电商风潮开始兴起。各类垂直电商企业在战场上激烈厮杀,与京东、天猫、淘宝争夺用户和市场。尽管投资了包括寺库在内的多家垂直电商公司,但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表示:“在垂直电商中,只有垂直品牌才能生存,而不是电商平台。”有价值的是品牌价值。”

果然,十年后,当中国电商规模突破10万亿元的时候,垂直电商的日子却越来越艰难。曾经火爆的聚美优品、乐蜂网、蘑菇街、米娅等,要么被关停,要么转型,要么退市。当时的老玩家中仅存的当当网和唯品会已经大幅萎缩,难以吸引消费者。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曾向《中国企业家》分析:“垂直电商经营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垂直电商经营困难,主要是因为垂直电商经营困难。 ——电商引流能力弱,流量成本昂贵,与全品类电商相比,吸引和留住消费者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垂直电商运营能力不足,且多数。垂直电商能力包括供应连锁管理能力、品牌建设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对短视频、直播等新模式的接受能力较弱。”

第五大道环球优选CEO孙亚飞曾在接受《AI财经》采访时表示,奢侈品不是严格必需的,复购率极低,但需要不断引入流量,所以最好的目的地是由天猫、天猫等公司销售。京东这样的巨头收购才能带来流量,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李日学似乎也接受了寺库被市场淘汰的结果。

2021年初,李日学发出私有化要约,拟以每股美国存托股(ADS)3.27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所有已发行的A类普通股。但今年5月,李日雪撤回了报价。私有化计划失败后,寺库的被动退市风险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在寺库陷入动荡之际,业内也传出要被收购的消息。今年6月,有消息称母公司地素时尚有意收购寺库,但后者随后回应称传闻不实。看来目前还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参考:

《继每日新鲜、米娅成功后,曾经的“独角兽”圣殿店是空了吗?》,网易新闻

《论四库的没落》,凤凰网时尚

《寺库“出逃”疑点》,财联社

《深度剖析|千万资产被Prada冻结,赛科陷入困境》,

《寺库如果破产,所有奢侈品电商都将被消灭》,AI财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