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39元、49元一件T恤对于当时的贫困学生来说已经算是奢侈品了。如今,数百元的衣服随处可见。不得不感叹,时间,人民币,你追我赶。我没能追得那么快。
作为一个80年代末出生的小镇女孩,我经历了传统服装企业的崛起,也赶上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崛起。我对国际快时尚品牌的主导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我去商场购物时,发现大部分伴随我长大的服装品牌都很难找到了。新兴品牌琳琅满目。小时候记忆中的品牌现在还好吗?
春节前,班尼路控股股东香港上市公司德永嘉集团宣布,将以2.5亿元出售旗下子公司上海班尼路服饰有限公司。消息一出,不少消费者为之感动。这个品牌创立于1981年,1996年被德永嘉收购,巅峰时期甚至邀请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担任其形象代言人。 20 世纪 90 年代末和世纪之交,人们在街头和购物中心随处可见它的身影。大家都看到这个品牌偌大的专卖店最后变成这样,实在是令人悲哀。根据其官网显示的门店信息,班尼路目前在上海仅有54家门店,北京56家,天津34家,香港67家,广东略多。据德永嘉中期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班尼路门店总数减少36家,至2849家。 2012年,公司门店数量为4,044家。 2015财年上半年,班尼路内地市场销售额增长3%至17.68亿港元,总销售额增长0.5%。虽然通过关店、缩店等政策实现了小幅增长,但现在定价出售的消息仍显示其增长乏力。不知道这个“老”品牌未来还能维持多久。
佐丹奴
在我的记忆中,佐丹奴最初的定位被视为“奢侈品”。当其他休闲品牌还在争夺中低端市场时,佐丹奴凭借高端品牌定位,已经在一二线城市市场站稳了脚跟。在我的印象中,当其他品牌的裤子还标价99元的时候,一条佐丹奴的裤子已经卖到229、299元了。但凭借足够精准的品牌定位和过硬的品牌品质,佐丹奴确实走红了。但这都是过去的事了。这个休闲品牌创立于1981年,1991年在香港上市,1992年进入内地市场。此前发布的2015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3.4%。其中,中国大陆销售额同比下降12%。其全球门店总数为2,359家,比去年同期的2,479家减少了120家。去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还有1003家门店,现在已经减少到913家。之前看过一篇文章的标题我觉得很贴切,《街上的佐丹奴都在哪里? ”。
唐狮
唐诗品牌诞生于1995年,是宁波博洋服饰有限公司旗下的潮流品牌,现任代言人是黄晓明。唐诗是印象品牌为数不多的仍发展良好的代表企业之一。虽然在家乡的繁华地段已经看不到它的门店,但据了解,它在全国拥有近3000家门店,并通过全渠道策略实现了互联网+转型。除了自建网上商城外,唐氏还进军京东、天猫等渠道。
与纯
宜春成立于1997年,目前代言人是当红炸鸡韩庚、邓紫棋。它也是一个休闲时尚品牌。为了纯粹应对电商的冲击,它推出了A21,完全独立于母品牌作为线上独家。 A21于2013年推出,拥有数十人的买手团队。品牌定位欧美快时尚,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势头强劲。目前,宜春在全国拥有5000多家门店。在我的家乡,它的店面也从一楼变成了二楼。看来发展确实不错。
同样成立于1995年的美特斯邦威应该算是当地最著名的休闲服装品牌了。十年代言人周杰伦也是这个品牌崛起的最大功臣之一。这两年,一欧花了很大的精力关注这家公司,并不是因为他的服装销售有多好,而是因为他在O2O探索的道路上确实做了很多尝试。此前,亿欧发表文章《美特斯邦威转型O2O五步走》,透露了美特斯邦威的O2O举措。虽然这家曾经市值接近400亿的公司目前只剩下118亿,但其在O2O方面的尝试仍然值得肯定。毕竟,在这个时代,主动出击,总比“等死”要好。
森马
森马可以说是近年来传统服务企业中表现出色的代表企业。森马成立于1996年,旗下拥有休闲服饰“森马”和童装“森马”两大知名品牌及多个子品牌。据其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集团实现总销售额215亿元,同比增长16%。旗下童装品牌巴拉巴拉2015年实现20%的增长,市场份额为4.5%。森马服饰于2012年推出电商平台,进军互联网。并于2015年6月投资韩国ISE跨境电商网站,进军跨境电商。在我的家乡,应该是目前门店最多的品牌了。
保释
百利德这个品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它确实存在于我家乡最好的地段。当时的代言人是凭借《那些花儿》走红的朴树。据百度百科公开信息显示,百丽德成立于1995年,集团拥有两大品牌(百丽德、可可可舒)、三大生产基地(广东中山、浙江平湖、上海)、五家全资公司。 、十家分公司,国内连锁网点共计1500多家。但现在,我不知道该去哪里验证这些看似光明的数字。据网上信息显示,已申请破产。然后就没有了。
除了上述品牌外,一之纯(代言人陈冠希、薛凯琪、古天乐、高圆圆)、Eminu(代言人容祖儿、明道、杨幂)、澳洲品牌真维斯、潮流前线等也是同代人那些伴随我成长的品牌,如今却在我的家乡难觅踪影。据说,传统服装企业是近年来受创最严重的行业。除了ZARA、H&M、优衣库等国外快时尚品牌外,还有韩都服饰屋、初雨、茵曼等依托电商平台的淘宝品牌。 。市场优胜劣汰,优胜劣汰是无情的,但能够通过努力生存下来的企业更值得尊重和期待。
我写这篇文章完全是为了回忆一下伴随我成长的品牌。请忽略作者年龄的计算,请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