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多途径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应对人口老龄化

日期: 2024-11-27 08:09:01|浏览: 248|编号: 8324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如何多渠道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多渠道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综合性课题。湖南省永州市的解题思路是从优化存量、放大增量、弥补不足、提高质量入手,实施精准有效供给政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夕阳”变得更温暖、更红。

湖南省永州市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是湘南产业转移示范区、舜帝德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两张名片的背后,是经济不发达和人口老龄化17.75%的现状。如何解除忧虑?永州市通过构建党委主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行动的社会体系工程,填补了公平缺口,努力让每一位老年人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被抛在后面。

“从形成‘施工图’到加快养老服务供给深度发展和效率提升的整个过程,始终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及政府责任与市场的界限。改革创新过程中的力量更加清晰。民政局局长吴建林表示,只有运用最优政策组合,全面提高社会资源动员能力,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机制,才能让老年人有更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夯实供给基础:科学布局、优化配置

解决制约养老服务多元化、多层次供给的问题,要扩大资金来源,优化配置;要公私并举、城乡协调发展。

近年来,永州市完善政策支持,通过财政杠杆、政策引导等完善养老机构布局,在土地、住房、水电、税收等方面给予减免。对新建、改建、扩建养老服务机构,每张床位分别给予3000元、1500元一次性建设基金补贴;对考核合格的养老服务机构,按照老年人入住人数给予每人每月50元的床位运营补贴。以及每床位每年42元的机构责任保险补贴。

同时,“放权、放权、放权、放权、放权、放权、优化服务”改革稳步推进,在申请流程上做“减法”,在优化办事流程上做“加法”。审批程序。全市已建立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500多个,养老床位3.4万多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5张,部分地区实行养老服务“半小时服务圈”。通过公私合建、民间援建、承包租赁、合作经营、投资参股等方式,扩大市场化配置,提高专业化水平。

维护老年人的尊严和尊严,是新时代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不仅重视制度框架建设,更注重服务内容建设。”吴建林表示,在加大投入、优化结构的条件下,将分层分类提供服务,重点关注残疾人、半残疾人。对老年人而言,提升养老服务社会化和服务质量。

“我们对养老院实行了管理分类和服务分区。”双牌县民政局局长江宇表示,在分类考核的基础上,划分政府职能区和社会养老职能区。老年人根据评估结果自愿申请相应服务。服务不再受行政区域和城乡限制。根据其意愿、考核情况及相关证件,可享受居家养老、村(社区)养老机构、县级中心敬老院、县福利院、养老院等不同养老服务。 平台评级服务和产品。

拓宽供应渠道:创新模式、重组资源

只有提供优质有效的养老服务推广方案,形成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

双牌县统筹运用养老服务的技术、管理、人才等资源、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在全市试点的养老服务联合体打开了该领域发展的思考窗口。民政局副局长李爱玲介绍,通过打破部门壁垒,以城市大型养老机构为核心,连接农村敬老院、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可以大大小小的机构、城乡之间共享分配,让政府的“独角戏”变成了政府、市场、社会的“合唱”。

医养结合,关爱老人。永州市推动医养结合资源深度对接,从老年人生命周期角度整合医养资源,特别注重医疗资源与县域养老机构全面对接,试点转型将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闲置医疗床位转化为医疗床位与养老院结合,实现医院与养老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医养结合联合体。

双牌县五行岭乡卫生院主任江彦科表示,卫生院的医疗资源已经适应人口老龄化,将立即针对社会老年人和政府保险,实行有偿服务。落实农村社会困难老年人。

2015年,道县中医医院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在县福利院设立康复医院,实现“医院-护理-养老”循环辐射。四年来,道县福利院老人床位利用率达到95%,解决了450余名五保户长期的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顾问题,低保、重点优抚和社会老年人380余人。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宁远县推出了“公办与民办、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县社会福利中心不仅可以为高龄、体弱多病的老人提供检查、治疗、护理和慢病康复等服务,还可以扩大服务半径。延伸至乡镇敬老院患病老人,实现敬老院老人健康服务与医疗卫生机构便捷对接。

提升服务质量:强化监管、强化能力

推动养老服务供给大规模增加、提升服务质量,离不开改革创新的土壤,也离不开以“可持续”为支撑的运行机制。

除了多部门联合开展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外,永州市还探索以全市大型养老院为基础,通过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安联”监测平台和老人手环,实时监测乡村敬老院、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的安全管理情况以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向相关机构报告。

宁远县民政局局长欧阳坤表示,通过在福利中心建设远程监管平台和居家养老信息平台,辖区内大型养老机构、乡镇敬老院等公共部门可对县城进行实时监控,并可远程监控日常运行情况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突发事件和突发情况,为家中老人提供紧急救助和各项服务。

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养老服务”介入社区发展。冷水滩区、双牌县等县建立的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采用“公建民营”模式,以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救援服务平台为支撑,以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 。依托社区、养老机构或社会组织,采取专业服务团队、志愿服务团队、企业专营服务团队相结合的方式,让“一通电话,老人服务送到家”不再是问题。一个梦。

“改变资源分散格局,提高信息交互和资源配置效率,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双牌县麻江中心敬老院院长江媛媛是一名专业社工。她的疗养院覆盖4个城镇。 42名老年居民中,有一半是残疾或半残疾。在她看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除了差异化老年人的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走近老年人、了解老年人、理解老年人。

养老服务是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的制度。永州市以此为指导,回归服务对象本身,使破解养老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探索更加接地气、更有活力,让养老供给渠道更加畅通。服务更顺畅、更可持续。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