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8日,义乌香格里拉大酒店灯火通明,一场盛大、豪华的婚礼正在举行。
杨澜上台主持,董文华为新人献唱,马云、王健林到场祝贺,施华洛世奇继承人送上祝福。这真是一场众星云集的名人聚会。
不过,这对新婚夫妇并不出名,但新郎的母亲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她就是“配饰女王”周晓光。
这位靠绣花针白手起家的女商人刚刚登上胡润富豪榜。她拥有数百家公司,拥有价值800亿元人民币的资产。次年,她以185亿身家入选胡润女富豪榜。与此同时,她坐上了浙江女首富的宝座,迎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但谁能想到,登顶才半年,周晓光就濒临破产。
看着她建造一座美丽的建筑,看着她的宴会宾客,看着她的建筑倒塌。
这个用40年汗水和艰辛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仅仅3年就轰然倒塌。周晓光背负着数百亿的巨额债务。他不仅资产被消灭,还受到调查。真是又惨又尴尬。
那么,这个富婆的短暂出现和迅速衰落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呢?
1962年,周晓光出生于浙江诸暨北洲村。
她的家庭非常贫困。
在她的自传中,家里买不起鞋袜,冬天她赤脚走在雪地里,夏天脚底被碎石树根扎破。因为买不起药,她只能忍受痛苦。最穷的时候,一家九口只能吃野菜、喝稀汤。
作为大姐,周晓光从四五岁起就帮父母喂鸡、摘麦穗。稍大一些的时候,我会挑水、劈柴,还经常背着妹妹或弟弟去上学。长大后,她和母亲一起做起了小生意。
穷人的孩子很早就富裕了。
这句话就是周晓光的真实写照。
她总是用自己的每一分力量,为这个贫穷的家增添一丝光明和温暖。
1977年,本该上高中的周晓光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她挖地、挑水泥,还在家具厂当油漆工。
她舍不得买一碗5分钱的菜汤,只是为了节省自己每月18元的工资,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她本人却因长期营养不良而病倒。
病愈后,周晓光意识到打工没有出路,于是他决定离家开始新的职业生涯。
16岁的女孩背着妈妈凑来的27元钱,拿起装满刺绣图案的木箱,踏上了一条未知的致富之路。
但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呢?我从早到晚工作,在街上走来走去。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还经常被人欺负、侮辱。有一次,她差点被骗出国旅游。
生活是艰难的,现实是残酷的。周晓光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直到1980年,18岁的周晓光听说东北妇女喜欢刺绣,生意又好,她义无反顾地跳上火车北上。
从义乌坐火车到哈尔滨需要三天四夜。为了省钱,周晓光买了站票,每天只吃一次包子。白天,她站在摇曳的车厢路口。晚上,她钻到狭窄的座位底下,铺上麻袋,穿着衣服睡觉。
北方白天的气温只有零下20到30度。摆露天摊的周晓光只能靠跳跃取暖。好在刺绣很漂亮,她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耐心地教顾客刺绣技巧。每个人都喜欢参观她的摊位。
尽管如此,她在东北也吃了不少苦头。为了避免被“投机者”追查,他被抢劫、被骗钱,甚至丢失货物。
就是在这样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她才挣到了380元,这笔钱相当于家乡老人两年的收入。
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这让周晓光充满了信心。她高兴地买了一张中国地图,背上大包,继续奔波于全国各地做生意。此时她的货物也多了,有针线活、刺绣品,还有头带、发夹等很多小饰品。
我离开已经6年了。
那些年,她白天摆摊,晚上搭便车。
一百多斤重的麻袋被双手紧紧地绑着。他抬起膝盖,袋子掉进了车的口袋里。随后,周晓光将书包拉到身前,手脚踩在车尾横杆上,“咔嚓”一声跳上了车。
夜色中车子颠簸,周晓光就躺在麻袋上小憩一下,或者和周围的人讨论生意。到了地方,新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
这段“鸡毛换糖”的经历后来被拍摄成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真实再现了一代浙商为生活奋斗的艰辛和困难。
在奔波的日子里,身体的疲劳很容易得到缓解,但内心的孤独却没有办法排解。
庆幸的是,周晓光身边有于云馨。
两人是老乡,又一起做珠宝生意,所以经常互相帮助、鼓励。在相互惺惺的过程中,关心变成了信任,慢慢产生了依恋,自然而然地走在一起。
1985年,两人结婚。
孩子出生后,他们决定安定下来,用2万元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买了一个小摊位,出售耳环、胸花、项链、头花等小饰品。
本来,他们以为自己可以赚到5万元,然后回到家乡过上安定的生活。没想到第一年他们就赚了10万多元。到第二年,他们已经积累了数百万美元。
当时,周晓光正在代理一家台湾公司的珠宝,但该公司始终缺货。如果她无法发货,订单就会丢失。她心急如焚,只得搭建临时小作坊,加班加点地挽救局面。
几经周折,周晓光想,为什么不自己办工厂,集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呢?
夫妻俩想了半天,决定大吵一架。
1995年,投资700万元以上,招聘技术人员、工人400余人。从他们的名字中取一个词,“新光珠宝有限公司”开始繁荣。
后来,乘着改革春风徐徐吹来,新光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开厂四年,销售渠道遍布全国,业绩不断提升。
周晓光并没有因为这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国外。
她希望向大品牌施华洛世奇学习,寻求合作。但大老板根本看不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以“作风老旧”为由拒绝了新光。
被拒绝后,周晓光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泄气。相反,他带领团队快速投入,不间断的设计和生产。
她很清楚,被拒绝既是打击,也是警钟。珠宝行业确实需要不断更新和迭代才能保持繁荣。
2000年,周晓光带着6000多件珠宝亮相亚洲时尚珠宝首饰展览会。
她的产品新颖、亮丽、高雅,很快就吸引了无数的关注和好评,并获得了价值超过百万美元的订单。就连拒绝新光的施华洛世奇也主动出击,派专机带着周晓光前往奥地利洽谈合作事宜。
新光珠宝一战成名,并逐渐发展到欧洲、中东等地区。
几年之内,这家小工厂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人造时尚珠宝制造商,其创始人周晓光也摇身一变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珠宝女王”。
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孩,从一根绣花针白手起家,成为世界知名的制造商,终于让家人摆脱了吃火锅菜的贫困日子。如果不是后来的盲目扩张,曾经红极一时的周晓光或许已经成为伟大的商业传奇。
2004年,珠宝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新光难以突围。
当时,炒房热潮滚滚而来,深陷困境的周晓光敏锐地嗅到了钢筋水泥包裹的财富香气。
她大手一挥,先后收购了万莎地产、成立了新光建材城、成立了新光地产。生产珠宝的新光此后大举进军房地产行业。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房地产陷入萧条时,周晓光投资了7家濒临破产的房地产公司,后来又投资开发了多个大型房地产项目。义乌世界贸易中心、义乌香格里拉大酒店、千岛湖皇冠假日酒店等巨型建筑正在争相建设。
如此大的投资,人们一度好奇,这位“配饰女王”到底有多富有,她能承受如此巨额的投资吗?
事实并非如此。
周晓光不仅眼光敏锐,头脑也敏捷。
她知道,房地产是一个周期性行业,需要持续投入,回报缓慢。一次性建造这么多建筑,靠小饰品一点一点赚取真金白银,自然是不够的。
该怎么办?
她想到了向外借钱。
2011年,新光发行第一笔债券,筹集16亿,其中13亿用于房地产,终于发财了。
这时候周晓光才意识到,借钱比赚钱容易。
此后,她频繁运用借贷、融资、发债、抵押等杠杆手段拓展业务版图。然而,开拓新疆域带来荣耀和幸福的同时,积累的债务也为这座商厦埋下了“暗雷”。
就像你有一张信用卡,你用B支付A,然后用C支付B,如此周而复始。最终,你就被牢牢地困在了这个无限循环之中。
即使是周晓光这样精明的人也无法摆脱困境。
“借新还旧”并没有什么错。更糟糕的是,她不断将借来的资金投资于回报周期较长的项目。贷款期限届满后,该项目将无法获得偿还债务的回报。
长此以往,我们难免会负债累累。
2014年,新光的长期债务达到84亿。周晓光本想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化解危机,结果却发现借壳公司高层存在违法行为,她的上市梦想破灭了。
新光资金链被切断,集团陷入瘫痪。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周晓光逐渐从债务冲击中恢复过来。
不幸的是,她并没有从中学到任何东西。
出国后,周晓光将业务多元化至珠宝、房地产、金融、互联网六大板块。每个行业覆盖面都很广,但她最看重的还是房地产。
虽然投资回收期长,但仍然是最赚钱的。
因此,曾经“破产”过一次的周晓光仍然不遗余力地加大房地产项目的投资。
2016年,房企融资监管收紧,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但不少企业家仍继续举债融资。他们天真地认为,经济只是暂时放缓,只要政策放松,之前的快速发展势头就会恢复。
在这些盲目自信、误判形势的企业家中,周晓光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她与安徽省马鞍山市方圆支援公司签订“三年赚40亿”的对赌协议,让新光地产板块借壳上市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股票简称变更为“新光源城”。
在响亮的钟声中,周晓光感慨地说:“民营企业就像一条独木舟,从喜马拉雅山一路航行到长江口,然后入海。如果没有足够的做好准备,你永远不会发现自己身处大海。”
几句话,清醒。
谁知她早已迷失在财富的高速车轮上。
上市后,周晓光夫妇入选胡润富豪榜,享受了无尽的鲜花盛开的喜悦。两年后,周晓光登上胡润白手起家女富豪榜,成为浙江女首富。她还荣获“中国年度十大经济女性”、“改革开放30年浙江功勋企业家”等多项荣誉。
没想到,仅仅半年后,这位备受期待、踌躇满志的女企业家很快就陷入了不归路的深渊。
2018年9月,有消息透露,新光光的两笔债券违约罚金总额达30亿。
众人一片哗然。
这一爆料更加坚定了外界对于新光快速发展背后是否存在流动性危机的怀疑。
是的,它早已是一座布满补丁的建筑的空壳。
到2016年借壳上市时,周晓光已背负超过200亿元的巨额债务。
一位业务同事表示,“当时新光的资金链已经出现危机,所以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借壳上市,以筹集资金、延续生命。”
然而,即便成功上市并筹集资金解决了困境,新光源城也一度亏损,“三年赚40亿”也如痴如醉。
为此,周晓光只能反复发行债券,频频“以新补旧”。但她忘记了,如果债券到期不偿还,那将是一笔巨额债务。
截至2019年9月,新光共发行债券15只,其中12只出现重大违约,债权人申报的实际总金额高达539亿。
截至目前,无人知晓周晓光到底背负了多少债务。
这就是冒险借力、拆东墙补西墙的悲惨结局。
面对这一致命打击,作为新光掌舵人的周晓光恍然大悟,对负债累累的后果感到后悔,并表示会站出来积极应对。
可惜,后悔已经晚了。
新光源诚2021年勉强扭亏为盈,却不幸因违规担保、占用资金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因此遭遇退市规则。
今年6月23日,新光源城黯然退市。
60多岁的周晓光夫妇已经成为“老人”。经过40年的努力,他们的百亿财富仅用了3年就全部化为零。他们还背负着黑洞般的巨额债务,不知道需要多少年、多少个月才能还清。
一代“配饰女王”的传奇故事就此落下帷幕。
地上只剩下一根鸡毛,十分悲伤。
回顾周晓光的一生,他无比辉煌,又无比狼狈。虽然她的失败离不开时代和经济环境的客观影响,但归根结底,一个企业的生存主要取决于其掌门人的思想决策。
北宋诗人苏轼曾说过:“不统一则不专,不专则无能”。
并不是说制作珠宝时不能逾越界限,而是迈出了新的一步后,应该先踏稳每一步,然后再将脚伸向其他地方。
就像与合作的施华洛世奇,从军用光学仪器到望远镜再到精美的水晶首饰,每次跨越国界都获得成功,至今仍然在全球享有极好的声誉。
正如一位财经博主所评论的那样,“很多创业者缺乏工匠精神,得意忘形,对现金流不够尊重,失败是迟早的事。”
如果你想赚到超出你知识范围的钱,你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专注的毅力和智慧。
如果有一天周晓光能成功渡过难关,希望她能理解。
参考:
微信丨最著名的人“女首富800亿没了”
网易《一位明星女企业家跌落神坛》
手机江西网《新光远城退市结局:“飞来的鸡毛”掉了一地》
腾讯视频《超级女声》创新女主角周晓光:价值800亿的传奇故事
微信丨经济学博士《2022年浙江女首富将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