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极科考大本营:黄河站20年贡献中国力量

日期: 2024-11-28 21:14:13|浏览: 316|编号: 8362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新华社,挪威新奥勒松,6 月 25 日 |中国北极科考“大本营”北纬79度北极黄河站建立20周年报告

新华社记者 张玉良 郭爽 李超

六月的新奥勒松,即使是午夜,阳光依然耀眼。这座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上的小镇位于北纬79度。它是地球上人类最北端的聚居地之一,也是科学界知名的极地“研究圣地”。

2004年7月,一对中国石狮“落户”新奥勒松,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正式成立。 20年来,黄河站始终是中国北极科考的“大本营”。 660多名中国科学家来到这里,在冰川、陆地、海洋、大气等领域进行研究和实验,研究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变革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北极科考“大本营”

从地理上看,中国是“近北极国家”,也是陆地上距离北极圈最近的国家之一。 1925年,中国加入《斯匹次卑尔根条约》。根据该条约,中国有权自由进出北极特定区域,并享有依法在该特定区域进行科学研究、从事生产和商业活动的平等权利。 1999年,“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首次赴北极执行科考任务。 2004年7月,在各方积极努力下,我国第一个北极地区科考站——黄河站在新奥勒松建成。

“黄河站是我们北极科考的‘大本营’。黄河站自2004年成立以来,支持了冰川学、陆地生态、海洋生态、空间物理、大气和地理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科学观测。黄河站为我国极地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认识、保护和利用北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站站长胡正毅告诉记者。记者。

胡正毅介绍,截至2023年底,黄河站已支持业务和科研项目250余个,确保660余名科考人员能到站进行科学考察。通过“雪龙”、“雪龙二号”等黄河站和船站平台,中国逐步建立了北极地区冰川、海洋、大气、生物、地质等多学科观测体系,覆盖科学研究、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

极地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

挪威极地研究所特别顾问金·霍尔曼教授至今还记得2004年黄河站建立时的场景。他是黄河站的“老朋友”,甚至还参加了黄河站建站前的筹备会议。建造的。黄河站成立20年来,他与许多来黄河站科研的中国科学家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来黄河站从事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家非常勤奋,受过良好教育,温柔谦虚,为极地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霍尔曼表示,他和挪威极地研究所的同事很高兴与他们合作。中国科学家进行学术讨论。 “气候变化在北极发生得最快、最猛烈。我相信,通过与中国科学家的联合研究,我们可以预测世界其他地区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这对科学研究和人类的命运至关重要。”

常驻黄河站的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红英告诉记者,她正在从事同济大学牵头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 “我这次去北极的实验任务是探测和追踪北极海洋和大气中微塑料的来源。”她说,许多中国环境、海洋、化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参与了极地相关研究课题。黄河站建成的极地实验平台对于相关研究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黄河站这个平台,我可能无法顺利完成极地实验。”

“我们经常去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也欢迎中国的合作伙伴来新奥勒松,我们合作得很好,黄河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参与上述国际合作项目的挪威极地生态研究所表示。毒理学负责人盖尔·加布里埃尔森教授表示,他们期待与更多来黄河站进行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家进行交流。

意想不到的危险和“全天候”工作

极地科学考察是充满危险和艰辛的。在黄河站外仅20至30米处,竖起了“北极熊危险”警示牌,要求人们在离开新奥勒松镇前携带枪支。

科考队成员、同济大学博士生吴小涵告诉记者,6月15日到达黄河站后不久,她就看到了新奥勒松管理部门发布的北极熊警告:北极熊熊离黄河站不到1公里。小岛屿上的活动随时可能对科考队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6月25日,另一只北极熊出现在类似地点。 “我没想到危险离我这么近。”

除了时不时出现的北极熊,冰川裂缝、海洋冰山、突如其来的暴风雪都会对科考队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科考工作的强度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记者和胡正毅前往冰川采集样本。来回7个多小时,他们只去了最近的观测采样点。胡正义告诉记者,如果去最远的冰川采样点,步行20多公里可能需要10多个小时。夏季的北极没有昼夜之分,24小时都是白昼。有时我们早上出发,回来时虽然太阳还很高,但已经是凌晨两三点了。

“虽然辛苦,虽然累,虽然有危险,但当我下班回到车站,看到门口黄河站的牌子,看到会议室里那面鲜艳的五星级红旗,我感到“我为中国极地科考付出的汗水是值得的。”胡正毅告诉记者,黄河站成立的20年,也是中国极地科考不断发展、不断突破的20年。近年来,国家对黄河站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种实验仪器设备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坚信,黄河站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中国极地科考的前景也会更加光明。” (结尾)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