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上市后的三大战略体系:产品、平台与目标人群的融合与未来展望

日期: 2024-11-29 01:09:13|浏览: 337|编号: 8365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作者/庄帅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成功上市的奢侈品电商,寺库上市后的一系列扩张举措震惊了业界。同时,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和华尔街人士感到困惑:寺库的未来在哪里?库想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作为零售电商的专业研究者,“庄帅零售电商频道”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寺库的策略进行持续观察和研究,并结合对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美团、苹果、沃尔玛等中美大型零售电商平台战略研究。我将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

三大战略体系开始融合

公司的三大核心战略“平台战略、产品战略、目标群体战略”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实施这些战略所采用的策略却是难易懂。

最容易理解的是产品策略。苹果、星巴克等外资企业就是典型代表。他们在产品开发和设计方面表现出色。产品策略让国界限制不那么明显。所有人都喜欢创新的、好的产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小米和华为的国际化进程远高于BAT。

二是平台战略。亚马逊、京东、沃尔玛、BAT、寺库等都属于这一类。由于需要双边甚至多边运作,平台战略在国际化过程中难度大、耗时长。也可能没有效果。

国际化进程虽然艰难,但平台型企业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和资源聚合效应,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从而拥有更高的估值和想象空间。

在目标群体策略上,我们熟悉的宜家和无印良品都以服务目标群体的需求为核心策略,进行产品研发和贴牌生产。

无印良品的商业模式是围绕10%认同其品牌理念的目标群体开发多元化产品。 38年来,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山本直之在接受采访时,用手指在空中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在中间点了几个点。 “这个圈子的核心是无印良品、书店、咖啡店、露营地。 、无印良品之家、无印良品酒店、婴儿床、住房空间改造等业务都是围绕无印良品中心设立的新业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战略的公司开始了平台战略,平台战略的公司开始了产品战略。战略整合后,企业将无“边界”、“天花板”,发展永无止境!

分析到这里,我想表达一个核心点:三大策略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基于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互融合。

本次研究的对象寺库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被理解为中国奢侈品垂直电商平台战略的代表。 2018年上市半年后的一系列业务扩张,使其成为平台战略、产品战略和目标群体战略融合的典型例子。

互联网和科技带来的战略整合和各项业务的必然扩张

无论是产品策略还是平台策略,最终的目的都是基于目标人群搭建平台,基于目标人群开发产品。

与大多数平台和产品一样,要清晰地了解目标受众并不容易。

很多以产品策略为核心的知名品牌在定义所谓的目标群体时,往往描述的目标群体非常相似,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化。尽管我们清楚不同的用户会使用不同的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好的产品往往会赢得更广泛的用户群。

拥有更广泛的用户基础是平台战略公司发展的核心。对于综合平台公司来说,更难弄清楚自己的用户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随着平台公司不断调整定位和策略,目标群体将越来越清晰。尤其是对于垂直平台来说,这种明确的“目标群体”就更加明显。

十年来一直定位垂直奢侈品电商平台的寺库,显然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群体”。这些“目标群体”在专业定义中被称为“中产阶级”,在通俗术语中被称为“富人”。人们”。

那么他们是谁呢?

《2017中国新中产品质生活报告》中的“新中产”是指已经拥有一定社会资源和财富,有一定能力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人群。然而,欲望始终隐藏在新中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他们必须学会取舍和“智慧消费”。

从上图中的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新中产”的核心需求。结合寺库从高端奢侈品消费重新定位为“精品生活方式平台”后实施的诸多“跨界”活动,我们可以做一些深入的分析:

2017年底,寺库宣布在青岛、长沙、杭州、厦门、天津五个主要城市设立线下体验中心,并与温德姆酒店、碧桂园酒店开展“跨界”合作。

3月14日,宣布联手保乐力加推出自有品牌高端定制鸡尾酒,并将逐步开设线下酒吧互动体验空间。

3月25日,宣布携手褚时健家族推出高品质定制版褚感。此次战略合作对于寺库来说将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跨界,也是寺库农业的首次正式亮相。

4月19日,宣布与凯撒旅游达成战略合作,将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控股凯撒旅游旗下北京旭日旅行社有限公司。

5月27日,寺库携手全球领先的创作者社区和空间及服务商、原创时尚设计倡导者(竺色慧)在上海共同举办“中国创造”中国原创时尚设计盛典为“未来”“城市”都市人打造时尚、轻奢的生活方式。

6月7日,北京线下体验中心宣布正式推出业内首个一站式高端服务产品——寺库礼宾服务。礼宾服务是其服务体系的升级,包括但不限于:私人购物和礼品服务。 、名酒美食、定制旅行、生活方式旅行、奢侈品保养等礼宾服务。

寺库创始人兼CEO李日学

如果你还把寺库简单地看作一个奢侈品电商平台,那么你想了解寺库的一切,从与酒店联营的线下体验店、高端农业、自有品牌酒品、酒吧、旅游、礼宾服务等到底是什么,确实有点困难。

毕竟,这不同于京东从3C品类扩展到图书、家电、超市、生鲜等,也不同于淘宝平台定位升级到天猫,更不同于美团从团购扩展到外卖、电影、旅行、出租车和商务。生鲜超市也有些类似。 (如果想更好地了解美团的战略调整和布局,可以阅读我2017年5月写的深度分析文章《亚马逊、美团点评和京东的损与利》)

有一个核心结论是,这些平台持续巨额亏损、持续投入的原因不为人理解却依然坚持,然后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都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利润;他们先是受到资本市场的质疑,随后又不断得到认可。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基于平台战略和产品战略融合后业务拓展的需要。这种业务拓展因为互联网和技术搭建的平台而具有无限可能。

就像亚马逊、京东早期不被理解和接受一样,现在寺库的很多人也不理解。多种策略的融合,是近十年来整个业务发展史上才出现的。

无论是亚马逊的平台战略和产品战略的融合,还是无印良品的目标群体战略和产品战略的融合,早期都显得难以理解。直到现在,仍有人质疑他们的界限在哪里?

为什么无印良品要开咖啡馆和酒店,并坚守已经亏损10多年的露营项目?

无印良品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就是把“我们希望体现的美好生活理念带给别人”。

无印良品从 40 种产品发展到 7000 多种产品。过去十年来,它一直在努力不断扩大业务。这个以“目标群体策略”为核心的品牌正在创造一种生活方式。

双战略融合后,不顾一时盈亏,持续扩张业务成为这些企业正确的选择。

寺库做出了新的定位:精品生活方式平台!它不再是单纯的线上奢侈品电商平台,开始实现平台战略、产品战略和目标群体战略的融合:推出自有品牌、拓展农产品品类都是产品战略的体现,开放线下体验门店拓展更多优质品牌、联名款、更多优质服务(礼宾服务)是平台战略的必然。至于出行和名人车库,则是“目标人群策略”的产物。

作为一个开始整合三大策略的新物种,寺库让我们不自觉地表现出了同样的好奇和疑惑。亚马逊+美团+无印良品的进阶版或许可以暂时清晰地描述寺库,但寺库终究是寺库。

新中产阶级争夺战中的玩家

要做自己,就必须有执念!

深入服务“新中产”等明确的“目标群体”,已成为寺库的执念。这种执念促使寺库做出了正确的战略调整和战术选择。这与早期的亚马逊、京东、美团类似。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只不过后者的执念在于“平台”的搭建。

《2017中国新中产品质生活报告》数据研究发现,中日“新中产”的消费轨迹更为接近。

目前,我国大部分“新中产”已度过第二消费时代,开始进入第三消费时代,并正在逐步迈向第四消费时代。相比第二消费时代追求实用、价值的趋势,从第三消费时代向第四消费时代转型的中国“新中产”更容易与一些“无用之美”的品牌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第四次消费时代,消费场景显然更加多元化和重要。有钱人不再只是相约打高尔夫或夜店,他们希望去满足自己特定需求的消费场景,而这样的消费场景开始趋向隐私和同质化,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端付费会员”社区”正在中国兴起。这是由需求驱动的。

简单来说:中国很多有钱人需要更多适合自己消费的购物场所、餐馆、旅游服务和酒吧,而不是可以炫富或“杀一刀”的地方。

在这个消费升级的关键时期,寺库的执念开始转变为更符合新中产消费场景的转变。除了提供奢侈品购物服务外,还提供私密化、同质化的线下体验店、高端农业、自有品牌酒品、酒吧、旅游、礼宾服务等一切都变得合理、符合当下。和未来的需求。基于“新中产”目标群体的需求还有很多,需要寺库三大战略整合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意识到“新中产”第四时代消费需求的不仅仅是寺库。无论是滴滴、神州的私家车、豪车,还是京东、京尊达、天津,寺库必然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猫的奢侈品频道。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时尚生活事业群总裁胡胜利自上任3C事业部以来,形象发生重大转变。他在平台上首次亮相

天猫开设奢侈品专属频道

虽然美团尚未在“新中产”方面有所动作,但一旦完成从高频到低频的全线生活服务业务并成功上市,必然会开始按照其“目标”进行业务分层。团”,甚至裂变。全新品质生活服务平台。

定位为“生活服务平台”的美团或有机会成为寺库最接近的竞争对手。但美团并没有实体产品,因此失去了“新中产”对品质生活奢侈品消费品的巨大需求的完整产业。布局。但京东、天猫短期内仍无法将高品质甚至高端生活服务融入实体奢侈品品类,供应链的建立也需要时间。

不容忽视的还有网易严选和小米有品生活商城……

面对这些已经加入和即将加入“新中产”争夺战的选手,人们也感到好奇和质疑,他们对“新中产”和“精品生活方式”的理解和积累到底有多深。毕竟,奢侈品牌在天猫和亚马逊上的门店关闭一直不成功。让网阿和寺库都长大了!

2018年3月22日,寺库(股票代码:SECO)公布2017年未经审计的全年财务报告:

GMV达到52.264亿元人民币(8.088亿美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51.6%。订单总数达到143.7万份,较2016年的95.37万份同比增长50.7%。累计注册用户数从2016年的1310万增至1870万。净利润总额达到人民币37.405亿元(5.479亿美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44.2%。全年毛利率为16.4%,2016年全年毛利率为15.4% 。全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334亿元(合2050万美元),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4460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78亿元。

显然,这为寺库在2018年通过新定位和“三大战略融合”赢得更广阔的未来留下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这个时间窗口有多长?

这取决于寺库对现有1870万“新中产”用户的了解,以及未来赢得更多“新中产”用户成为寺库的用户;还取决于寺库管理层对战略整合和定位的坚持,业务矩阵、人才矩阵的布局和获得资本支持的能力,以及执行层面对技术应用节奏、社会资源和产业支持的把握。 ,将成为接下来争夺“新中产”的巨大优势和护城河。并取得决定性胜利!

附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补充内容!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