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管理、科学调度、强化监管
我市综合施策加快河湖水生态环境恢复
母亲河修复行动是修复江河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以促进母亲河修复行动为契机,实施综合施策,着力提升水生态和水环境治理管理能力,加快武列河生态环境恢复,全面奏响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流动旋律”。
2022年以来,双峰寺水库累计为下游河流补水9136.2万立方米。武列河干流有水长度22.8公里,形成水面面积4平方公里。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环境,促进了河流生态环境的恢复。
严格控制,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我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流域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明确流域内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等。武列河流域在保证河流基本生态水量的前提下。 、非常规水和其他可用水指标。实施地下水抽取和水位控制,防止地下水超采。截至目前,全市总用水量12304.5万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6877万立方米。全市用水总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均在目标范围内。
科学调度优化实施生态补水。
围绕母亲河修复行动,聚焦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干涸两大突出问题,紧紧围绕“河流起死回生、流域起死回生”目标,形成了领导负责制。直接负责,有关部门具体抓好,共同管理。工作情况。严格按照武烈河恢复行动“一河一策”方案要求,印发《承德市母亲河恢复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5年)》,明确了责任单位、目标任务、完成时限等,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编制印发《承德市主要江河湖泊生态补水实施方案》和《大中型水库洪水前效益调度方案》,加强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协调母亲河修复和双峰寺水库生态补水。全面确保双峰寺水库以下乌烈河河段常年有水。为有效缓解持续高温干旱影响,我市实施滦河引水至武烈河大坝群。 2023年以来,累计调水945万立方米,12个橡胶坝库区保持满负荷运行,最大程度保证了武列河平湖叠水的景象,保证了城市用水和生态景观用水。
水生态环境空间治理与改善。
坚持“近远结合、标本兼治、监管并重”的思路,坚定不移推进武列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武列河流域干涸治理双桥区通过武烈河、鹦鹉河干流综合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基础设施建设和双桥区通过枫泗水库饮用水源地标准化建设等项目,强化水源地治理加强武烈河环境治理和保护,全面禁止排污口入河,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武烈河流域水质稳步改善。武列河有两个国考段和省考段,分别是上二道河子桥段和磷矿上游段。截至目前,两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II类及以上标准。
强化监管,推动河湖问题整治。
成立专项检查组,对双峰寺水库上游武列河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开展暗访,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源风险防控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现场巡查、无人机航拍、河湖智能视频监控等方式,重点排查双峰寺水库上游五烈河流域河湖“乱”、河道洪水阻塞、违法排污。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制定整改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执法单位现场处理违法问题。检查结束后,总结检查总体情况,对重大问题进行督促整改,进一步加强武烈河流域河湖管理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