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三大寺的传说
钟鼓楼传说
传说库隆沟里有一只神奇的公鸡。每天晚上它都站在沟边的一棵大树上乌鸦叫。沟南沟北的人们都能听到,却没有人见过这只宣告黎明的神鸡。
兴元寺初建时,没有钟鼓报时。住持喇嘛召集大家一起想办法。有人说要找当地工匠铸造,也有人说要到藏传佛教圣地求助。方丈喇嘛说道:“那我们先找当地的工匠铸造一下,不行的话再去西藏求救。”
当晚,三更,寺里的喇嘛们还在熟睡。突然,他们听到神鸡叫黎明的声音比平常更响亮,就好像神鸡站在寺庙的屋顶上一样。方丈喇嘛穿上袈裟,来到大雄宝殿前查看。只见大殿前的石阶上放置着一口大钟和一面大鼓。方丈大惊,环顾四周,寻找钟鼓是谁送来的。突然,只见大殿的屋顶金光闪闪,一只红羽金光的公鸡扇动几下翅膀,腾空而起,向西南方向飞去。此时,庭院中所有的喇嘛和修士都已经站了起来,所有人都目睹了这神奇的一幕。住持喇嘛赶紧带领大家朝着神鸡的方向顶礼膜拜,并口诵经文。
天亮后,住持喇嘛招募工匠,亲自带领全体喇嘛参加劳动。当天,又建了两座小楼,一座有大钟,一座有大鼓。它们被命名为钟楼和鼓楼。
钟鼓楼建成的当晚,人们听不到圣鸡的啼鸣,没有时间观念,感到非常失望。方丈喇嘛知道圣鸡已经给寺庙送来了钟鼓,完成了它的使命,再也不会鸣叫报时了。于是命小喇嘛击鼓鸣钟,为百姓报时。
从此,兴元寺钟声悠扬,鼓声嗡嗡,半夜报时,月夜圆圆数十里都可闻其声。晨钟暮鼓中,喇嘛、僧侣们表达对佛陀大恩的感恩,口诵经书,为人民祈福。那时,紫色雾气缭绕,佛经嘹亮。真是一个“吉祥福地”。
王座故事
兴元寺八十一座大殿内,有一把特制的椅子。这是 喇嘛的宝座。它高五英尺,宽六英尺。相传是清太宗皇太极所用的宝座,后颁给斯勒图伦扎萨克达喇嘛。
据说,在那场动乱中,一名叛乱首领看中了达萨克达尔喇嘛的宝座,并抢走了它作为座席。但没几天,他就不再坐了,也没有人敢问。后来听说,那人坐在王座上,浑身不舒服,好像有无数小虫子在身上爬,奇痒无比。起初他以为自己感冒了,就去看医生治疗。但无论我吃什么药,都不见好转。一天晚上,他恍惚梦见一位身穿黄袍的老人双手合十,向他走来,口中念念有词:他无德无能,祸害百姓;扰乱佛祖的宁静,是天道所不能接受的!男人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浑身长满了红色的疙瘩,奇痒难忍。第二天,他再也不敢坐上皇位了。他一怒之下,命人将王位扔进仓库。
一把传承了两百多年的珍贵椅子就这样被毁掉了。后来,三大寺重建时,管理处根据史料记载和老喇嘛的描述,仿制了这把椅子。
地宫传说
兴源寺大雄宝殿里,扎萨克达喇嘛宝座前的地面上浮雕着:四龙戏火珠。浮雕上方是天井,下方是一座十多米深的地宫。
(一)
很久以前,卡伦有一条食人魔蟒古斯。它极其强大,而且极其残忍。天蚀百羊——牧民多年辛勤饲养的羊一天就被它吃光了;月饮三河水,一月饮三河水。很快,库伦领地的几条河流就干涸了。佛陀观察三界众生的情绪,做了一些计算。他知道魔蟒古斯在卡伦之地作恶,给卡伦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他立即指派吉祥女神下界为百姓除魔。吉祥女神没有犹豫,立即驾动祥云落在了芒古斯藏身的山洞旁边。已经快中午了,刚睡醒的曼古斯伸了个懒腰,感觉有点饿了,于是起身出去寻找羊群。吉祥女神微微一笑,化身为一个淳朴淳朴的牧民。只见她右手吹着一串佛珠,轻轻举起,一群肥羊在她周围吃草。巨蟒古斯走出山洞,正要起身寻找猎物。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个牧民赶着一群肥羊去吃草。他高兴极了,几步就冲过去,张嘴吃饭。牧民假装害怕,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直到吞下了数十只羊。牧民微微一笑,立即恢复了吉祥女神的本来面目,怒斥芒古斯道:“你这个魔鬼,修行了几千年,不肯行善济弱,反而专门专攻。”今日我奉佛命,来收你!”芒古斯!见吉祥女神孤身一人,她正要施展威力,忽然感觉腹中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火辣辣的疼痛难以忍受,她滚到了地上。不一会儿,巨蟒古斯全身就被熊熊之火点燃。它滚成了一个大火球,祈求女神饶它一命。吉祥天女将发夹摘下,插入芒古斯藏身的山洞中。刹那间,山洞变成了一口深井。女神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纯净瓶,嘀咕了一句。井水化为泉水,潺潺流入纯净的花瓶。女神将被烧成火球的恶魔巨蟒赶入干井底部,并将瓶子里的一滴水倒在巨蟒身上:火焰被扑灭。蟒蛇变成了一个完全透明的红球。吉祥女神郑重警告曼古斯:“恶魔,让我将你的灵魂留在这里忏悔千年,如果你不敢悔改,再次作恶,你将化为灰烬!”随后,女神右手一挥,使用了一块青石。压住井口。他轻轻地把袖子伸向天空,召唤出东、南、西、北值班的四条龙,命他们看守枯井。吉祥娘娘向芒古斯投降,把纯净的瓶子拿到芒古斯喝过的河边,一一倒了下去。河水重新流过沟壑山峦,库伦人民又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人们为了感谢吉祥女神救人于危难的功德,为她建庙,代代供奉为库伦主神。
四龙听从吉祥女神的命令,守护着枯井,没有丝毫懈怠。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驻扎地宫,镇压妖蟒古斯的画面,就被印在了青石上。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四龙戏火珠石雕。石雕下的地宫就是传说中的枯井。
(二)
很久以前,食人蟒蛇盘踞在库伦旗大地上,将这里变成了无人居住的沙漠。为了救苦救难,远在万里、无所不知的达赖喇嘛立即派遣文殊喇嘛前来,以佛法降伏嗜血的蟒蛇古斯。四处逃亡的人们回到了这里,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为了不让恶蟒古斯永远抬起头来,喇嘛文殊斯里将它驱入地宫,在它的头上建了吉祥娘娘殿,在它的肚脐上建了兴源寺八十一大殿。末建关帝庙。现在,库伦旗随处可见的椭圆形白色石头,相传是喇嘛曼苏什里征讨芒古斯时,在佛祖的帮助下从天而降的冰雹。
麒麟神兽
摩尼殿后墙上外侧有麒麟神兽微雕浮雕。麒麟是古籍中记载的龙头马身神兽,只存在于天上。成年的麒麟会飞。
据说,兴源寺建成后,扎萨克达喇嘛环视寺院,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到底是什么,他一时也想不明白。一天深夜,他坐在大殿佛前闭目念经时,突然感觉眼前有一道金光落到地上。他睁开眼睛仔细一看,只见一头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牛尾、马蹄的神兽站在铺满了布幔的大殿里。蓝色吉祥光。老喇嘛消息灵通,一眼就认出了这头猛兽。所以,就有了这种解脱。
白蜡树
兴元寺的后殿摩尼寺,其建筑年代早于81间大殿。为山顶式建筑,三开间。摩尼寺原是达赖喇嘛处理日常政务和教育事务的地方,供奉观世音菩萨。
美尼寺西侧的台阶上,生长着几棵美丽的树木。据专家考证,这是几棵白蜡树。
三百年前,斯尔图库伦地处偏远,物质资源匮乏。寺庙里的喇嘛们靠着自己的努力,种植白蜡树,饲养白蜡虫,收集白蜡虫分泌的白蜡树脂制成白蜡,以满足自己的照明需要;同时,喇嘛们在春秋两季采集白蜡树皮,进行提炼、加工、加工。制成的药粉也为当地人解除了疾病。相传,当方圆百里之内的人得了大病或小灾,无处求医时,就到寺庙求救。无论是患有伤寒(疟疾)的男性,还是患有痛经、闭经、不孕症的女性,还是患有身上、头上疮疖的小孩,来寺庙进行治疗后,很快就会痊愈。喇嘛们精心诊断和治疗。这也是库伦三大寺香火经久不衰的原因。其长寿的原因。
香教寺名称的由来
白象被认为是太平盛世的产物。它安静而端庄,灵活而有力。古人尊其为瑞兽。
在佛教中,大象是佛菩萨的伴侣,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智慧;在人们的审美思维中,大象始终是仁慈和智慧的象征。泰国的首都叫万象,佛教是他们的国教,大象是他们的图腾。可见大象在佛教中有着极其神圣的地位。
相传释迦牟尼佛的诞生与大象有着深厚的渊源。一日,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来到后花园菩提树下的亭子乘凉。她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她梦见一头白象从天而降,发出白光,落在她的右肋骨上,从而怀孕了。后来,释迦牟尼佛诞生了。
释迦牟尼圆寂后,大弟子们对他敬仰不已。他们雕刻木佛,以形象教人,故称佛教香教。
“佛教也叫香教,是佛教术语。它的意思是通过图像(无论是画佛像还是雕刻佛像)来教人,这就是佛教。”
众所周知,库伦旗是政治与宗教相结合的喇嘛旗。喇嘛教就是藏传佛教,佛教在这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扎萨克达喇嘛主持修建全旗政治活动管理中心和扎萨克达喇嘛办公室时,将其命名为香教寺。它的意义不言而喻,那就是权力的象征,也是权力的象征。它是佛教的象征。
许愿树
香教寺弥勒佛殿前有一棵树龄300多年的古树。据专家考证,这是一种猛烈的香。寺里的喇嘛师父称它为“许愿树”。
正如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汉王(皇太极)随福晋出猎,恰巧在库伦遇见了喇嘛地延七,求救开悟。后来,地延七喇嘛的袈裟被雨淋了,湿地被封了。老喇嘛很享受。”其生于席勒图库伦,大福临终时,请弟子阿生喇嘛以白衣裹雨袈裟。哈达,埋在沟北坡上的一块平地上。他还说,以后可以在那里建一座寺庙,以保证这里老百姓的幸福。后来九十九岁了。又八十一天,农历五月,一场大雨过后,人们发现埋袈裟的地方长出了这种奇特美丽的树,树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芳香扑鼻,沁人心脾。在小村庄里离树不远的地方,有一对姓丁的夫妇,他一向善良,乐于助人,但人到中年,却没有子嗣。有一天,这个人梦见一位身穿紫色袈裟的老喇嘛从云中缓缓降临,一边捻着佛珠,一边对他说:“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把紫丁香放在树下。 ”说完,他就立马离开了。男人醒了,把这个梦告诉了妻子。妻子说自己也做了同样的梦,两人很疑惑。第二天,夫妻俩到沟底去砍柴。回来的时候,爬到半坡就感觉气喘吁吁,于是坐在白花树下休息,突然树上的花落进了女人的怀里,一股奇异的香味让女人感到头晕目眩。老公也发现了。出来后,妻子的肚子逐渐胀大,夫妻俩回忆起梦中的情景,发现不久,妻子就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那是树下花香。他从这棵树上得到了很多钱,他给孩子取名为“紫丁香”,这个故事在人与人之间流传,人们都知道这是一棵神圣的树,据说如果你有任何愿望,就可以跪在这棵树下。树并祈祷。你所祈求的善行将会实现。
后来按照老喇嘛的指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顺治帝赐名“兴源寺”,意为“繁荣之源”。这棵神奇的紫丁香树被寺院奉为“菩提树”。喇嘛和僧侣们采集了这棵树的种子,培育了许多紫丁香菩提树,并将它们种植在整个寺庙中。但这棵树却是唯一一棵历经了400多年的风雨和无数的灾难而毫发无伤的树。在人们心中,它永远是一棵可以实现愿望的神树。凡是来寺庙上香、还愿的人,都必须在这棵树下祈求保佑。
两棵苹果树和梨树的传说
很久以前,库隆河谷南岸阿其玛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村里住着美丽善良的姑娘阿拉木兰(苹果)和勇敢的小牧羊人阿里曼木杜(梨树)。两人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彼此惺惺相惜。两位老人为他们举行了订婚仪式。
住在大青谷边的一个芒古斯,知道西勒图伦的荞麦好吃,每年荞麦成熟的时候,他都会来到库伦,用魔法收割了满山的荞麦,平原。 ,堆在一起,然后借助风把它们全部搬到它的洞穴里。库伦人民因此深受其害,连年面临歉收、饥饿的灾难。开悟的高僧喇嘛决心消除对人民的伤害。但想要除掉这头强大的蟒蛇,就需要一把特殊的剑——被一对真心相爱的人的鲜血染红的“同心剑”。阿拉姆兰德和阿里曼听说后商量,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人民消除祸害。于是,他们将两把牛角刀绑在一起,刀尖朝外,放在双方的心口,然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刀尖刺入对方的心脏,鲜血染红了同心剑。开悟的喇嘛用同心剑杀死了有害的曼古斯。阿拉穆兰德和阿里曼姆都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和美好的爱情为库伦人民谋求和平幸福的生活。为了永远铭记他们的恩德,道士喇嘛将他们的遗体安葬在寺庙后院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很快,他们休息的地方就长出了两棵树,一棵苹果树,一棵白梨树。开悟的喇嘛在弥勒佛殿前的台阶两侧移植了两棵树。他从每棵树上摘下一个花蕾,然后把它贴在另一棵树上。然后两棵树长成同一棵树,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实。这种水果比苹果甜,比白梨大,所以人们称它为苹果梨。多少年来,这两棵苹果树和梨树就这样站在这里,深情地注视着彼此,默默地祝福着从北到南而来的香客和信徒:好人平安幸福,真心相爱的人永不分离。 !
查玛舞的传说
很久以前,蒙古真地区修建一座大型寺庙时,当时没有交通工具,材料只能人们背着。除此之外,还有一头青牛,实力也发挥不小。此牛体格健壮,用于大量、快速地搬运砖、瓦、石、土、木等。这头牛的贡献最大。寺庙落成后,在庆祝寺庙落成的大会上,邀请了众多喇嘛念经祈福。他们还向大呼佛汇报了在寺庙建设过程中辛勤工作、做出巨大贡献的所有人。祝愿他们来世能有好的转世。但主持活动的人忘记了自己的工作,在向大召唤佛汇报的时候,也忘记了贡献最大的青牛。青牛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晚上,他来到寺庙,把粗大的角挖进地里,“哞、哞”地吼了几声,撞倒了寺庙的一角,然后在寺庙前用头撞死了。僧侣们看到这一幕感到奇怪,于是将此事报告给了活佛(活佛)。活佛当时占卜得知,建寺时青牛贡献最大,但没有向大呼佛报告。如果一头青牛被碰撞而死,那么它来世必定会转生为扰乱佛教的强大猛兽。
后来,青牛终于转世为人,取名朗达玛。他杀了当时的皇帝,自己当了皇帝。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摧毁宗教,毁坏寺庙,焚烧经文,勒令僧侣还俗,让他们成为宰杀牛羊的刽子手。对宗教和佛教的破坏达到了顶峰。朗达里玛的行为引起了佛教徒的仇恨。一位名叫巴拉多吉的喇嘛想采取措施治愈他。有一天,巴拉多吉首先将白马染成黑色,并在朗达里玛的宫殿前跳舞。而皇帝则全神贯注地观看舞会。巴拉多吉忽然从袖中掏出弓箭,一箭射中朗达里玛,丢下弓箭就骑马跑了。过了一条深河,黑马被冲成了白马,他又穿上了衣服。避开了追赶者的视线。最后逃到天边,在佛教师徒的帮助下才保住了性命。
为了庆祝这一胜利,僧侣、信徒和群众戴上各种人形、兽形面具,跳起驱邪降魔的神奇舞蹈,祈求世界和平。从此,这种舞蹈逐渐成为寺院的查玛舞。康熙十三年(1673年),实土库伦扎萨克达八世喇嘛额尔德尼卓尔吉奉圣旨进藏,将藏族布扎舞(即察玛舞)传入实土库伦。因此,兴源庙会增加了吸引信徒的新内容——茶玛舞,这是一种在鼓、钹、号等吹奏、打击乐器伴奏下表演宗教故事的广场舞。一直流传至今。
根洞塔传说
从福源寺三门殿到后面的念经堂,抬头一看,后面的高台上矗立着一座白塔。这座白色的塔叫做根东塔。
据史料记载,福源寺建成后,他负责掌管全旗的租金、赋税等财政事务。因香教寺位置高于福源寺,故俗称上仓,福源寺称为下仓。另外,香教寺是全旗的政治权力中心,权力很大。就连香教寺的喇嘛,也有一种比其他地方的优越感。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庙里的燕隼(俗称青条子、蚂蚱鹰、青剑等,小猛禽)怕仓里的麻雀”(仓指上仓香教寺)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在此刻。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寺喇嘛之间也产生了矛盾。当时,贾萨克达喇嘛阿旺 (Jasak Dal Lama ) 是一位高僧。他快速算了算,发现两座圣殿之间的冲突是因为邪灵的暗中挑拨。于是,他在两座寺庙之间的中轴线上建了一座塔,目的是镇压邪灵,争取平安。正是如此:一塔镇邪,三寺共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根东塔,也叫和谐塔。
关于这座塔,还有一个故事也很有趣: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条食人巨蟒古斯盘踞在库伦旗的大地上,为祸民生,使这里变成了无人居住的沙漠。为了救度苦难,远在万里、一览众山小的达赖喇嘛立即指派文殊喇嘛携带两卷《甘珠尔经》和《大藏经》:佛经、《丹珠尔经》和《大藏经》。 ·《论》上篇,他来到库伦,以佛法降妖蟒古斯。四处逃亡的卡伦人回到了这里,过着平静而满足的生活。为了防止恶蟒古斯永远抬起头来,曼珠斯里喇嘛在它的头上建了吉祥娘娘殿,在它的肚脐上建了八十一座大殿,在它的尾部建了一座山门。皇庙,并在此建白塔一座,存放经书。
象牙雕刻的起源
福源寺念经堂后面是福源寺的正殿,称三佛殿。为重檐庑式建筑,面阔五间。重檐下有三层斗拱,层层延伸,饰有木雕、象牙。其建筑特色在库伦所有寺庙中是独一无二的。
前面介绍象寺的时候我们说过白象和佛教有关。相传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六牙白象。常见的普贤菩萨形象大多头戴宝冠,身着菩萨服装,双手合十,身下莲花,坐于六牙白象之上。相传六牙白象原本是菩萨化身,代表着强大的精神。 《普要经》云:“菩萨从兜率天降下威神,化作白象,口含六牙。”六牙白象也是佛法。六波罗蜜(布施、戒律、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象征。白象的来历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一群被国王驱逐的囚犯来到沙漠深处,饥肠辘辘,口渴难耐,濒临死亡。白象听到了沙漠中某人痛苦的呻吟声。当他前来观看时,他感到慈悲。于是他来到大家面前说道:“前面山脚下有一个荷花池,山口脚下有一头刚摔死的大象,你们可以吃大象肉,用它的肉。”肠子里充满了水,这样你就可以走出沙漠了。”来吧。”囚犯们按照白象指示的方向走去。为了救他们,白象冲在众人前面,从山顶上跳了下来,摔死在山脚下。当大家来到那头摔死的大象面前时,发现是白象刚刚指给他们这里的,但为了尊重白象的遗愿,他们还是吃了大象肉。用它的肠子盛水,终于走出了困境 沙漠。
大象与佛陀的过去世和今生都有联系。当我们看到大象时,我们自然会想到佛陀。大象身上的担子就如同佛陀身上的担子一样,承载着世间众生的痛苦,以其无边的法力,拯救了千劫万生。
因此,福源寺佛殿的重檐上镶嵌着数千件象牙雕刻(虚数,意义重大)。建造寺庙的人们,是想展现佛陀的伟大愿望和圆满功德,教导信徒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定力、智慧的善意。
神秘的活佛宿舍
福源寺佛堂东侧,有一间与佛堂紧密相连的房间。多年来,这个房间一直关闭。没有人禁止,门也从来没有锁过,但也没有人进来住。只因为喇嘛们中间流传着一个故事:
以前,活佛每到福源寺,都会住在这里。这里已成为活佛劳作、休息的特殊场所。后来活佛不再来了,人们出于对活佛的尊重,仍然保留着这个房间。
20世纪80年代初,库伦人海山在五台山出家多年。他以为自己的功德已经圆满,于是回到家乡,来到了福源寺。方丈喇嘛给海山安排了房间住宿,但海山不同意,坚持要住在活佛住的房间里。不管每个人如何说服他,他都拒绝听。结果,当他们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喇嘛发现海山的眼睛是直的,他的表情很乏味,有时他在疯狂地笑着,有时他在喃喃自语,但他们听不到他在说什么。从那时起,海山疯了,在寺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但随后消失了,没有痕迹。人们说,在他培养了活佛的美德之前,他只是住在一个活着的佛陀之屋中。奇怪的是,他不会受到惩罚!
从那以后,没有人住在房子里。漫长的几年留下了这个传奇的故事,这是对世界的警告:不要傲慢而扎根。
松树和柏树的传说
富尤寺寺的第二个院子里有两棵高大的古老树木,左侧有松树,右侧有柏树。据说这两棵古老的树木是由皇帝和喇嘛 种植的。
当时,皇帝来这里进行狩猎,这与最近的富尤庙的结束相吻合。 喇嘛陪同皇帝访问,并向皇帝介绍了人民的和平生活。皇帝长辛( Long Xin)高兴地说道:“锡尔·库伦(Sile Kulun)是佛陀赋予的一片珍贵的土地。这里的所有生物都与佛陀有着预定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如此幸福和繁荣。让我们称这座称为这座庙宇 ! ” 喇嘛迅速领导了人群。跪下,感谢。 皇帝愉快地拿起他的笔,并为 刻有牌匾。皇帝转向后院,瞥了一眼新建的庭院,对 Lama说:“您似乎在这里缺乏东西。”因此,他命令人们挖出两条树苗,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皇帝握住了恩川喇嘛的手说:“您非常贤惠,被命名为 Lama。现在我们已经结成了一个很好的联盟。愿我们的友谊像这条松树和柏树一样常见!”因此,皇帝和皇帝相遇。喇嘛把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中,种植了两棵松树和柏树。多年后,种植这棵树的两个人已经去世了。松树和柏树也经历了风和雨水,成长为高耸的树木,并获得了灵性。 1960年代的动荡带给了富尤神庙。已经耸立在寺庙上的松树,忍不住见证世界上的悲剧,因此它以“嘴巴”的形状将树枝保持在一起,并为正义发出了呼喊。
当恶魔和恶魔听到这一点时,他们非常害怕,以至于他们一起杀死了松树。当松树垂死时,柏树非常悲伤。它以所有的力量将种子洒到松树上,并抓住了松树的灵魂。因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松树的脚下,不断成长新的柏树。
库伦的石头可以唱歌
在富尤庙第二个庭院的两棵古老树之间,如果您密切关注,您会发现一堆奇怪的白色石头。这堆不同尺寸的石头无缘无故地放置在这里。据说这是当吉祥的女神降落在曼格西()上时,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石头冰雹。一些有爱心的人收集了这些石头,并将它们存放在这里。如果您拿起一块石头并将其放在耳朵上并仔细聆听,那么您会听到呼啸声,就像石头越来越快的石头一样。因此,有人说库伦的石头可以唱歌,所以人们也称其为铃声。
劳耶神庙的
寺的后厅称为Laoye ,这是一栋三层楼的三层楼建筑,上面是硬上衣。事实证明,Yu是里面的主要崇拜者,因此被称为劳亚庙。现在,劳埃庙的主要统治是 ,是黄色教派的创始人,瓜恩,绿色塔拉,绿色塔拉,白塔拉,吉祥天堂的女神,地狱之王,无限生命的佛陀等。青海的修道院的本地。关于他的出生地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旺卡帕出生在洋葱沟里,后来在这个洋葱沟中生长了一棵檀香树。 ,这条檀香树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都有的照片。当地农民将这棵树视为宝藏树。为了保护它,他们在檀香树的顶部建造了一座塔,在塔顶上建造了一座寺庙。因此,人们称其为“塔尔神庙”,也称为“塔尔神庙”,这是首先是宝塔,然后是寺庙。 修道院是藏族佛教的Gelug教派的六个主要修道院之一(通常称为黄色教派)。它位于黄期县西南28公里的黄宗县的Lusha'er镇。这是古老的丝绸之路进入赫克西走廊南路的唯一地方。它也是黄色教派的创始人的发源地。 修道院在藏族中被称为“ ”,这意味着十万佛像。
狮子头钻石雕刻
在富尤庙的主要佛教大厅的西侧 - 四个钻石大厅的北侧 - 是一米平方的石佛雕像。
当地人之间存在着如此真实的故事,内容涉及这款“狮子头金刚”石雕塑。
上个世纪末的六十年代末。许多佛像被砸碎了,即使是这个“狮子头的金刚”石头雕塑被视为封建迷信的产物,并被扔出寺庙大门,躺在沟渠旁边的垃圾堆中。
有一天,来自附近一个村庄的一个五十岁的农民开车经过圣殿。我在路边的垃圾堆上看到了一块大而平坦的平板石板,我感到贪婪:由于经常清洁和雨水侵蚀,我房子前面的屋檐已经有些不平衡。如果将这个大石板放在那里,不仅不会保留水,而且还可以承受磨损和扫掠,从而使其光滑和干净。岂不是很美吗?因此,他要求老诺停止汽车,并想将板岩带入汽车。当他站在石板上时,他发现有一个神雕像,上面有一个动物的脸和一个人体,在石板的下面刻有人体。他犹豫了一下:这块石板上有一个神的雕像。我将其用作垫脚石是不合适的吗?但是后来他想:无论如何我都没有把它从庙里拿出来,把它扔到垃圾堆上。它也可能在我家门前散布。
因此,他花了很多努力将板岩带回家,并将其铺在房子前的屋檐下。嘿!它是正方形的,好像是为他专门为他准备的。驾驶员在石板上来回走动,用脚踩着它,感到非常满意。
随着时间的流逝,驾驶员的家人每天都在石板上行走,感到非常舒适。但是很快就开始发生悲剧。那天,当驾驶员将绵羊草拉到冬季储存到生产团队时,车轮不小心跑过一块石头,使其翻滚,驾驶员被扔下。当他们把他拉出去时,他已经死了。一辆柔软的草车实际上杀死了汽车所有者?人们说话很多,不相信这是真的。第二春天,驾驶员的妻子正忙于在晚上与家人一起计划第二天的农场工作。早晨,她的家人发现她死在床上。整个家庭非常难过,不知道她患有什么奇怪疾病。今年夏天,驾驶员的十几岁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去河洗澡。只有膝盖深水,他的朋友都安全,但他跌倒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该家庭的三名成员接一个地死亡。司机的长子和妇认为必须有一些东西。他要求某人邀请一个被驱赶回家的古老喇嘛,以抵御邪灵。老喇嘛环顾四周,问驾驶员的儿子:您的家人是否将神圣的物体从寺庙带走了?驾驶员的儿子不知道他父亲收回的石板是圣殿中神的雕像。他摇摇头。老喇嘛说:“您一定已经从圣殿中拿走了神圣的物体。如果您不寄回它们,那么单独诵经的佛经就不会解决问题。可能会有血腥的灾难。”司机的儿子和妇搜索了房子的每个角落。 ,我在寺庙没有发现任何神圣的物体。最后,他们想:也许它在门口的大石板下?打开它看看。当他们打开板岩时,整个家庭都惊呆了:事实证明,这个石板是一个神的雕像!古老的喇嘛迅速背诵佛教经文,闭上眼睛祈祷。他告诉驾驶员的儿子:“清理雕像,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先崇拜它们。等待在圣殿里恢复香,然后将它们送回!”驾驶员的儿子遵循了旧喇嘛的指示,从那时起,他的家人就保持和平。 ,人和财富是繁荣的。
到1980年代末,该国已经和平,人民处于和平状态,香又开始在圣殿中蓬勃发展。驾驶员的儿子想起了旧喇嘛的指示,并谨慎地将石头雕像归还了圣殿。但是,当时,寺庙中的主喇嘛不知道佛陀雕像最初被装在哪个大厅。
这个看似普通的狮子头为瓦杰拉佛像的雕像幸存了300多年的风,雨和灾难而没有褪色或损害,这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