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芳:华为传奇女掌门,力挽狂澜的20年辉煌历程

日期: 2024-12-01 02:05:46|浏览: 355|编号: 8414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孙亚芳1982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1989年加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历任营销工程师、培训中心主任、采购部部长、武汉办事处主任。 1999年,担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2018年3月,孙亚芳正式辞去华为董事长职务,梁方接任。

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孙亚芳对华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她多次力挽狂澜,使华为免于陷入困境。

1992年,华为现金流紧张,员工几个月没有领到工资。此时,华为收到了一笔货款,公司管理层还在研究如何使用这笔钱。任正非主席对此也犹豫不决。只有孙亚芳坚持先给员工发工资,效果还不错。员工收到拖欠工资后,积极性很高。公司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新产品也被开发出来,华为走出了困境。

孙亚芳在华为的成就还不止于此。最令人敬佩​​的是她一手建立的华为人力资源体系。 1996年,孙亚芳带领营销部辞职。作为华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事改革,无意间开创了华为干部能上能下的作风。以后任何人调整位置都不会有困难。这种激进的做法虽然在当时引起了业界的轩然大波,但最终实际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促进了公司内部的新陈代谢,为更多年轻人提供了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孙亚芳开始建立狼市。她敏锐地意识到,在通信领域,华为已经和竞争对手相差无几,很难在技术上拉开更大的差距。打造狼性市场才能让华为出奇制胜。在外界看来,华为的营销人员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华为的形象。截至2014年,华为销售团队已超过7000人。他们大多毕业于名牌大学,并在进入市场一线之前接受华为的培训。

除了在市场体系上建立了狼市之外,华为在人力资源体系的建立上在当时也有独到之处。当时华为人力资源体系最成功的三个方面是:人力资源储备、长期的人才激励、以及强大而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实施。在人力资源储备方面,公司从2001年左右就开始了所谓的大规模招聘,优秀大学的相关专业甚至一锅出现。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企业竞争的首要环节、根本环节。华为有期权激励计划,员工可以获得股票分红,这帮助华为留住了很多人才。然而,华为的大规模招聘并没有带来大规模淘汰。即使一次性招很多新人,华为也能吸纳。

经过20多年的风风雨雨,孙亚芳辞去华为董事长一职,华为“左右”的核心领导架构荡然无存。但孙亚芳对华为的贡献是无法抹杀的!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