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座管:提升山地车骑行体验与性能的必备装备

日期: 2024-12-01 12:15:49|浏览: 404|编号: 8425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升降座杆是现代山地自行车的一项装备,可以极大地提高骑行体验和性能。它刚出现时,一度被视为“非凡”。然而,随着升降座管和山地车的不断发展,人们终究还是没有逃脱“真香法则”。

过去,升降座管是林道和自行车比赛的专属,但现在升降座管在 XC 世界中已变得司空见惯,甚至在砾石和 DH 自行车上也是如此。滴管有何“魔力”?它能为我们的骑行带来什么?有哪些类型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今天笔者就带大家来一探究竟。

适合骑行者的座椅高度设置,可以帮助骑行者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实现良好的踩踏效率。这同样适用于山地自行车。然而,当驾驶员面对下坡路段采取激进的姿态时,较高的座椅高度会影响驾驶员的重心转移,从而降低对车辆的控制。

当没有升降座管,或者升降座管还处于“非常无用”的状态时,XC车手们“硬着头皮”(但考虑到当时赛道的难度,XC车型采用了更高的座高。部分影响不大); Trail和AM(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概念,所以本文这里用AM)骑手只能在上坡时拆下座杆,下坡时放置座杆; DH骑手不需要爬坡,只需要面对下坡路段,因此全程使用较低的价格。座椅高度允许快速轻松地转移重量并形成进攻性姿势。

随着过去十年滴管座管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滴管座管也变得异常受欢迎。同时也助力了Trail车型的发展,推动了车型的诞生。有了升降座杆,骑手无需下车打开快拆装置或拧开座杆夹即可以繁琐的方式调节座椅高度。他们只需操作控制器即可调节座椅高度。以达到上坡时踩踏效率高、下坡时移动空间大的效果。

▲KS是升降座管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过去,升降座管只是Trail和AM()车型的专属装备,甚至成为了它们车型的代名词。但现在看来,这个概念无疑是陈旧的、过时的。 XC 车型也需要升降座管。虽然它们对升降座管的依赖程度远远低于上述两款车型,但不可否认的是,升降座管对于 XC 骑手来说也非常重要。随着XC赛道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多的车手在赛道上使用升降座管。

即使在DH赛场上,当面对一些踏板路段较长的赛道时,车手也会在车上安装升降座管。

随着自行车运动的不断发展,相关产品也出现在碎石路上。更多的零部件制造商也开始转向升降座管的研发和生产,试图在这一趋势中分得一杯羹。

近年来随着升降座杆的不断发展,其功能越来越齐全,可靠性越来越高,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结构上来看,升降座管主要包括传统升降座管、集成升降座管(匹配特定车架设计的集成产品)、超轻反冲升降座管(适用于XC车型)。

按控制方式来分,主要有线控、油压控制和最新的无线控制。按接线方式主要有内接线、中间接线、外接线和无线。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滴管座管也衍生出快速的外部维护机制,例如利用外部排气机制来解决“油与空气混合”引起的内部浮动。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给出了读者在面对种类繁多的滴管时如何选择的一些小建议。

▲KS提供多种规格升降座管以满足骑手需求

第一步:确定座杆孔径。目前市场上的碎石公路车为27.2mm,山地车多数为30.9mm或31.6mm,部分车型采用34.9mm。因此,选择升降座管的第一步就是根据车型选择一款可以使用的升降座管。

步骤 2:确定滴管行程。行程的建立主要取决于五点:使用环境(用途)、身高、座管高度、可容纳的升降座管长度、使用习惯。

目的:不同车型需要不同的滴管座管行程。例如XC车型要求行程为60mm-100mm,而Trail等车型要求行程为125mm以上。

高度:升降座管的行程与座椅高度有关。除了满足使用要求外,最重要的是需要与高度相匹配。

座管高度:得益于现代山地自行车的几何形状,当今的赛道和车型的座管高度越来越低,并且高度限制越来越少。因此,骑手可以尽可能选择更长的升降座管。这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它可以容纳滴管座管的长度。由于车架的设计原因,每个车型都有最大座管容纳长度,所以在选择座管行程时不要忘记考虑到这一点,避免安装后出现行程过长的问题。座椅高度太高。

个人习惯:根据笔者的距离以及基于以上条件的选择,笔者在车辆上应该使用150mm的升降座杆。不过,由于笔者喜欢坐着踩踏板的时候“偷懒”,所以最低座高需要稍高一些,所以笔者选择了125mm的升降座管。

第三步:根据您的预算和重点选择合适的产品。

升降座管无疑是山地自行车的绝佳工具。如果你想骑行更方便快捷,不妨尝试换成升降座杆。相信我,你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