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董事会换届选举结果公布:任正非交接班布局引关注,华为未来发展备受瞩目

日期: 2024-12-04 22:04:25|浏览: 484|编号: 8503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五年后,一向神秘的华为公布了新一轮董事会选举结果。由于华为创始人、精神领袖任正非已经74岁高龄,关于华为的布局和接班人的猜测早已甚嚣尘上。领导层换届进行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华为前进动力的缺乏。因此,华为的董事会换届尤为引人注目。

毫无疑问,30岁的华为正处于最强时期。 2017年,华为营收达到6000亿元的历史峰值。同时推翻了爱立信,成为全球通信设备领域的领导者。其智能手机稳居全球市场前三名。在5G领域,华为更有可能成为国际领先者。最大的赢家。然而,各路对手和比赛也随之而来。例如,美国商业伙伴多次反抗华为,将华为逼入绝境。如何进一步切入高端市场并获得更高的利润率是华为面临的挑战。

在今年的新年致辞中,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昆公布了华为“三十”的新蓝图: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在他看来,“华为未来持续成功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方面,日益庞大的组织必须始终充满活力;另一方面,战略必须瞄准正确的大方向”。但并不追求精确,一定是为了适应不确定性留有调整的空间。“前者涉及到公司制度和员工激励机制的问题,后者则涉及到关注公司的核心理念。未来华为将如何赢得下一阶段的成功?考验新管理层的智慧。

孙亚芳辞去董事长职务

3月22日至23日,在深圳坂田华为基地J5(三角)-2F-VIP会议室,49名股东员工代表见证了华为新一轮董事会选举。

在公司任职19年后,有“华为女王”之称的孙亚芳主动辞去董事长职务。原监事会主席梁华接任。同时,新一届董事会将延续集体领导模式,轮值CEO制度不再运行,取而代之的是轮值董事长机制。

公告显示,现任公司副董事长郭平、徐直军、胡厚昆三人担任公司轮值董事长。轮值董事长是公司在任期内的最高领导人,领导公司董事会和执行董事会。轮值主席的轮值期限为六个月,未来五年内将陆续任职。

据了解,梁华董事长于1995年加入华为,历任华为供应链总裁、公司CFO、流程与IT管理部总裁、全球技术服务部总裁、首席供应官、华为公司董事等职。审计委员会。未来,他将履行治理职责,包括负责公司的公共关系和形象维护、主持公司股东代表大会的运作。

虽然孙亚芳已经卸任董事长,但她不会退休,将继续在华为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孙亚芳于1989年加入华为,自1999年起担任董事长。她在华为工作了19年,位列福布斯“中国商界女性100强”排行榜第一名。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任正非一直更注重企业内部管理,而雷厉风行的孙亚芳则成为华为优秀的外交官。任正非不在的时候,华为的很多事情都是孙亚芳带头做的。后者是前者的顾问和顾问。

值得一提的是,换任后,任正非在华为的行政职务仍为CEO,但辞去副董事长职务,由女儿孟晚舟接任,继续担任华为CFO。据悉,在近年来华为业务和全球运营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孟晚舟主导了公司财务体系的规范化、专业化,成功实施了财务管理改革。公告指出,孟晚舟是该代理平台运营的协调人和管理者。

有业内评论人士形象地比喻:在华为的董事会布局中,董事长是公司对外公共关系和员工内部凝聚力的代表,轮值董事长则是指挥几大军的总司令和参谋长。协调行动,常务董事是各军种的负责人。精神领袖只保留导演的位置,完全依靠威望的软实力来掌舵和导航。这是一个煞费苦心的安排。

事实上,任正非是中国民营企业中第一个开创轮值CEO制度的企业家。任正非曾指出,“轮值CEO制度更注重公司的战略和制度建设,将日常经营决策权进一步下放到各个BG(事业群)和区域,促进合理扩张。这比一个公司的成功取决于一个人,一个公司的失败取决于这个人的制度。”

华为拒绝就董事会变动向时报记者发表评论。研究总监严占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次董事会换届,任正非、孙亚芳相继辞职,又补充了几位年轻骨干,新鲜血液的加入将更有利于华为的发展。” ,孟晚舟的晋升,任正非有兴趣提高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此外,华为和荣耀手机两位掌门人余承东和赵明的级别也得到了提升。其中,余承东从董事晋升为执行董事长,赵明被列入候补董事名单。 2017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1.53亿台(含荣耀),全球份额超过10%,稳居全球前三。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20%,牢牢占据国产手机第一把交椅。

释放增持美国的信号

除了华为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的变动外,华为三大业务部门之一的消费者BG近期也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其中,原华为消费者业务CMO张晓云已调任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品牌官,负责品牌在美国市场的拓展。华为消费者业务CMO一职由曾任华为马来西亚消费者业务负责人的朱永刚接任。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张晓云是华为终端为数不多的女性高管之一。她于2001年加入华为,是华为手机早期的核心员工。她也是荣耀品牌创立的关键人物。张晓云能力出众,一直从事研发、销售和品牌营销工作。随着荣耀的逐步成长,张晓云出任荣耀CMO,并于2015年晋升为华为终端CMO。

华为终端人事调整的背后,是华为在美国市场“求而不得”的困境。

日前,美国最大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刚刚宣布将华为手机排除在市场之外。华为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变得越来越困难。早在今年年初,华为Pro就即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CES上发布。华为与AT&T的合作广告都铺了出来,但AT&T却“放手”,暂时解约,导致华为无法在美国顺利运营。通过商家渠道销售智能手机。华为消费者BG首席执行官余承东直言:“这给华为造成了很大损失。”随后,美国运营商也加入了华为的“抵制”阵营,并宣布放弃通过自有渠道销售华为手机的计划。与此同时,美国情报机构多次劝告美国民众不要购买华为产品。

至于如何看待与美国业务合作伙伴关系的变化、有哪些应对措施以及未来在美国的销售计划,华为回应时报记者表示:“华为高度重视与所有合作伙伴的关系,充分重视与所有合作伙伴的关系。”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出于商业保密的要求,我们不方便透露双方合作的具体细节。”

华为进一步向时报记者表示,“华为目前通过多家领先零售商在美国销售产品。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不仅在安全、隐私和工程方面满足业界最高标准,而且还通过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证,全球50个运营商中有46家在销售和使用华为产品,全球170多个国家的企业用户和消费者也放心使用华为产品,我们也希望获得美国消费者的信任。并为他们提供便利。购买服务”。

事实上,全球企业争夺下一代5G通信技术影响力的竞争也让华为面临美国政府更严格的审查。不少美国官员担心,华为等中国企业可能在5G技术标准制定中发挥更大甚至主导作用。

虽然在美国市场屡屡受挫,目前也没有关系缓和的迹象,但这并不妨碍华为继续投资美国的决心。华为销售和营销负责人徐勤松3月中旬表示,他有信心今年华为在美国的智能手机销量将同比增长两倍。

事实上,对于华为来说,美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2012年,华为就在美国市场遭遇了涉及网络设备的“国家安全危机”。自此,华为淡出了美国市场。但随着华为全球业务的扩张以及国内市场的饱和,华为不得不重返美国市场,争夺每一寸土地。

据统计,2017年第三季度,北美手机销量为4751万部,仍是全球第三大手机市场。其中,高端机型占据市场环境,这符合华为近年来的高端战略。如果能够拿下美国市场,华为将在手机销量、利润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根据其2016年财报,华为来自中国、欧洲和中东、亚太和美洲的收入贡献分别为45%、30%、12.9%和8.4%。可见,在国内手机市场竞争陷入停滞、面临停滞的情况下,急需开拓的亚太和美洲市场对于华为来说有着巨大的潜力和诱惑。

不过,集微网创始人王彦辉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当前基于国家利益和核心技术战略部署的形势下,华为很难在美国快速发展,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走的路。

事实上,在美国市场对华为设置多重障碍的同时,英国却呈现出不同的情况。今年年初,英国首相梅会见华为前董事长孙亚芳后,华为宣布未来五年将在英国投资30亿英镑。

在三星、小米、OV等厂商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新兴市场并开始殊死搏斗的同时,华为却在印度市场持续发力。

据外媒报道,华为荣耀系列已成为印度市场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品牌之一。据市场研究公司报告显示,华为2017年在印度的整体增长率达到165%。2017年第四季度,荣耀在印度实现了史无前例的300%的增长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