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交易平台乱象:高仿名表泛滥,买卖双方维权难题待解

日期: 2024-12-04 22:04:32|浏览: 282|编号: 8503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一轮疯狂的“买买买”之后,又是一轮“卖卖卖”……如今,越来越多的“选手党”选择在二手交易上处理闲置物品平台。然而,在供需旺盛的情况下,却隐藏着不少市场乱象。

大量高仿手表、珠宝等假冒商品被公开销售,药品、食品等平台禁售产品依然畅销。买家面临以假充真等风险的同时,卖家也时常遇到作弊、恶意议价等问题。买家和卖家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平台应承担哪些责任?

二手交易平台上超低价高仿手表。

商品混乱:

超低价、高仿奢侈品充斥市场。如果你搜索品牌名称,仍然可以买到奶粉。

百达翡丽手表260元一块,劳力士手表188元……最近,程辉打算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买一块手表,意外发现了很多超低价的“名表”。百元,一个平时动辄几十万的品牌,在这里却成了‘白菜价’。”

作为买家,记者联系了一位自称出售各类名牌手表的卖家,询问在售的140元的卡地亚蓝气球系列手表是否为高仿。对方坦然承认,并给出了微信号,告诉他“如果喜欢,可以在微信上看到更详细的图片和视频。”从统计数据来看,卖家已发布了105款产品,其中27款是超值的。低价的“名表”。

另一款售价188元的劳力士手表更是毫不掩饰,在产品详情中直接标注“99精仿”,并声称附有全套原包装、发票和证书。从卖家信息来看,平台上线短短172天内,共发布商品221件,已售出31件。上架的43款商品中,除了价格低至100元的“名表”外,还有售价65元的LV钱包、售价100元的爱马仕皮带等“奢侈品”。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手表打着高仿的旗号公然出售。记者从一位共发布856件商品的资深卖家处看到,上架的50件商品中,不乏32元的香奈儿玫瑰金项链、59元的蒂芙尼钻戒等大牌珠宝。在咨询卖家过程中,卖家承认是“一对一”,并表示“专柜包装一套16元”。

除了各种高仿产品外,很多需要资质的食品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也非常活跃。

记者在某平台搜索“奶粉”时,显示“搜索结果可能涉及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内容,未显示”。但他却直接搜索了“美赞臣”、“诺富创”、“雅培”等婴儿奶粉品牌名称,却显示了大量相关产品。在另一个平台上,虽然搜索品牌名称也会显示“找不到您想要的产品”,但稍作修改后,仍然可以找到“美森”、“诺友”、“雅培”等许多类似的关键词。供应。

此外,一些打着“祖传秘方”旗号的中药也畅销。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名自称“家有三代中药”的卖家在货架上销售的23种产品,全部都是“自备中药”,其中就有治病的药酒。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颈椎病等,还有治疗中耳炎、胆结石、灰指甲等的药水,还有治疗高血压的袋装粉剂,咽炎、痛风。另一位卖家专门销售自家的中药烧伤膏。当被问及其成分时,卖家表示“不确定”。

事实上,该平台的《社区公约》中明确规定,“不得发布食品、酒类、医疗器械等需要资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婴幼儿食品、奶粉、保健食品、酒类、预包装食品等”。食品、医疗器械等需要资质的相关信息。”另平台《产品发布规定》还规定,“根据国家法律有关规定,严禁发布需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药品(含非处方药)、医疗器械(器械)、食品的信息。资格准入,包括但不限于婴幼儿。食品、奶粉、保健食品等相关信息。”

高仿手表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以超低价出售。

深度套路:

假冒怀孕销售假化妆品,退货有瑕疵

面对从二手交易平台买来的化妆品,林雅心里很郁闷。不久前,她无意间购买了一套心仪已久的兰蔻护肤品。她发现,原本价值数千元的五件套,现在只卖到280元。她忍不住有些动心。 “卖家声称怀孕了,而且她的家人不允许她使用化妆品,所以她考虑了一下,”她说。怀孕十个月,又哺乳一年,化妆品快过期了,她决定低价出售。林雅觉得这个理由听起来很有道理,卖家再三强调是正品,于是她就付款了。 。

但收到货没多久,她就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辨别兰蔻真伪的帖子。对比之后,她发现自己手里的这套明显是“被骗了”。到柜台确认后,她也被告知,她手里的产品是假货。在与卖家沟通时,林娅发现对方没有任何回应,之前的商品信息也被删除。查看卖家信息,她突然发现对方累计发布的商品数量超过了999件。“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次正常的闲置物品处理。交易评论中也有人表示,他们被骗了。”

之后,林雅在平台上搜索类似产品,意外地看到了同样的言论,“怀孕不过是一个常见的封面,几乎已经成为经典模板。然而对方却常常宣称‘不归路,没有交换’,维权也很难。”困难。”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落入陷阱的也可能是卖家。考虑到自己的香水太多,郑雪打算转一些。正当她高兴地卖出成功时,买家却指出香水质量有问题,要求退货。郑雪立即解释说,她是从专柜买的,以确保正品,但对方坚持要提供发票。无奈之下,找不到发票的郑雪只得答应了对方的退货要求。然而,打开包装后,她发现手中的瓶子是假的。 “我趁机退货换货,这让我无法自辩。”

摄影专家徐斌最近也“难倒”了。以1300元出售一台单反相机后,买家因镜头光轴歪了,无法正常使用而对其提出质疑,要求退款500元或直接退货。徐斌不甘心价格减半,遂自付运费并要求退回。但当他收到后检查时,却意外发现相机的原装电池已被更换。对方否认,“我只是后悔没有把电池拍下来留下证据,现在也说不出来了。”更让他无语的是,仔细查看对方的交易记录后,发现所谓的买家本人也在卖相机。 “故意找茬、讨价还价后,要么低价拿到,然后高价卖掉,要么偷偷更换零件,这种骗子应该针对。”平台黑名单。”

禁止销售的奶粉仍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流通。

观点:

二手交易平台要及时过滤审查,建立健全投诉评价机制。

“二手交易平台要严格履行审核义务,对非法销售食品、药品等无资质商品的行为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北京汇嘉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表示,“《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明知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存在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必要时不予采取的。采取措施的,承担连带责任对于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未履行平台经营者资质审核义务的,依法与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平台未履行对消费者安全保障义务,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后果。责任。 “买卖双方在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首先与交易对方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平台投诉,然后向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等投诉,或者提起法律诉讼。”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也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寻求法律诉讼。来自卖家或服务提供商。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提供者的真实姓名、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当知道销售者、服务提供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依法提供服务的单位。

“与普通电商平台相比,二手交易平台上出售的商品确实更加混乱,有必要建立健全投诉机制,通过关键词过滤及时进行审核,避免销售违法、违禁或侵权的商品。”商品。”薛俊提醒道。买卖双方应尽力核实对方的实名认证和信用状况,并保留相关证据,包括通话记录、产品描述等。平台还应完善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并保留相关证据。对出现异常交易行为的用户及时采取措施。 、加强售后服务工作,积极回应买卖双方的合理诉求。

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假冒珠宝。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