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库会冷吗?
提到寺库,很多人都会想到奢侈品。毕竟,它是第一只在纳斯达克敲响钟声的奢侈品电商股票。
秋风凛冽,冬天似乎突然来临了。对于寺库来说,这个寒冷的冬天来得早。
截至10月12日,寺库在资本市场的股价已跌至1.25美元/股,而公司总市值仅超过8000万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瑞幸咖啡退市时市值为3.21亿美元。换句话说,如果这样的趋势持续下去,寺库距离被迫退市也不远了。
回想2017年纳斯达克场馆,寺库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奢侈品电商公司。寺库上市时,股价为13美元。现在看来,13美元的股价已经暴跌到1.25,这就像一个大梦。
股价下跌只是一个表象。透过股价,我们看到的是寺库内部更加残酷的真相。
首先,寺库已经成为各大供应商口中的“坏人”,拖欠货款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迫于无奈,寺库提出偿还财务贷款。
简而言之,供应商可以获得欠款,但也必须支付高额利息。且不说利息,寺库承诺的金融贷款还款计划执行起来似乎并不顺利。
其次,据寺库员工反映,公司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他们甚至对公司的生存产生了怀疑。这成为寺库资金链紧张的又一铁证。
根据寺库2020年财报,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0.1亿元、13.1亿元、13.7亿元,这些数据较2019年都有大幅下降。
以第二季度为例,2019年同期营收17.1亿元,净利润4300万元,而2020年第二季度净利润740万美元,同比减少85.3% %。
更令人担忧的是,寺库并未提交2020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
敏锐的投资者嗅到了不安全感,于是纳斯达克在今年5月“赠送”了一封违规通知函,警告寺库未能提交2020年财务报告。
如此低迷的寺库不仅让投资者失望,也引起了消费者的抱怨。
售假、虚假宣传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寺库。
据国内电商专业消费中介平台“电商宝”数据显示,寺库在其办理的跨境电商商户中排名第三。有用户表示,在寺库直播店购买的某大牌包包经过两次鉴定,发现是假货。
此外,寺库因过度宣传其销售的某品牌洗发水、护发素套装的防脱发功能被投诉,被罚款80万元。
因为,根据法律规定,洗漱用品如果具有防脱发的功效,必须是有专业检验证书的专用洗漱用品,但寺库的注册只针对非专用洗漱用品。
所以,这80万的罚款是应得的。
销售额没有增加,但假冒产品和虚假广告却名列前茅。寺库正在慢慢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从这一点来看,投资者、供应商、消费者都被寺库得罪了,股价跌到了惊人的地步。如今,寺库恐怕已经深陷危机,陷入动荡。
2、奢侈品电商第一股的成长
“四库起步于荒野,自诞生起就怀揣着远大的志向,以奢侈品为利器,以优秀工匠之心,开创了四库百年平台的伟大事业!”
这是寺库创始人李日学许下的志向。
2007年,有着独特商业眼光的李日学创立了绿立方网,主营高端家电。
那段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产阶级的崛起,奢侈品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群体,奢侈品电商行业开始发展。
2008年,李日雪走入聚光灯下,创办了寺库网上商城。
最初,寺库的业务主要是奢侈品销售、鉴定和维修,颇有浪漫情怀的李日雪为寺库定制了品牌定位,想要打造高端生活服务平台。
也就是说,李日雪的梦想不仅仅是简单地卖几件吸引本土富豪的奢侈品。他想把高端生活方式和高端服务引入中国,提高消费水平。
然而,李日雪心中的浪漫梦想似乎越来越坎坷。
2008年至2012年,奢侈品电商迎来发展热潮。寺库以此为契机获得多轮融资并成长。与寺库同时发展的还有真品网、猫步网、尚品网等,它们都分一杯羹。
2011年,寺库投资数千万美元进军B2C网站,并大胆推出“奢侈品的一切,都在一处”的口号,一时名声大噪。
随着四库影响力的扩大,李日学也被尊为商业英雄。 2014年,李日学、雷军、贾跃亭等被《财富》提名为中国十大创业先锋之一。
被誉为创业先锋的李日学有望带领寺库走向新的巅峰。讽刺的是,这似乎是李日雪最辉煌的时刻,而寺库的日子似乎越来越尴尬。
潮流总是转瞬即逝,奢侈品电商在经历了一段繁荣期后开始迎来破产潮。尚品网、猫步网等早已成为过去。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李日雪带领寺库绞尽脑汁地开始了。
先拓展酒店、金融、社交电商等业务,再发展线下实体店业务,力争寺库业务从单一奢侈品销售向多元化经营转型。
然而,寺库的转型并不成功,目前其大部分收入仍来自奢侈品销售。
历经坎坷,寺库依然砥砺前行。虽然被危机包围,但依然盈利,这让投资者依然充满信心。 2017年,寺库在纳斯达克上市,风光成为中国第一家奢侈品电商公司。
上市当日,寺库股价为13美元/股。按照常理,生意好的话,股价应该稳步上涨,再创辉煌。与预期相反,13美元成为寺库股价最高点,此后一路暴跌,一发不可收拾。
已经跌到什么程度了?就是前面提到的可怜的每股 1.25 美元。看来投资者已经对寺库彻底失望了。
创始人李日学最担心的是寺库的尴尬。为了摆脱泥潭,他竭尽全力。
今年1月,李日学提出了寺库私有化方案。如果有合适价格的收购要约,寺库将被私有化并退市。
除了私有化,寺库还张开双臂吸引新的投资者。 2020年6月,同行趣店成功上市,随后向寺库投资1亿美元,持股30%。遗憾的是,巨头作为一个群体的成长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从李日学前不久提出的私有化要约价格来看,3.27美元的价格远低于趣店入股时的9.80美元。以此推算,趣店遭受了巨大损失。
除此之外,寺库还紧跟潮流,搭上了直播的快车。抖音和快手有合作。但从2020年的财报来看,这些都未能拯救寺库,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连财报都没有披露。
原本充满激情的他立志成为高端生活方式平台第一人。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李日雪再也无法拯救日渐衰落的四库。
3、寺库今天的局面到底该怪谁?
回望那些年,寺库立足高端奢侈品,试图开辟一条新路。它克服了一切障碍,到达了纳斯达克会场。可以说,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也不负众望。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寺库沦落到今天的地步呢?
首先,奢侈品电商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一个服务小众受众的平台。大多数人购买奢侈品都是遵循线上调研、线下实体店购买的方式。他们首先在网上商店进行彻底的研究,然后再去商店。
因此,奢侈品电商成为了消费者练功的场所,但并不是真正消费的场所。最终,能够完全信任电商下订单的人只是少数。换句话说,只有在价格上有优势,才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心”。
而且奢侈品属于稀缺品,价格透明,这意味着电商的进货渠道有限,无法获取高额利润。
这就是曾经站在前沿的奢侈品电商纷纷倒塌的原因。要想长远发展,只能转型、多元化。但现在看来,寺库的转型并没有成功。
其次是疫情的影响。当然,说到疫情的影响,必须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疫情减缓了发货速度,减少了货源。这些都是客观条件,也是寺库电商平台发货缓慢的关键。
另一方面,有人可能会说,疫情降低了消费欲望,影响了销售收入。
并不真地。 2020年底,贝恩研究所发布了《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势不可挡》报告。报告显示,尽管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场萎缩近23%,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却增长了48%。
究其原因,是疫情封堵开放后消费者的报复性消费心理发挥了作用。现在奢侈品消费大幅增长,且实体店因疫情经常关门,这是线上奢侈品电商发展的最佳时机。
但寺库财报显示,他们并没有很好地把握这波黄金时段,业绩仍在下滑。
最后,寺库平台丑闻频出,让人震惊。首先,直播数据造假。一场直播声称某大牌包包一秒售出数千个,总销量破亿。然而后来发现,这一切都是谎言。
随后消费者投诉购买假货的声音不断,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网红。尽管寺库一再解释说是正品,但已经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当然,还有前面提到的虚假宣传。
据核实,寺库曾多次因虚假宣传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
对于四库的尴尬,李日雪曾意味深长地说,“了解四库的人不会质疑,质疑的人会慢慢理解”。
但其自身业务存在局限性,转型之路艰难,作风不当消耗消费者信任,没有发挥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寺库都没有考虑到。
寺库或许很难扭转局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无法核实。它们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