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A红白蓝LOGO风靡全球:百年品牌的坎坷与华丽转身

日期: 2024-12-09 14:08:13|浏览: 1125|编号: 8616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为什么大家都穿红白蓝标志的FILA?很多人对此感到好奇。

回顾历史,FILA曾经站在巅峰。所谓的“突然走红”并不是这个意大利运动品牌应有的标签。以专业运动品牌闻名的FILA,后来的奢侈品战略却失败了。它首先被一家美国公司收购,然后被一家韩国子公司收购。它易手两次。 FILA的品牌之路充满坎坷。

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代,FILA的专业体育职能凭借对各领域运动员的精准赞助而享誉国际。 2000年代以后,潮流文化兴起,运动与时尚的界限逐渐模糊。 FILA被韩国子公司收购后,开始顺应“与时俱进”的潮流,扭亏为盈。

安踏这个从意大利起家的百岁品牌,在韩国扭亏为盈,如今又拯救了中国运动品牌安踏,他们经历了什么才实现了今天的复兴这样的“逆增长”?

来自意大利的百年老店

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个安静的小镇,名叫比耶拉。由于山上融雪的水可以冲刷出光亮柔软的织物纤维,比耶拉成为意大利面料和纺织工业的基地。

凭借先天的纺织优势,这个小镇成为了众多服装品牌的发源地。 FILA、Zegna、Loro Piana 和 (1881) 等服装品牌均诞生于此。

1911年,FILA兄弟在此创立了FILA。起初,它不是一家运动服装公司,而是一家生产内衣的家庭纺织公司,销售对象仅限于山区居民。 1923年,这家小型纺织公司想要做大,扩大了生产基地,并改组为股份公司,直至1942年与斐乐合并。

最初几十年,FILA没有研发能力。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它才开始成立产品研发部门,试图多元化发展,转向运动服装的生产。这一变化也开启了FILA的国际声誉之路。

正当FILA想要转向运动领域的时候,1973年,FILA邀请日本设计师Inobu设计了“F-box”标志。红色和蓝色代表地中海的阳光和海洋,一直沿用至今。成为FILA的象征。

1972年,FILA首次进入运动服饰领域,开始制造网球毛衣,并开始与网球结下缘分。 FILA打破了运动服饰中常规的配色,用抢眼的图案实现了网球运动服饰的时尚革命。

网球之王

打开网球市场的第一步就是从赞助网球运动员开始。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FILA 已赞助许多著名的网球运动员。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与网球传奇人物、瑞典球星比约恩·博格的合作。

六届法网冠军、五届温网冠军、63座冠军奖杯、1976年至1980年连续五届ATP年度最佳球员。他是1970年代的网球传奇人物。随着知名度的飙升,FIL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声名大噪。国际性。

身着FILA标志性的彩色条纹服装和头带,FILA与博格打破了网球场上单一白色服装的传统,引入了多种色彩和时尚元素,开启了网球运动的时尚之美。 FILA 是第一个通过 White Line 系列为网球场带来色彩的品牌。

博格当时穿的那件直条纹网球衫今天回想起来仍然显得过时。博格的成功让FILA在运动领域充满信心,网球也成为FILA品牌营销的重点,并延续至今。

FILA自1982年起赞助美国网球公开赛,并成为此后22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指定供应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FILA都签下了杰出的网球运动员,包括伊万妮·古拉贡(Fay)、约翰·麦肯罗(John )、莫妮卡·塞莱斯(Seles)、詹妮弗·卡普里亚·蒂( Ti)、库兹涅佐娃()、克里斯特尔斯(Kim)等,他们全部穿着FILA夺得冠军。

跨界无疆界

网球给FILA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但本着“多元化”的发展战略,FILA横跨多个运动领域,包括高尔夫、登山、滑雪、赛车、足球、篮球、马拉松等,也留下了经典的产品造型。

随着赞助、合作的体育明星一次次夺得冠军,FILA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 意大利“登山皇帝”伦纳德·梅斯纳尔( )穿着FILA特别定制的高科技登山服,在无氧气供应的情况下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该领域无氧气登顶第一人。第一个人。

· 与瑞典滑雪明星 ()合作,他穿着FILA滑雪系列,一生获得86次比赛冠军,令世人瞩目。

· FILA赞助的高尔夫名人堂成员汤姆·沃森(Tom )曾于1982年穿着FILA高尔夫系列夺得美国公开赛冠军。

在服饰领域,FILA与众多体育明星的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20世纪80年代,FILA也开始生产鞋类产品。随着NBA球员与马拉松传奇人物的合作,FILA的品牌知名度达到了另一个高峰。

1995年,FILA推出篮球鞋系列。选择被誉为最接近乔丹的格兰特·希尔作为代言人,为格兰特·希尔定制篮球鞋——FILA GRANT HILL Ⅱ(FILA 96),这也是希尔巅峰时期选择的战靴。 。这双篮球鞋也受到了美国说唱之神2PAC的喜爱。

20世纪90年代中期,FILA还开始赞助优秀的马拉松跑者,其中包括马拉松传奇人物墨西哥跑者杰曼·席尔瓦。

1997年,FILA专门为他设计了一双训练鞋,FILA Silva。鞋面错综复杂的设计赋予了它20世纪90年代的时尚感。这双鞋陪伴杰曼·席尔瓦 ( Silva) 赢得多个马拉松冠军。

在足球领域,很多球员在1998年世界杯上都穿着FILA球鞋。其中,日本队最著名的球员中田英寿在比赛中就穿着FILA 版本的球鞋。

利用明星球员的影响力来实现市场效应,FILA的成就与那些家喻户晓的世界冠军是分不开的。随着大牌明星亲自试穿其产品,20世纪90年代,FILA已成为世界三大运动品牌之一。

繁荣与萧条,韩国出手救援

1997年,FILA在美国的销售额达到6.87亿美元,全球销售额为14亿美元,达到历史峰值。但进入2000年后,市场竞争加剧,多次投资失败,FILA欲进军欧美市场的奢侈品端,导致FILA逐渐衰落。 2003年全球销售额仅为7.92亿美元,比1997年的峰值下降了43%。

经营不善的FILA同年被美国一家对冲基金以3.51亿美元收购,成为私有化品牌,但这并没有挽回颓势。

截至2007年,FILA仍处于亏损状态,仅在美国损失就达4200万美元。但FILA在韩国大放异彩。据福布斯2008年报道,FILA韩国2007年的销售额占FILA总收入的四分之三。

1991年,FILA在韩国设立子公司并独立运营。负责人是尹吉恩。这位舵手不仅带领FILA在韩国大红大紫,还萌生了收购母公司集团的想法。

2003年FILA全球业务被收购后,业绩并没有起色,但韩国业务却蒸蒸日上。 2007年,FILA韩国斥资4.5亿美元收购了FILA商标,并将总部迁至首尔。

亚洲部门收购全球集团的情况极为罕见。此事也被媒体称为“虾吞鲸”。这是韩国企业获得全球品牌控制权的首例。

韩国公司收购 FILA 后,Gene Yoon 知道美国业务至关重要,于是聘请 FILA 前 CEO Jon 回国担任北美业务总裁,负责 FILA 全球产品开发、销售业绩营销。

Gene Yoon将FILA定位为时尚至上、以运动为灵感、不断创新的运动休闲品牌,目标人群为18-34岁的都市年轻人。

运动时尚在全球兴起,20世纪90年代的热门品牌FILA就是直接受益者。 FILA的复兴与Gene Yoon的年轻化战略密不可分。赶上运动、时尚、休闲相结合的复古风潮重新受到Z世代的青睐。

复古风潮大行其道

FILA虽然更时尚,但为了赢得年轻人的心,价格也更低。而且,意大利品牌的灵魂依然存在。例如,采用20世纪90年代运动领域的经典款式来设计新的服装和鞋类产品。这种复古风格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在美国市场,FILA可以出现在深受年轻人喜爱的Urban、潮流品牌集合店等零售店,让年轻人重新认识这个品牌。

2017年,FILA重新推出了男女皆宜的老爹鞋,其灵感源自1996年的FILA。厚底、圆头、设计复杂,还有增高效果。白色百搭的款式已经成为年轻人时尚搭配中不可或缺的单品。一经推出,便风靡全球。

官方还表示已售出1000万双。或者说这只是FILA复兴的一个角落?

当全球时尚偶像开始穿着Gigi、Gigi、Gigi等红白蓝标志的产品出现在街头时,深受娱乐文化影响的年轻人很难不对这个品牌产生好奇。在社交网络上,#FILA# 已成为流行的标签。

FILA还持续与多个品牌合作,如糖果品牌珍宝珠、饮料品牌百事可乐、时尚品牌,以及奢侈品牌FENDI、德国高街时尚品牌Gosha、日本时尚品牌AAPE、中国设计师吴季刚等其他联名系列。这一切都让FILA极具话题性。

2018年,FILA以全新系列亮相米兰时装周,这是FILA复兴的里程碑。它将运动服饰与High以及时下最热的时尚元素有机结合,并从百年历史中提取标志性元素,打造出独特的“高端运动时尚”。作为第一个参加国际时装周的运动品牌,FILA成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虽然现在FILA如日中天,但在十年前它并不是一个热门生意。

从百丽到安踏

为了拓展全球市场、减少债务,FILA仅在美国和韩国直接运营,同时在全球其他地区寻找合作公司并签署授权协议。韩国总部只收取品牌授权费和部分销售佣金。

因此,FILA在中国两次易手,从百丽到安踏。

2008年前后,由于北京奥运会的直接刺激,体育从业者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此期间,不少国产品牌开始扩张,提前捕捉奥运红利。

其中,已有耐克等品牌运营经验的百丽集团信心十足。北京奥运会前一年,它将通过旗下子公司Full和Fila收购FILA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商标和零售业务。

然而,2008年以后,公众的体育消费热情并没有完全释放。再加上金融危机等影响,FILA在中国持续亏损。当然,这一损失也与FILA的全球业务有关。除韩国外,FILA在全球市场也持续亏损。所有人都处于一种失落的状态。

2007-2008年,FILA中国分别亏损1096万元和3900万元。百丽集团不得不急忙出售“烫手山芋”,接手的是安踏。

一开始,市场普遍认为百丽的失败是因为中国高端运动品牌需求不足。大多数人对安踏的收购并不看好。

2009年,安踏以3.32亿元的总价收购了Full 85%的股权和Fila的全部股权。安踏拥有FILA在中国大陆的特许经营权以及香港、澳门零售业务的特许经营权。

十年后的2019年,零售业务普遍不景气的时候,FILA在中国的门店却逆势增长。 FILA被安踏“拯救”,成为安踏的增长引擎,让安踏成为当今中国体育零售行业的老大哥。

2018年,FILA在中国的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自2011年起担任FILA大中华区总裁的姚伟雄直言,FILA在中国增长的原因在于“直营模式”。

为了保持FILA的高端性质,FILA和安踏作为两个独立品牌运营。 FILA在采购和供应链上也享有安踏渠道。三年时间,安踏收回了所有FILA经销商店,并继续扩张直营店。 2019年上半年,FILA门店数量为1788家(含KIDS及独立门店)。

虽然直接运营需要增加公司管理成本,但扁平化管理可以快速响应市场,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产品迭代。

再者,就是FILA中国的重新定位。经过广泛调研,FILA在中国的主要消费群体定位于25-35岁左右的都市白领,并邀请高圆圆、陈坤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

与此同时,FILA还更新了在中国的产品线。 2015年至2018年,新增了kids、kids、kids三个子品牌系列,以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

· 2015年创立的儿童系列,针对3-15岁儿童; · 系列,定位与全球众多潮流品牌合作推出1+N系列潮流单品,聚焦15-25岁的潮流年轻人。王源、马思纯、黄景瑜、木村光希、吴谨言分别是该子品牌不同系列的代言人。其中,王源为代言人,成立于2017年;

·系列,专业运动品牌,拥有四大产品线:网球、高尔夫、健身、跑步滑雪、骑行、水上运动作为季节性产品。

时尚潮流深入人心后,2016年至2019年FILA中国加强了与明星的合作,呈现几何级数上升趋势。仅2019年上半年,合作艺人就达130余位。其中包括陈学冬、炎亚纶、张云龙、盛一伦、阚清子等娱乐明星。

FILA在中国的经营策略依然以娱乐明星为主。此外,今年9月,FILA还与中国网球公开赛签约,成为中国网球公开赛2019-2021年度独家运动鞋服官方合作伙伴。

成功经营FILA后,安踏有信心推出多品牌战略。今年11月安踏市值达2145亿港元。

结论

如今,FILA的两位英雄,带领FILA复苏的全球舵手吉恩·尹(Gene Yoon)现已70多岁,另一位北美总裁乔恩(Jon)今年年初因心脏病突发去世。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给FILA的未来蒙上了一丝不确定性。

回顾FILA的“前世今生”,前世靠专业运动驰骋天下,今生受益于老爹鞋、复古风、运动休闲等时尚潮流。但很难猜测这些趋势会在年轻人中流行多久。当下一场潮流风暴即将到来时,如何继续挖掘FILA的百年品牌底蕴并及时做出反应紧跟潮流,仍将是FILA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