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竹园社区附近,路边“隐藏”着一家小店——不到20平米的店铺,摆满了鞋子,门口只有一个工作台,摆满了各种仪器。上午10点,“竹园钟表修理店”的白色招牌下,钟表修理师傅江安坐在店里,瘦弱的身躯坐在工作台上的木椅上。
51岁的江安是一位传统的修表师傅,从事修表行业已有30多年。他见证了钟表维修行业从过去的热闹,到如今的人烟稀少。对于如何传承这样的手艺,江安并没有说什么,但他心里却很着急。
能力
他认为说出型号价格、一眼就能找到毛病是“基本操作”。
“这没有用,别采访我,别让别人笑!”看到记者,江安大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摆手。他甚至说自己的技艺“微薄”,还推荐了几位高级工匠。我终于坐下来,看上去很尴尬。
说罢,江安终于答应了采访。因为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他一时间还有些迷茫。他边接待我们边说:“请坐,请等我。”然后他指着这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店,向东南、西北,也找不到坐的地方。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来店里修理手表。 “我的表一直不准,现在慢了很多!”一名年轻小辈将手腕上的机械表取下来,递给了江安。年轻人说,他买这块手表只是为了装饰。他从不看表看时间,也从不修表。他恰巧路过江安的店铺,趁机修理了一下。
接过手表的那一刻,原本还狼狈狼狈的江安,仿佛变了一个人。他只看了一眼,说道:“天梭表,T35,专卖店六千多块钱。”简单、清晰、准确,一副年轻人的嘴。张远高兴得直呼“太棒了,太棒了”。
拿出专业工具,江安不到一秒就展现出了动作。精致的齿轮轻轻转动,如同手表的心跳。整个动作在台灯下泛着金色的光芒,在江安的眼里闪闪发光。
工作台上有很多修表的工具,但一点也不乱。有的是用来清洁、除尘的,有的是用来敲表壳、表盖的,还有几把大小不一的螺丝刀等等,很多工具他都用了很多年了。江安说,这些都是他觉得舒服的。
机芯一打开,整块表在江安眼里就失去了秘密。 “难怪,如果是真表的话,会这么慢。”江安不留面子,说这是假货,配的是名牌表壳。机芯是小厂生产的,表壳也是假的,高仿的。
这一下,年轻人尴尬了,挠着头笑道。江安说,虽然是假表,但经过校正后仍然可以佩戴,用来看时间。他从外套口袋里掏出一个单镜放大镜,放在眼窝上。这样用放大镜久了,江安的眼睛明显变大变小了。
接下来的三分钟,江安没有再说一句话。邻居过来打招呼。江安摆了摆手。邻居顿时明白了,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江安干活。侯生抽完烟,江安已经把校准好的手表还了回来,道:“好,戴上试试。”
年轻人连连道谢,并掏出钱包要给他钱,却被江安推了回去。 “没必要为小事付出代价。”江安说,认真的修表师一眼就能看出手表的型号和价格。这些是最基本的。现在他一天只能修三四块手表。生意虽小,但遇到一些不需要他费多大功夫的小问题,他从不收钱。
“尤其是邻居来修的时候,小问题总是免费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江安此话一出,之前过来打招呼的邻居立即证实确实如此。
匠心精神
从业30多年,我不看表,只看“病”
江安说,在修手表的30年里,他修过的电子表小到几元钱,大到价值10万元以上的名牌手表,从来没有顾客说过他收费过高。
“修表的人只看故障,他对手表的价值有了解,但不能因为手表贵,一个小故障就会花很多钱。”江安回忆道,说起最近遇到的两件事。其中一个案例是一位顾客带着几年前买的价值七万多的劳力士手表来找他维修。 “零件必须换成最好的,不然我们就买不起了。”江安花了很大力气才把手表修好。最终,他一共收取了包括材料费和修理费在内的700元钱,也就是手表售价的1%。 。
还有一位顾客带着一块价值一万多元的浪琴手表来找他维修。车主找了几家维修店,但都没有人愿意支付1400元的维修费。最后通过别人的介绍,我找到了江安。手表修好后,江安收到了约200元钱,顾客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好的对待。
隔壁理发店的老板和江安认识很久了。谈及邻居时,理发店老板说江安很踏实。他从不不好意思向熟人索要额外的手表,对于小问题他总是提供免费服务。不收钱。”
江安觉得手表维修和其他维修行业不一样。如今,人们佩戴手表作为装饰和身份的象征,而且大多数手表价格昂贵。这就需要修表师除了经验和技巧之外,还需要胆大心细。 。 “一不小心就会坏掉,便宜的还好,几万、几十万的谁买得起。”江安笑称,自己从来没有修理过百达翡丽这样的奢侈品,但他并不担心修理的问题。不,他对自己的技术非常有信心。
担心
修手表的人越来越少,如果变成专卖店垄断的话,价格会很贵。
江岸,四川资中人。他从小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喜欢亲手做东西。 “小时候,我喜欢拆东西,但后来我可以拆卸和组装它们。”有一次,当她看到叔叔修手表时,江安对手表里的精密部件产生了兴趣。
16岁那年,江安开始跟随叔叔学习修表。凭着他一贯的认真和细心,一年的时间他就把叔叔的“绝招”全部学会了。
他们的伎俩是什么?
江安说外行人不懂,内行人都知道,所以没什么好说的。
在家乡修表20多年后,江安一家人搬到了重庆。他们用多年修手表积累的积蓄,在重庆买了房子定居下来。
如今,钟表维修行业日趋不景气,江师傅的两个昔日徒弟早已转行其他行业。说完这句话,江安轻轻叹了口气。当邻居递给他一支烟时,他推了回去。
几十年的修表生涯,江安养成了细心、认真的习惯,特别注重每一个细节。虽然他的修为技艺颇多,但让江安担心的是,他后继无人。他想传给儿子,但儿子对此毫无兴趣。江安觉得,以后修表的人会越来越少,人们修表都得去专卖店。专卖店的手表维修已成为垄断行业。 “本来专卖店修表的价格就高,所以会变得更贵。 ”江安很担心。
“想要谋生,还是得做点副业。”江安指着店里的鞋子和店外的“房子出租”牌子,低声说道。可惜生意还是很少,他又不甘心放弃修表,只好做一些出租房屋、卖鞋的副业。
“不管能不能赚钱,我都会工作到退休!”江安在采访最后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韧和坚持。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景然 摄影 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