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0科创走廊:从沪昆高速到创新高地的形成与发展

日期: 2024-12-15 11:12:36|浏览: 368|编号: 8734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G60 科技创新走廊的交通枢纽。

个人资料图片

沪昆高速公路在路网中编号为 G60,起点为上海市松江区,穿过浙江,终点为云南昆明。自2005年前后嘉兴提出G60科创走廊概念以来,沿线多地在科技领域迎来了可喜的变化。2018年6月,江浙安八地齐聚上海市松江区,签署了共建共享G60科技创新走廊战略合作协议。

这个创新平台是如何形成的?您如何推动连接?我们将如何为未来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所有的未知和想法都在这片充满活力和创新性的土地上慢慢展开。

“上午看上海的项目,下午在安徽会见客户,未来这些区域政策的整合,对企业来说是最大的效益!”上海博尔水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伯华告诉记者,近两年来,他将业务拓展到G60科创走廊沿线的杭州、苏州、合肥。

沪昆高速公路在路网中编号为 G60,起点为上海市松江区,穿过浙江,终点为云南昆明。如今,这条公路的长三角路段周边,覆盖上海市松江区、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浙江省湖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宣城市、安徽省芜湖市和合肥市,以集聚规划对接的“五个聚焦点”,正在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战略协调、专题合作、市场统一、机制完善。

交通要道已转变为新的高地

依靠世界交通大动脉形成的科技创新高地并不少见。美国硅谷、波士顿、日本筑波等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创新、智能、产业要素,均分布在高速公路等交通走廊沿线。位于G60长三角的城市在考虑其未来的发展定位时,总是找到了自己的区位优势。

2005 年前后,嘉兴首次提出 G60 科创走廊的概念,希望能与上海接轨。“2015年,上海提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嘉兴被上海松江和杭州下沙两端的两所大学城包围,四大机场都在一个半小时以内。环境好,交通好,经营成本低,我们有入驻科技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的优势!嘉兴市科技局副局长夏学强说。

2016年初,松江启动了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即初始版本1.0。2017年7月12日,松江、杭州、嘉兴签署《关于建设沪嘉杭G60科技创新走廊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常态化合作机制,标志着2.0时代正式开启。2018年6月1日,松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苏州、宣城、芜湖、合肥共同签署了共建共享G60科技创新走廊战略合作协议,G60科技创新走廊已从高速时代的2.0版本迈向高铁时代的3.0版本。

从嘉兴提出理念,到松江率先;从G60沿线城市的参与,到未来沪苏湖高铁沿线城市的纳入,G60联盟迅速扩大。如今,浙江绍兴市、衢州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都愿意加入,越来越多的城市热切关注这一领域,G60科创走廊逐渐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样板房”。

在G60科技创新走廊联席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陆峰看来,2018年6月1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G60科技创新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于2018年7月9日在松江挂牌。

如今,联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来自九个市(区)的优秀干部组成。28人中,松江派出12人,其他8个城市各派出2人,为九市(区)协同发展进行规划布局,协调推进合作。

G60 联合办公室的另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了热度:从 2018 年 7 月到 11 月底,已经迎来了 114 批参观者。9个市(区)相关领导带队考察交流,对接工作,参加了50批次560次专题会议。

“G60科技创新走廊的目标是在长三角地区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像硅谷一样的创新带,让科技创新带动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陆峰说。

以开放的心态整合区域资源

欣砖路 518 号是一座在 G60 科技创新走廊屋顶上有大牌子的建筑,G60 联合办公室位于 502 室。在这个大型开放式办公室里,每一项工作都是一次突破和创新,没有先例可循。

科技创新团队青年成员朱涛,来自嘉兴市科技局,2018 年 7 月被调入 G60 联合办公室。一到,朱涛就感受到了压力和紧迫感。根据工作计划,将科创组共 7 项任务分配给 6 名团队成员,负责大型科研仪器的公开共享和创新券的发放。

2015年,嘉兴开始实施创新券,企业可以向科研院所和高校申请使用高端科研设备,然后用券换钱。目前,除宣城、芜湖外,9个市(区)均出台了创新券政策。2017 年 7 月,嘉兴宣布创新券可以在上海使用,截至当年年底,在上海的使用总量达到 50 多万元。

到了岗位后,朱涛立即在群里提出,嘉兴的这项举措能否在G60科技创新走廊范围内推进?这个想法得到了一致赞赏。

2018 年 11 月,科创集团出台了规划,但一些城市仍持怀疑态度:这意味着该市的财政资金都用在了其他地方,可以吗?

“从嘉兴的实践来看,当地的科技创新力量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时候,如果整个长三角科研力量都被激活了,将对企业的创新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券的推广应用也将对企业产生巨大的支持作用。我努力的方向是使这项政策落地。“朱涛说。

“各个城市的研发资源有限,如果你想推动创新,你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夏学强看来,上海、杭州、苏州、合肥等地都有知名高校和大型科研院所,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型科学装置是每个城市创新驱动的引擎。“整合G60科创走廊沿线九个城市(区)的科研创新资源,让这些资源流动起来,创造的效益将是难以想象的。”

以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建设为例,科创集团对九个市(区)大型科学仪器等科技创新资源进行了详细梳理,起草了G60科技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互动投资数据共享等文件创新走廊。“这个平台的建设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好处,我们非常期待太阳的早日完工。”夏雪强说。

自联办成立以来,出现了许多亮点。

2018年9月1日,九个市(区)联合发布《G60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专业服务商将与G60科技创新走廊内的制造企业对接,跨区域共享地方政策;

2018年进博会期间,G60科技创新走廊九市(区)发布《扩大开放三条措施》,实施九市(区)外商投资企业市场准入“一站式服务”,全面实施G60科技创新走廊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2018年11月12日,G60科技创新走廊首个产业联盟——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金华成立,九市(区)科学仪器开放共享试点方案同步发布;

......

如今,联办各集团都肩负着体制机制的探索,旨在充分发挥产业、人才、资源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和集聚效应,推动G60科技创新走廊沿线重大投资项目协同布局。

首先尝试集成任务

当前,各城市都在争相发展,如何统筹九市(区)需求?没有先例,没有可以复制借鉴的工作经验,G60科创走廊的“多城市协同发展”模式必须依靠自身,开辟一条新路径。

“过去,企业转移大多是自主的,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现在由联办协调推动,政府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在更合适的地方扩大再生产,享受当地政府更好的服务。陆峰说:“所有的规划都是围绕先进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完成的。

据介绍,九市(区)将共同努力完成《G60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融合发展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探索构建G60科技创新走廊高质量发展绿色指标体系,研究设立G60科技创新走廊发展引导基金。此外,九个市(区)还将在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建立七大产业联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优势共享作用。

为了打破壁垒,加快信息和资源的流动,联合办公室也在挑战一项艰巨的任务——加快推进九个城市(区)企业“一网办”。

“这是我们在总结上海'全网通'、浙江'最多一跑'、江苏'非面对面审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例如,合肥企业想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企业只需在合肥提交申请并在线办理,就可以在当地获得许可证。曾任合肥港办专职副主任的联办业务组组长吴亚静表示,“G60科创走廊要实现九市(区)之间的市场准入互联互认,让企业足不出城就能在外地办理营业执照。”

在吴亚靖看来,九市(区)之间的对外开放,首先应该体现在市场准入的普遍使用上。如今,G60科技创新走廊通过加强政府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以跨城市许可审批和处理为主,为九市(区)建立G60科技创新走廊综合服务窗口,为九市(区)企业建立长三角“一网全办”试点机制,提供区域一体化受理, 收货、询价、发证等服务。

无论是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还是推进“一张网,G60科创走廊”的崇高目标都是通过沿线九市(区)的整合开放,完成长三角一体化的重大任务。

长三角一体化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要让这三省一市的企业在长三角像在一个省一样工作并不容易。“行政区划的限制无处不在,但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用方法和智慧,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陆峰说。

综合未来指向长三角的战略和使命。2018年9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指数》,G60科技创新走廊位列先进制造业十大代表性集群第一名。

起草:沈一玲

人民日报 (2019-01-04 第12版).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