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这项运动 30 天,仿佛脱胎换骨,宛如换了一个人
在探寻健康之路上,有些人往往忽视了身边最为自然、最为高效的“法宝”。现在,让我们向您介绍一项神奇的运动——跑步。有些人持之以恒地坚持了30天,结果仿佛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01
跑步到底有什么好处?
1.身材变瘦了
在减重过程中,有氧运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跑步这类有氧运动,它能够有效促进身体热量的消耗和全面提升新陈代谢率,因而成为了众多人减肥塑形的主要手段。
2.皮肤变好了
丁丽玲,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研究员,指出跑步等运动常常导致出汗,这种汗液能够帮助排出细胞内的污垢和自由基,因此,人们在运动后出汗会感到皮肤异常舒爽,精神状态也会变得焕然一新,这样的效果远胜于敷面膜。
3.心肺变强了
心肺功能是衡量健康的关键指标之一,众多人在运动后往往感到呼吸困难,这正是心肺功能不佳的体现。而持之以恒地参与跑步等有氧锻炼,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心肺功能状态。
4.血压下降了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一科的副主任医师任延平指出,适量运动有助于减轻交感神经的紧张状态,提升血管扩张物质的含量,优化血管内皮的舒张能力,加快糖脂代谢过程,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腿脚灵活了
尽管随着年龄的推移,骨骼密度会有所减少,然而,参与运动能够促进骨骼密度的提升,并有助于预防骨折的发生。
此外,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提升关节表面软骨及骨骼密度的厚度,同时促进关节周围肌肉的发达和力量提升,使关节囊与韧带变得更加厚实,进而减少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增强关节的稳定性。此外,身体的运动范围和灵活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6.失眠缓解了
对于常常失眠的人来说,运动是调理睡眠有效的方式之一。
长期坚持进行跑步、做操、练习太极拳等活动,失眠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有助于形成有助于睡眠的良性循环,进而减轻失眠症状。
7.体态变好了
持之以恒地进行跑步锻炼,有助于增强全身骨骼肌的力量,功能强劲的肌肉能够拉长体态,使姿态更加挺拔,从而让人显得更有风度、更加迷人,同时更显年轻态。
02
跑步要注意这5点
1.晚上跑步更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外科的副主任医师王健指出,从运动医学的视角分析,夜晚进行跑步锻炼更为合理。
人的体力水平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在傍晚六点钟左右,体能会达到顶峰。因此,在傍晚进行锻炼,其效果通常更为显著。
对于睡眠质量不佳的个体而言,晚间进行适度的运动,所引发的轻微疲惫感,往往能显著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
2.跑步后别立即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主管技师邢剑指出,众多人往往在跑步疲劳后,会不自觉地直接坐在地上休息,然而这种行为实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跑步结束后切不可马上休息,建议先进行适当的冷身活动(例如,进行剧烈运动后的慢跑、跑跳运动后的快步走、力量训练后的拉伸体操等)后再进行拉伸。
通常情况下,冷身活动需耗时5至10分钟,以帮助身体平稳度过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风险期”,而拉伸运动则有助于使肌肉恢复到原始的排列顺序。这些动作与热身时的动作相仿。
3.跑步别追求太快
别以为速度越快,脂肪的消耗量就会增加。实际上,在快速奔跑时,体内氧气供应不足,身体会进行无氧运动,导致脂肪无法充分参与燃烧,因而也无法被有效消耗。
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却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脂肪的消耗。跑步时若能保持呼吸的均匀与协调,甚至可以在交谈的同时进行,而不会出现呼吸不顺畅的情况,这便表明这样的有氧运动有助于脂肪的燃烧。
4.坚持跑步才有用
想要从运动获益就要持之以恒,并且运动要循序渐进。
持续的规律性跑步锻炼可以显著提升肺的容量,加强肺部功能,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的耐力,并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进而增强身体素质,增强对病毒的预防和抵御能力。
然而,即便偶尔进行锻炼,或是运动过度,它们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采取科学的锻炼方式,建议每周进行3至5次锻炼,每次锻炼时长应维持在40至60分钟之间,同时运动强度不宜过高。值得注意的是,要想显著提升免疫力,可能需要持续锻炼12周;即便如此,在12周之后,仍需保持运动的持续性。
5.跑步疼痛要注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的主管治疗师苗欣指出,在跑步过程中,需遵循“333原则”进行注意。
(1)如果连续3次跑步时都出现同样的疼痛;
跑步过程中,若将疼痛程度以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的标准进行评分,那么超过3分,便属于中等偏上的疼痛级别。
(3)跑步之后30分钟疼痛持续存在。
若上述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得到满足,则可能表明身体已超出其承受极限或自愈范围,此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生、康复顾问或物理治疗专家的帮助,以便他们评估是否适宜继续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