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运动伤身?掌握这2点,意想不到的好处随之而来
再简化一点,咱就是记住一些简单的:
强度大的运动控制时长 30 分钟内
(比如跳操、跳绳、爬楼梯、打球)
强度低的运动控制时长 60 分钟内
(比如打太极、快走、拉伸)
研究进一步揭示,若在睡前两小时进行轻度运动,亦能有效提升睡眠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进行轻量级运动能够使入睡时间提前36分钟,睡眠时长提升5.4%,同时夜间休息时的心率下降了6.8%,而心率波动性则上升了14.1%。
散步、进行拉伸或抗阻训练(如需助眠动作教程,请点击此处)等运动类型可供选择。
运动范例,更多可点击文章教程
看到这,朋友们有没有放心不少!
想要减重还是增强体质,只要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前入睡,那么在8、9点之间进行一些强度不高的运动,这样的安排是切实可行的!
尽管费尽心思去计算夜间运动如何不影响睡眠,这背后确实有它的道理,科学研究表明,夜间运动确实存在一些出人意料的益处。
晚上 18 点后运动
对血糖、心血管风险降低最有效
家中若有患有糖尿病或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亲人,不妨晚上外出散步、练习太极或是跳广场舞,这些活动不仅对家人有益,而且也为病友们提供了极佳的锻炼机会。
若言清晨锻炼能提振精神,是高效减脂的绝佳起点,那么晚间运动无疑是:
我愿称之为
最养生的黄金运动时间
《美国医学杂志》最新发布的研究指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选择在午后或晚间餐后进行结合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的心率提升活动,是最为适宜的。
现有的研究揭示,人体内存在一套独特的内在机制,这一机制会根据昼夜交替的节奏发生调整,进而引起生理上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同样会对我们的运动表现产生显著影响。
夜间进行锻炼有助于提升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效率,促进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使我们整体血糖水平更加稳定。
而且晚饭后运动,心血管疾病风险也最低。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涉及了29,836名肥胖成年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2.2岁,其中包含2型糖尿病患者。在长达8年的追踪观察后,研究人员观察到:
每晚坚持进行适度的有氧锻炼,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
血糖问题早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困扰,许多年轻的朋友也早早地步入了糖前期。此外,对于那些无论如何努力减肥却始终无法减重的朋友(这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晚上进行运动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晚上运动
是结束一天最完美的仪式
有人认为清晨锻炼是开启美好一天的最佳途径,然而实际上,夜晚运动同样能够成为结束一天的最完美仪式。
没有什么能与之相提并论,于晚风轻拂之际,身体微微渗出汗水,将一整日的疲惫与不悦尽数驱散。
独属于自己的夜晚时分,宁静无比,那是无与伦比的静谧时刻;在这片宁静中,心灵得以放松,思绪得以沉淀,完全沉浸于个人的精神世界之中。
运动过后立刻冲个澡,那种感觉真是无与伦比,既能洗去一身的疲惫,又仿佛享受了一次全身的按摩。
有人说,晚上运动容易吃更多?其实不然。
运动过后,人们通常会经历一段食欲减退的时段,而且想到自己辛勤锻炼的成果!生怕之前的努力白费,便会自觉地挑选一些健康的零食,比如睡前吃几片豆腐干、几颗坚果,这样就能感到很满足了。
作为一个晚上运动党,想分享同事写的一套运动完美流程:
晚餐定在六点,食量适中,既不会过饱,又能确保摄入足够的主食(毕竟这是为了运动储备能量,不会造成负担)。
今日运动自7点启幕,跑步、快走、跳绳,乃至攀爬坡道,全程45分钟,战斗告一段落。
晚上八点沐浴,不仅能洗净一天的疲惫,更似为全身注入活力;接着,再来一些健康的小点心,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补充了能量。
9 点进入一天最重要的闲暇时刻,躺着刷会手机;
10~11 点 可以睡啦,晚安,我自律的运动搭子们!
美景同样值得
归根结底,一旦开始行动,挑选出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且能够持之以恒,那么无论何时都是最适宜的时刻。
自律的运动人,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