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年轻人热衷于把不再需要的物件放到旧货行里售卖,像二手书屋、老式胶片相机店、经典服饰店等,这些店铺因此变得格外火爆,让整个二手交易领域呈现出复兴的景象。
最近,一家全天候无人自助的闲置商店引起了大量顾客的关注。该店由三位女性大学生创立,主要经营过时的女性服装。
花花开办的无人自助线下闲鱼店。图/受访者提供
12月10日,某二手商店的联合发起人花花(化名)透露,该店从10月19日试运营至12月1日,累计收到大约一千件废旧服装,期间接待了四百名访客,一个半月内完成约一百五十笔寄售业务。目前,该店因内部矛盾暂时歇业,正积极寻找新的实体经营场所,并且同步规划网络销售平台。
花花对记者说,她最初的愿望是协助大家解决多余衣物的难题,倡导环保的生活方式,并非意图抬高物价,促使顾客在店里购物。
【1】卖家自主定价,但拒绝“价格刺客”
“我同样爱购置各式衣物、手袋及饰品,不过多数都束之高阁,利用率很低,总觉着是对资源的挥霍。”花花表示。
花花向人透露,她构思开一家处理旧货的店铺,这个构思源于南京某家处理旧货的店铺,那位店主在今年国庆期间出席过实体闲置交易活动,因此花花得以认识对方。她们都希望经营实体闲置商店,于是花花邀请另外两位在校大学生,与那位服装店主联手创办了一家无人自助式二手闲置商店,主要经营女装和饰品。
一位在武汉高校就读的学生告诉媒体,她曾经在商店处理过一些不再使用的物品,并交换过两三件衣服,以前的闲置物品要么被丢弃了,要么就堆积在角落里,丢弃时觉得可惜,不丢弃又因为不喜欢穿而闲置着,由于不乐意寄送快递,这位学生不太适应在网上二手平台上出售物品
顾客在店里试穿。图/受访者提供
花花说明,当今社会,消费风气很盛,多数人积累了许多无用之物。她等人于是设立了一个实体寄卖场所,方便人们送来不再穿的衣物。店家会代为销售这些物品,寄售者可以取得销售总额的六成作为报酬。
她表示,商品上架和售卖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若商品未能售出,不仅不会要求支付费用,在十四天之后还会把商品寄回给客户。
寄售商品的售卖者有权自行设定标价,店内职员会对标价实施核查。若标价过高,相关职员会与售卖者商议调低价格,理由是希望店铺内售卖的商品避免出现价格欺诈,毕竟顾客们都是冲着品质好且价格实惠而来。从前,有位学子带着一块值3000元的腕表到店,打算以1000元的价位出手,花花和同僚们考虑到腕表价格不菲,并且店铺当时没有工作人员看管,恐怕会有安全隐患,因此没有同意
花花说明,婉拒价格过高的卖家是惯例,她原本的目的是协助大家处理不再穿的衣物,倡导环保的生活方式,希望每个人都能充分利用物品,而不是促使顾客在店铺里花钱。
【2】一个半月营业额达1万元,接收约1000件闲置衣物
花花向记者透露,店铺开张一个半月期间,接待了四百多位顾客,总收入约为壹万元。店内收下了大约一千件旧衣物,进行寄售交易大概有壹百五十次。
店内夏季服装价格从二十元到六十元之间浮动,单件上衣或下装通常在三十元左右,整套搭配不会超出百元预算。秋季和冬季的服装,每件单品平均价格大约在七十九十元上下,针织类衣物如毛衣和开衫的价格一般不超过一百元,而冬季专用的羽绒服和毛呢大衣,所有款式加起来的费用总计也不会达到二百元。
店内二手衣物的定价。图/受访者提供
她说明,到店的客人当中,大学生占多数,同时也有附近上班的白领和老年女性。花花称,老年女性虽然来店次数不多,但每次都会买很多衣服,"就像去菜市场,两三百块钱能拿满满一袋子。"花花碰见过两三次老年女性的光顾,她清楚几位老年女性从下午逛到天黑,还"叫朋友一起来买"。
花花觉得,年轻人比较在意服饰的外观,而年纪大一些的人或许更在意衣物的材质和成本。
光顾过这家店的泽泽(化名)是一名大三学生,她平时喜欢在网络上购买二手商品。当她第一次来到这家实体二手店时,觉得购物过程非常愉快。她回忆起曾以五十元的价格买到一件羊毛羔外套,觉得非常实惠。此外,她还购置了一件堪称必备的衣物。与其他二手商店相比,这家店让她感觉像是逛淘宝,而且店里衣物更新速度很快,每周都会有少量新品上架,每半个月还会有较大规模的更新,让她觉得很有新鲜感。
华中农业大学的游同学曾在商店里先后买了十几件衣物。这种无人自助的模式对于内向者十分方便,到达一定时间就能随意试穿。她最初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店里商品品质都挺高,种类丰富,做工也很精良。
花花向她说明,有位来此寄售的客人,由于非常认同本店的宗旨,把原本129元的物品降价到69元,按约定比例分成后,她实际获得的金额仅剩几十元,但该客人仍旧心甘情愿,她表示,这些客人认为她们所从事的工作很有价值,因此她们表现出极大的热忱。
【3】因内部纠纷闭店,将重新开业
花花说明,合作的服装店掌柜与她们的商业构想相去甚远,于12月1日已经做出停业决定。此刻,花花和同窗们计划采访次日去考察新的铺面,另外正在准备网络平台以便大家寄送不再穿的衣物。
由于店铺即将歇业,众多衣物亟待处置。我最初设想的方案是逐一归还,然而这种做法对寄售的顾客而言有失公允。花花指出,部分顾客的衣物在店内未满14天的销售期限便被取走,意味着她们未履行应有的义务。因此,她们打算借助网络平台弥补这一空缺,在顾客社群中协助大家继续售卖闲置物品。
她打算,寒假1月10日之前,让实体二手商店重新营业。如果能够持续经营,她打算长期做下去。花花这样表示。
今后,店铺会继续采用“共享”的运作方式,协助人们处理不再穿的衣物,她们还会持续收集衣物,提供给大学里的动物保护组织以及有旧衣需求的单位,有时也会进行物品交换,完全不涉及金钱往来,大家都能得到自己需要的,让闲置物品得到更好的利用,她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