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马推特改名成PUMA.eth,运动品牌纷纷布局NFT世界?

日期: 2025-08-20 09:05:34|浏览: 25|编号: 10561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眼看着耐克在NFT世界里发展得顺风顺水,阿迪在NFT世界里也做得有声有色,彪马终于按捺不住了。

近日,国际第三大运动品牌彪马,这家德国上市公司,在推特上更改了“名字”,从之前的PUMA改成了“PUMA.eth”。这个“新名字”本身是一个NFT。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彪马品牌的一次升级。这意味着彪马将继续探索NFT世界。

据虎嗅观察,目前全球各大运动品牌都已拥抱NFT,其中包括耐克、阿迪、安德玛、亚瑟士等,甚至国内的安踏、李宁这些我们常见的运动品牌,也都或多或少开始了NFT布局。

NFT是一种常以图片、音频或视频形式展现的数字资产,它被记录在区块链的数字账本上,NFT也就是不可代替的“货币”。在未来人类构建的虚拟世界里,一花一草都是NFT。目前,越来越多设计师加入进来,设计各式各样的NFT,NFT交易平台通过建立虚拟博物馆,让每个收藏者都拥有了自己独有的“个人博物馆” 。优秀的NFT设计作品,会经历市场经济的竞争,在网络效应的加持下,在金钱升值的助力下,形成如米老鼠、钢铁侠、多啦A梦这类形式的IP,进而创造出强大的IP经济。

国际运动品牌与NFT相结合,这属于其创造的IP经济中的一种。以冰墩墩NFT来说,冰墩墩成为广为人知的IP形象后,它能够成为服装品牌的代言,还能够被制作成动画电影,甚至能基于多个IP建造迪士尼、环球影城这类主题乐园,给设计团队乃至整个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收益 。当然,NFT是在国外发展了上百年的IP经济中的一种,就如同这样,IP也只是NFT的应用形态之一。

每一个市场中,总会有企业表现得激进,也总会有企业表现得较为保守,不过在国际运动品牌这个范围内,大家好像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NFT,必须去争取。

彪马:苦耐克阿迪久矣

彪马是国际第三大运动品牌,一直期望能与耐克、阿迪处于同等地位,遗憾的是,在各项数据方面,彪马都比它们弱 。

在营收方面,依据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这是可比较的最新数据),耐克营收为122亿美元,阿迪达斯营收为65亿美元,彪马营收仅21亿美元。

在净利润方面,依据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这是可比较的最新数据),耐克的净利润约为15亿美元,阿迪达斯的净利润约为5亿美元,彪马的净利润约为2亿美元。

在市值方面,截至2月25日,耐克的市值为2195亿美元,阿迪达斯的市值为450亿美元,彪马的市值为136亿美元。

上述情况表明,彪马被称作国际运动品牌中的第三名,然而它与前两者相比,差距颇为显著。当然,同亚瑟士、安德玛等知名国际品牌相较,彪马表现更为出色。

然而,彪马作为“中流砥柱”,却发现最近在营销玩法方面有些“落后”了。耐克、阿迪在业绩和市值上领先于它,安德玛、亚瑟士不如它,可这些品牌都已在NFT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彪马仍停滞不前 。

特别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耐克,它资金雄厚,在NFT方面的投入十分大手笔 。

2021年12月,耐克收购了虚拟球鞋公司RTFKT,据纽约时报分析,耐克在此次收购中花费了2亿美元,RTFKT是一家专门从事NFT球鞋业务的公司,该公司曾在2021年年初,仅用7分钟的时间就售出了600多双NFT球鞋,收入超过300万美元。

RTFKT的NFT球鞋

目前,RTFKT的一双NFT球鞋价格大概为10枚以太坊,换算后约为17万元,这个价格是高端耐克鞋价格的百倍 。

耐克在NFT领域进行了全方位布局,它投资收购专业的NFT球鞋公司,与专业的区块链公司展开合作,储备NFT专业人才,积极把各类相关商标收入囊中。

耐克NFT全布局(虎嗅制图)

耐克是运动大牌里极具前沿科技视野的公司,早在2019年耐克就被曝光申请了一项专利,当时NFT是无人关注的技术形态。国际大牌很看重鞋子的正品与唯一性,耐克申请的专利用于溯源和防伪。顾客购买耐克球鞋时,会得到该球鞋唯一生成的NFT 。NFT创建于区块链的数字账本之上,它具有唯一性,如此一来,球鞋的真伪能够得到保证 。

同为德国运动品牌,彪马的“老对手”阿迪达斯也不甘其后。

去年12月中旬,阿迪达斯推出了3万个“Into the ”系列NFT作品,每个售价800美元(约5000元),这些作品在短时间内被热情的消费者一扫而空,阿迪达斯第一次尝试便赢得了近2400万美元的收入,而阿迪达斯去年三季度的净利润也不过5亿美元。

阿迪达斯是运动品牌,在NFT领域热衷于结交朋友,它入驻了基于区块链的虚拟游戏世界The,与加密货币交易所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还和三个合作伙伴达成伙伴关系,这三个合作伙伴分别是无聊猿猴游艇NFT俱乐部、流氓漫画NFT、AR公司G-Money 。

老大耐克投入了大量资金,老二阿迪结识了众多朋友,就连处于“不三不四”地位的亚瑟士都占据着第一家发布NFT球鞋公司的名号,2021年7月中旬,亚瑟士上线了9款NFT球鞋。

虎嗅察觉到,亚瑟士的NFT球鞋价格相较于耐克低很多,其中许多仅售0.2以太坊,折合人民币为3386元,然而其价格依旧比普通的亚瑟士实体鞋贵出不少。

亚瑟士NFT球鞋

其他品牌都已走出了独具特色的NFT发展路径,面对这样的情形,彪马也着手探寻改变 。

改名,向年轻人聚集地“扎根”

彪马想要和其他国际运动品牌区分开,首先想到的办法是在自身品牌Logo上做文章。

耐克、阿迪、安德玛、亚瑟士的logo都是一些符号,这些符号虽简洁,却没有任何具象意义。彪马的logo不同,它本身是一只猎豹,代表着更快速度。

在改名之前,彪马就已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一些猫科动物的NFT,比如猎豹等,还将其以“博物馆”的形式呈现出来供人浏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中包含Cat #1110、Lazy Lions NFT、Cool Cats NFT以及Koala NFT等 。

目前,国外的NFT平台流行将每个人或者公司收集的NFT集成为一个“博物馆”,国内蚂蚁和腾讯推出的数字藏品平台也流行这么做。大量Web3用户喜欢看别人收藏的作品,他们通过认可其他人收藏的作品,进而认可品牌 。

以作者为例,在蚂蚁集团推出的 NFT 平台鲸探上,作者仅拥有两个 NFT(数字藏品),不过已有将近 20 名粉丝。据观察,许多 NFT 爱好者购买了数十个 NFT,还专门设计了自己的“NFT 博物馆”,用来供大家欣赏自己的数字藏品 。

国内某数字藏品平台

NFT平台正成为新的社交场所,耐克、阿迪、彪马都不愿放过这个新机会,只要是年轻人聚集之处,运动品牌都不会放过 。

彪马收集猫科动物NFT,在推特上吸引了NFT和Web3爱好者,目前其在推特上拥有180万粉丝,且这一数字仍在增长,同时,通过有选择性地收集猫科类动物NFT,进一步加深了用户对品牌的认知。

彪马在NFT玩法上有另一个突破,这个突破是“改名”,它把此前的PUMA改成了“PUMA.eth”。

通过在推特上更改名字、修改介绍,进而宣布自己对于加密和Web3世界的态度,这是一种颇为常见的方法。此前,红杉资本在推特上更改了自身愿景,原愿景是帮助有冒险精神的人创建伟大的公司,后来改成了“从想法到落地,我们帮助富有冒险精神的人打造伟大的DAO” 。然而在国际运动品牌公司当中,彪马采用了购买ETH域名的NFT的方式,还运用了改名的手段,这是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其他拥有ETH域名的公司有百威啤酒,它花30ETH的价格收购了Beer.eth。值得一提的是,彪马(Puma)在.eth排行榜中位列第13位,该排行榜依据粉丝数量列出了最受关注的.eth名称的帐户 。

彪马、百威、红杉资本改名,其目的最终都指向目标服务对象。红杉资本已把资金的25%投入加密领域,它觉得服务对象可能会从初创公司变为DAO。彪马和百威服务个体,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用户向NFT及Web3领域聚集,于是也积极布局该领域。

用户数

根据数据,截至2022年2月24日,仅上的NFT用户数量已超过134万,从上图能够看出,这一用户数字仍在快速增长,有消息称,蚂蚁集团推出的NFT数字藏品平台用户数量也超过了500万。据虎嗅观察,腾讯推出了NFT平台,该平台用户数量十分可观,根据其平台公布的数据,每个NFT系列作品都能引得超过10万人争抢。

有大量新兴用户进行买单,这使得运动品牌巨头们持续在NFT领域增加投入 。

如今,彪马发布岗位进行招聘,招聘对象是对NTS和DAO有深入了解的“文化创新经理”,而且彪马还赞助了一些体育明星,这些体育明星拥有许多粉丝,并且涉足区块链领域,比如Ball、Curry等 。

一场预谋已久的“文化战争”

一名业内人士曾向虎嗅表明,当下国内有超过百家规模大小不一的 NFT 数字藏品平台,仅作者所接触到的 NFT 平台就超过 30 家,NFT 系列更是多得数不过来。然而最终能够留存下来的,或许不到 1% 。

这与2010年互联网时代的“千团大战”极为相似,那时从事团购类业务的企业多达5000多家,然而到了2014年,只剩下100多家企业,直至如今,仅剩下美团等数量不多的企业。

目前来看,一些最有名的NFT,像无聊猿(BAYC)等,都有各自的文化属性。其背后参考了安德·沃霍尔的艺术思考,还通过不同肤色和头像反映了全球各类种族。无聊猿背后的团队也是这样,其创作者是华裔女孩,背后团队成员来自不同肤色,每一个猿猴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审美。

艺术家借助NFT这一形式,把近代技术与现代人类的精神状态进行了融合与展现,这给用户带来了身份象征,这也是阿迪达斯选择与无聊猿俱乐部合作、彪马与之合作的原因之一,它给用户传递了一种有共鸣的文化和价值观。

目前国内仅有冰墩墩NFT,它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力,这是因为有冬奥会和熊猫形象的加持。我们仍欠缺一个完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迅速走红的NFT。

NFT早在三年前就在国外诞生并开始兴起,真正引入国内实际上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大部分NFT公司成立时间仅半年,许多国外的NFT项目像RTFKT、无聊猿都是在一两年前成立的,如今它们的估值都已经达到数亿美元,NFT交易平台甚至已经估值15亿美元。这些公司业务具有多样性,这使得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有了更多的玩法。

目前国内运动品牌巨头们的NFT玩法,也就是数字藏品玩法,只局限于发布数字藏品,这些数字藏品以图片形式呈现,且形象较为粗糙,这是因为目前中国数字藏品发展时间短,群众基础不够广阔。随着互联网巨头加入,初创公司争相涌入,或许一两年后,国内会出现一批NFT项目和平台,它们的估值能过亿。

安踏、李宁这些品牌不缺钱,它们只是欠缺一个能展现时代价值的 IP 作品,欠缺一个能引发人们普遍共鸣的 IP 作品,还欠缺背后健康的区块链生态。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