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统一考试是什么吗?
高考吗?不,是驾考。
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9月,中国领有汽车驾照的人口为4.1亿,而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参加这一考试的总人数是2.5亿。
当前国内拥有驾照的司机总数达到4.1亿人,其中绝大多数驾驶执照都是在过去十年内取得的。早在2007年岁末,全国持有汽车驾照的人数仅有1.1亿。此后,驾照持有群体以每四年增加一亿的速度持续扩大。
凡是参加过高考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考试印象,同样,凡是接受过驾驶培训的人,也会形成独特的考试回忆,这些回忆中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几个方面:过程相当不易,考试气氛十分紧张,费用相对较高,需要长时间等待,并且要经受日晒。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那恐怕就是“花钱受虐”。
学车到底有多贵?
早在2013年,新闻就曾指出,由于交通法规的严格化,驾驶培训费用显著上升,超出万元。不过,这些报道通常指的是快速培训课程或特别服务班的费用。即便到了2020年,全国范围内常规驾驶课程的平均费用仍然维持在四五千元。自动挡由于车辆本身价值较高且磨损更显著,因此报名费反而比手动挡更高。
不过,各个城市之间,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
在上海,C2自动挡驾照的报名费用通常达到七千元以上,在深圳这个同样是一线城市的地区,报名费用也大致在六千元左右,相比之下,东北和中西部的城市,报名费用一般稳定在四千元附近。
所以,许多高校学子倾向于在假期返乡练习驾驶,而不是利用课余时间更从容地学习驾驶技能。一位河南籍的杭州高校学生曾在知乎上对比过两地学车的开销差异:2016年,她所在城市周边的驾驶培训学校报名费用为5000元,而她的家乡仅需1800元。
但令人意外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大城市都很贵。
北京和广州作为同类大都市,其驾驶培训机构的注册费用,不仅少于上海和深圳,甚至比温州、珠海等沿海城市还要便宜。
武汉、南京和西安这几个高校生聚集的城市,部分驾驶培训机构的报名费用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还有部分更低。仅从报名费用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地方确实是价格较低的区域。
报名费只是起步,还有一路的隐形费用
不过,以为学车只要交一次钱,那就太天真了。
某些不正规的训练机构,收取的费用种类极多,例如空调使用费、车辆油料费、照明设备费,还有部分指导人员会直接索要香烟、财物,并要求提供餐饮招待。
驾考宝典的学车软件里,有个驾校评价区,里面有些学员把交的钱都列清楚了,其中有人最后花的钱,比最开始交的报名费还要多出一大截。
在部分驾驶培训机构的负面反馈里,指导老师经常受到指责,其问题并非态度严厉或出言不逊,而是涉及向学员提出额外要求。有学员提及自己接触的科目三指导老师时说:学员买了矿泉水,老师觉得口感一般,买了饮料,老师又觉得不够冰爽,每天中午还要求学员请客吃饭。许多学员之所以遵从这些要求,主要害怕指导老师不够尽心负责。毕竟,考试不通过将导致额外的经济支出。
依据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四十四条的内容,当科目二或科目三考试连续五次未能通过,就必须重新注册报名。在上海学车的时女士就遭遇了这种情况。她于2019年6月开始报名学车,尽管平时驾驶技术表现良好,但在科目二考试中连续五次均未合格,最终不得不再次缴纳超过七千元的报名费用。
多数人时运尚可,并非全然不幸,然而能够每试必中的,实在屈指可数。
这门考试,没人躲得了挂科
驾校考试中,有个议题持续引发讨论——究竟是场地驾驶考核更考验人,还是道路驾驶考核更考验人?根据普遍看法,场地驾驶考核通常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
澎湃新闻报道统计了那些公布过驾考各科目合格率信息的城市,通过这些城市的通过率数据来解答相关问题。
答案是都很难。
二零二零年九月那次驾驶员考试里,南京和无锡的科目二合格程度更差,苏州和常州的科目三合格程度更差。这四个城市都在江苏省内,但表现却差别很大。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觉得科目二更“变态”呢?
这恐怕和科目二的考试项目更侧重准确有关。
近些年,各处驾驶考试陆续采用自动化评判员,不仅包括理论考试科目一和科目四,实践道路测试科目二和科目三也应用了机器进行评分。借助高精度定位装置,车辆与黄线的间距能够达到厘米级精度。而科目二考试需要一次性准确对准,倒车入库、侧方停车等操作,既要精准对位,又不能触碰边缘,这让许多人感到非常沮丧。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路考中,坡道停车与起步是得分率最低的项目,超过半数考生无法将车辆精确停靠在桩杆线上,毕竟对于驾驶初学者而言,一次性将车头准确对准不可见的线条相当困难。
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五日,广东省珠海市一驾驶培训场地,一位应试者在完成坡道定点停车项目后,于下坡路段误踩油门,导致车辆撞击到照明设施并发生倾覆。
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之外,科目二的其余项目失分比例都超出十分之一。相比之下,科目三的挑战性要低很多,除了最后靠边停车时需留意间隔,其余项目只要避免压线即可。
然而科目三的合格比例依然偏低,主要问题可能在于灯光这项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包括变换方向指示灯、开启近光灯、使用远光灯等动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只要在紧张时出现失误就会导致考试失败。许多参加科目三考核的人,甚至车轮都未曾转动,就已经被判定为不合格。
学车还得有耐心
学员历经连番责备、长时间暴晒、反复悬挂后,终于领到了驾驶执照,很多人忍不住要展示一下,既由于考试成功不易,也因为这个历程过于冗长。
我们考察一下深圳市2019年获得驾驶执照的人所需时间:在所有通过考试的学员里,平均学习时长为九个月,最长的要数四月份拿到驾照的,由于春节假期的影响,从报名到领证总共耗费了十一个月。
为什么会这么久?
通常情况下,决定学习驾驶进度有三个方面:官方机构考核的效率,驾驶培训机构的指导节奏,以及学员自身的可用时长和掌握技能的水平。
首要的后果十分显著。倘若选拔机会不多,而参与竞争者众多,便容易遭遇无法获得资格的状况。比如重庆市在二零一六年前推行驾驶考试市场化运作机制时,众多候补学员长期滞留,需要等待三十天以上才得以考试,这种情况相当普遍。
此外,驾校的配备状况也会决定学员掌握驾驶技能的快慢。有学员抱怨练习时"几十号人共用一台教练车",也有学员表示"上午的班级里二十多位学员,等到中午也没能开上一圈"。
这就造成了报名费之外的又一项开销,若想增加练车次数,要么就得支付计时训练费用,要么就需向指导人员赠送烟草产品,或者安排宴席款待。
“路”是死的,人是活的。
考取国内驾驶证过程相当复杂,部分人因而决定先到海外完成驾驶资格认证,随后返回国内进行初次换证考试。
据消息透露,仅在2018年,韩国济州岛每星期就有62名中国籍人士成功考取驾照。部分旅游机构更推出了为期五天的驾照速成游,起步价约为8800元人民币,全程配备专业向导,学员在完成驾驶培训和考试的同时,还能享受当地观光行程。
相比中国,很多国家的驾考的确是容易模式。
邻近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驾驶考试内容比较容易。在巴基斯坦,考核环节主要是驾驶车辆绕过几个圆锥形标志物;而印度的测试项目虽然包含更多内容,例如直线行驶、左转和临时停靠,不过由于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驾驶执照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实际拿到驾照的门槛反而降低了。
但是,驾驶考试设置得比较难,目的是为了确保人们在开车时更加安全可靠。像英国、日本这些国家,也因驾驶考试要求严格而著称,它们的路考时长、考试不及格的比例都不比中国差。过去全球驾驶考试最简单的墨西哥,2015年之前无需参加考试就能拿到驾照;现在却变得严格,必须通过交通法规、道路驾驶和视力检查这三个环节才能拿到驾驶执照。
要论驾驶技能,不论通过何种途径获得驾照,只要能安全行驶就行。然而,许多人拿到驾照后,就不再触摸方向盘了。尽管我国有超过四亿的汽车驾驶员,但私家车的数量目前只有两亿。
有多少人费尽千辛万苦拿到驾照,却放着吃灰不敢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