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旗下库分期达千亿规模,年薪56万招聘总监,新模式咋回事?

日期: 2025-10-23 09:07:42|浏览: 13|编号: 10718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金融业与场景密不可分,如今相关机构持续抢占各类场景资源,不过鉴于先前健身、医美、教育等领域多次出现风险事件,业者变得更为谨慎,决策上更加小心。

寺库公司专注于高端品牌推广业务,其下属的分期付款服务库分期已经实现了千亿元级别的市场体量,该平台目前正积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消金界得知,库分期正在以年薪56万元招募消费金融负责人,另外,在合作的商家方面,他们修改了针对预付费合作商家的管理办法。

这是怎样的一种新模式呢?

千亿市场规模,年薪56万招聘消费金融总监

根据企查查披露的数据,寺库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份,初始注册资本是一千万,法定代表人同时是实际控制人李日学。该平台于2017年9月时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2018年7月还吸纳了京东等企业参与的金额达1.75亿美元的战投,在公开上市之前,曾经经历过由IDG资本、银泰资本等多方资本参与的连续融资阶段。

财务报表记录,到2019年9月30日为止,寺库在第三季度的整体收入达到19.41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3.5个百分点;其净利润为6210万元,较上一季度提升了38.3个百分点,其中利息所得增加了0.80亿元,同比增长了320个百分点。

目前,核心的奢侈品推广业务发展缓慢,寺库公司也慢慢开始涉足钱庄行业。

寺库金融旗下设有两种消费金融服务,库分期是借助信用卡实现的分期付款方案,库支票则是一种参照花呗模式的“先购后付”分期方案。

最近,金融消融行业在猎聘平台注意到,寺库公司运营的库分期正在招募消费信贷高级管理人员,年薪上限达到五十六万元,工作内容涉及联络医疗美容和教育服务领域。

知情者透露,库分期原本是在寺库商城的基础上诞生的,现在它主要面向外部客户开展业务。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项业务表现不佳,与马上信贷、捷信消费信贷相比,缺乏优势,竞争力明显不足。

选择使用银行卡分期付款的客户,并不会在意由此产生的债务负担,另一方面,那些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现金的人,他们追求的是增加信用额度,而不是用自己的信用卡办理分期业务。

然而对于库分期来说,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最大的风险来自“资金池挪用”

消金界了解到,寺库采取的是“赊销+保理+保险”的模式。

官方消息表明,使用库分期功能的客户,其分期付款额度受限于相应信用卡的信用额度,且必须于每张信用卡的到期还款日,向金融机构支付所消费的本金部分。

客户首先扫描店铺的条形码,接着来到分期详情界面,随后填写想要分摊的款项总额,再挑选好分摊的月份数量,这样操作就完成了。

库分期的知情人士透露,他们对于合作场景并无特定要求,风险控制由银行负责,库分期这边仅关注“使用者拥有信用卡,商家能够稳定经营”。

库分期原本从事高端品牌网络销售,因此与众多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根据公开信息,该公司与二十一家银行有业务往来。

库分期与众多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涉及教育、医疗美容、旅游等多个领域,但教育、租赁等行业通常采用预付方式,由于金额巨大且周期较长,商家携款潜逃的情况屡见不鲜。

消金界了解到,预付费模式最大的风险,来自于资金池挪用。

预付费模式下,学员借助库分期申请了教育分期贷款,资金实际留存于卡内,尚未支付给教育机构,只是该笔款项暂时冻结;当课程全部结束后,教育机构会依据实际消费金额,办理“预授权完成”手续完成结算,届时刷卡的数额,才是真正支付给教育机构的钱款。

金融机构方面,他们了解到客户在寺库平台办理了信用卡分期业务,银行将款项拨付给寺库,寺库在获得资金后,再转交给教育机构。

在此期间,寺库充当网络销售渠道,将众多款项聚集于自身账户中,并随后为商家办理结算事宜。

有业内人士向信贷领域透露,主要问题在于,开展分期业务的机构本身不具备金融机构资质,却为商业主体处理结算事务。实际情况是,唯有银联以及获得许可的支付企业才有资格执行二次清算工作。

不过,寺库方面向消金界说明,他们具备相关资质,但截止目前,并未透露具体内容。

一旦缺少必要执照,更深层次的危险在于,平台也许并未将资金支付给商家,反而存在转移预收款资金流动的可能性。

库分期也经常遇到挫折。像上海萌塔在线教育、北京博学教育机构这些教育单位,都出现过经营中断的情况。

消金界获知,近期库分期强化了对预付费类型商户的审批流程,例如,仅与领先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同时针对经营资格和经营场所等方面制定了清晰的标准。

场景金融下一步怎么走

金融活动离不开实际应用环境,如今监管机构强调业务必须依托场景开展,促使获得金融牌照的消费者信贷机构更加激烈地竞争合作领域。

有些工作人员觉得,实体店里的巨额放贷没有明确的要求,钱款的流向不方便跟踪。倘若监管加强,比如规定必须付给装修企业,对金融公司而言将是毁灭性的后果。

所以,多数有资质的机构还是得毫不动摇地选择场景金融这条路线,不过,鉴于之前场景领域出现的风险事件,大家开始深入思考,未来场景分期具体要怎样推进?

中介调整信息,再提供给金融机构,这种做法十分普遍。一位有资质公司的信贷控制职员对金融界说明。

早先已有风险事件发生,表明平台曾冻结预授权资金,但该款项并未实际支付给商家。

例如,2019年下半年的乔融金服,有使用者指出,该平台能够擅自更改偿付数额。

我甚至揣测,针对场景方利用受托支付打公户进行避税的情况,分期服务机构、资金方以及场景方三方可能会达成隐秘协议。也有业务人员对这种模式提出疑问。

目前,诸如寺库之类的在线销售平台,都试图借助既有客户群来获取收益。金融服务无疑是一个便捷途径。不过,怎样合规合法地运作,才是这些组织需要思考的关键点。

唯品会最初也是通过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不过旗下的唯品花业务正在急剧减少;寺库也关闭了寺库钱包服务。尽管如此,唯品会仍然成功获得了支付、网络小贷等多项金融许可,市场风险之外政策风险尚能管理;至于库分期隐藏的风险,或许还没有完全显现。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