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寺库所售产品质量也备受指责。依据电诉宝发布的《2020年Q3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表明,寺库处在“2020年Q3全国零售电商消费评级榜”第十三位,具体呈现为平台反馈率是8.33%、回复时效性为0.100、用户满意度为8.000、综合指数均为0.340,获得“不建议下单”消费评级。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寺库的投诉有929条,其中商品质量、发货问题、退款问题、网络售假等投诉都是高频词汇。
内忧不解,外患不断,寺库的经营环境甚至比股价还要糟。
02 模式真伪之辩何解?
根据贝恩所发布的报告能够发现,在2020年的时候,全球奢侈品市场出现了萎缩的情况,其萎缩幅度达到了23%,然而,中国境内的奢侈品消费却将会逆势呈现出上扬态势,上扬幅度为48%。并且该报告进行了预计,到2025年时,中国有希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因而国内的奢侈品发展存在着较为广阔的空间。
在这样的大势下,寺库的电商生意并没有成为“风口上的猪”。
其次,历年来的财报表明,在2015年到2019年这个时间段内,寺库的经营性现金流始终呈现为负数状态,并且在这五年的时间里累积下来的亏损超过了14.5亿元。
在多数人的认知范畴中间,奢侈品自身所具备的利润率是极其可观至极的,每一次成功卖出一件相关产品之时,都能够赚取数量颇为不少的金钱,然而,寺库的主要业务所对应的现金流为何始终持续处于负数状态呢?
这得回归到奢侈品电商商业模式的本质上来,首先,奢侈品注重突出自身的稀缺性,因其高门槛才致使高溢价,然而电商着重强调效率与普惠,打折、促销以及发红包之类的极为常见,这对奢侈品品牌而言本身就是一种伤害。其次,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量,顾客购买奢侈品的需求并非单纯的衣食住行方面,更多是在于身份的认同、极致尊享的服务等等,电商在很大程度上没办法提供这种“尊贵感。”。换一种说法来讲,奢侈品对于服务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然而电商平台秉持的却是效率理念,二者是相互背离不相契合的,这正是奢侈品电商行业发展态势不温不火的缘由所在。最终,假货这一问题始终难以规避掉,在国内奢侈行业当中造假风气十分严重,用户于购买之际首要关注的重点便是正品方面的问题。并且,与更具保障的线下实体店相对比,线上平台是那种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状态,显然其竞争力是要弱上一些的 。
并且,对多数消费者来讲,奢侈品不在“能够复购”的范畴里,这致使奢侈品电商平台深陷复购率过低的艰难处境。一个电商平台绝不能仅靠新用户的一回消费来维系自身平台的发展,况且奢侈品电商的用户数量本来就不多。
基于现存的垂直奢侈品电商平台的发展路径来瞧,大体上也是自单纯的卖货朝着线下服务、二手奢侈品鉴定回收寄卖等形式去发展,纯粹的奢侈品垂直电商差不多已然不复存在了。
除了自身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外,外部竞争环境同样也在促使奢侈品垂直电商加快步入“死亡”的进程当中。电商巨头们为了能够丰富自身所拥有的SKU以此来提升盈利能力,于是纷纷进入到奢侈品品类领域。在去年双十一期间,有超过1000多款奢侈品新品于天猫奢品进行首发。在11月1日具体的那一天,天猫奢侈品交易开始售卖仅仅过去10分钟,首次参与其中的巴黎世家、Coach所达成的成交额就已经超过了当年618全天的成交额。11月11日前,10分钟之时,京东奢侈品成交额同比增长幅度超出500%,前30分钟里,超130个奢侈品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100%。稍早之前,趣店推出“万里目”项目,宣传语宣称其为“100%正品,假一赔十”,采用“百亿补贴+社交裂变”的形式,迅速积累了一波人气。
的确,绝大多数顶级品牌并不打算把电商业务托付给他人,Louis、Dior等产品的所属公司,也就是归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路威酩轩集团旗下所有品牌所开展的在线销售,全部都是自营模式,并且该集团在2017年的时候还推出了多品牌电商平台24 Sèvre,这个平台面向全球超过80个国家处于销售状态,为其他品牌提供销售平台面 。
所以呀,处于那种类似夹缝状态之中的奢侈品电商,其生存所拥有的空间,可以说是越发地变小啦。套用足球这项运动赛事解说那边知名人士所说的那一番话语来讲哟,“留给寺库的时间已经是不多了啊“。
03 寺库的最终归宿在哪里?
参照腾讯广告《2020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数字行为洞察报告》所展示的情状,社交零售正进一步加快改变消费品零售以及奢侈品零售的格局。2019年的数据表明,有超过80%的中国消费者于购买奢侈品之时会选取线上研究、线下购买的形式,此一比例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换言之,线上挑选商品,线下进行交易,这是奢侈品跟互联网相互结合的主要形式,因而单单从事线上交易的电商模式自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选择走奢侈品电商路线,但是不得“善终”并不是没有前车之鉴。
全球知名的时尚奢侈品电商Yoox Net-a-(YNAP)网站,提供涵盖Gucci、Chloé、Prada等在内的,超过800个人气设计师品牌,以及200个专业美容品牌,其品类包含成衣、包袋、鞋履、美妆等。公司于2015年10月在意大利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全年交易额突破20亿欧元,即便YNAP在欧洲、美国市场拥有强大话语权。市占率较高,然而无奈股价表现始终不尽如人意。2018年6月公司被迫选择私有化退市。
事实上也并非仅仅是奢侈品这类垂直电商平台处境不佳,依据过去几年的市场调研情形而言,大部分垂直品类电商的状况都不尽如人意。举例来说,曾一度被称作“中国亚马逊”的当当,现如今唯有依靠创始人去制造热点才可引发大家的关注;专门从事特卖业务的唯品会在历经诸多挫折以后,投靠了腾讯这棵大树,凭借“九宫格”勉强维持运营;去年4月的时候,主要经营化妆品特卖的聚美优品不得不无奈地选择退市。
再说那几家企业所主营的商品,不管是书籍,还是服饰、化妆品,其购买者画像能够是所有人,并且消费频率较高,甚至能够理解成是刚需消费。然而奢侈品的消费者自身就只有一小部分人群,客单价虽说高但消费频率却极低,在面对其他全品类平台的竞争之际,“小而美”常常不占优势。
固然,寺库并非不晓得“有所进取”。李日学曾把直播当作寺库的救命稻草,在财报里讲,“当下,寺库正在培育奢侈品直播生态系统,涵盖与短视频平台的合作,内部的流媒体内容制作,以及提升流媒体购物体验和质量等方面。”。
去年年末,寺库于北京三里屯大力投入资金打造奢侈品直播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大概为7000平方米,能够容纳300名及以上主播同时在线开展直播活动。尽管其进入直播领域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然而却带去诸多痛点。其一,假货频繁出现,致使奢侈品直播面临信任方面的危机。其二,价格过高,从而难以实现销量增长。截止到目前,寺库还没有对直播新业务的成绩予以公开,不过退市好像已经被列入日程安排之中 。
单从主营业务自身而言,处于电商巨头纷纷进军奢侈品领域的状况下,寺库的试错成本显著提升,只要一出现问题,就会丧失先发者所拥有的优势。所以寺库更应当精准确定自身的定位,奋力应对未来的发展以及即将遭遇的竞争。
当下,“小而美”愈发困难,此时,适度开展多元化,不见得是不好的事。京东、美团这般强大的巨头,为了获取“高粘性、高频的用户”,会竭尽全力投身社区团购大战,寺库好像能够借鉴。毕竟如此,把鸡蛋放置于不同篮子里,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风险。
其次,做好品控和售后。动辄五六位数的奢侈品,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如若到手的产品存在些瑕疵或者根本就是仿品,几乎会让所有人愤怒。黑猫投诉上900余条投诉就证明寺库的品控真的“不及格”。而服装鞋帽等品类多属于耐用品,保养和维护也需要专人专技。况且这块的利润也非常可观。参照诸多车企的经营谋略,售卖车辆所获利润已然极为微薄,然而维修、保养以及零配件售卖等方面却能够带来海量利润,要是寺库能够将这些事宜妥善处理好,口碑以及业绩便有机会实现扭转。
最后,虽然说拥抱直播这类新形势并非不好,然而重点在于得看如何去结合。与其他商品存在差别,奢侈品营销对专业性以及可信度有着更高要求,在没办法确保货品为正品的情形下,再来火的形式、再靓的主播都是毫无作用的,唯有当产品可靠、主播专业以及粉丝画像准确等诸多指标都相互匹配的时候,才是对于奢侈品而言最为合适的“带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