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帝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命运与终结

日期: 2024-11-24 07:11:56|浏览: 363|编号: 8252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德国司令路德维希·冯·路透中将对这一指令提出抗议,但徒劳无功。比蒂直言不讳的回答是,英国和德国之间仍处于战争状态,因此任何敌舰都不能在英国港口悬挂其旗帜。

德国帝国海军战列舰在北海。这张照片很可能是从德国海军飞艇师的齐柏林飞艇上拍摄的,该师的主要任务是与水面部队合作。

阿道夫·冯·特罗塔中将于 1916 年成为公海舰队参谋长,并于 1919 年成为德国海军部长,次年他负责组建帝国海军并为未来的扩张奠定基础。

皇家海军军舰护送 HSF 舰队前往斯卡帕湾的拘留设施。盟军对德国舰队命运的犹豫不决导致船只被船员凿沉。

1919年4月,德国帝国海军的末日宣告结束。当德国军舰及其船员继续在斯卡帕湾苦苦挣扎,与外界隔绝,只能从德国获得基本口粮和少量通讯时,在冯·特罗塔中将的领导下,“临时”德国海军成立了。他的命令。两个月后,1919 年 6 月 21 日——盟军和德国公海舰队在凡尔赛决定德国公海舰队未来的最后期限,双方谈判达成和平条约——德国军舰在冯·罗伊特海军上将的指挥下航行在斯卡帕湾被船员奉命自沉。只有战列舰巴登号和几艘驱逐舰被英国登船队救起。这是德国帝国海军的终结。

事实上,结局始于日德兰海战,这是一场涉及 259 艘战舰的大规模交战;皇家海军遭受了数量上的失败,损失的舰艇和人员比德国人更多,但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德国公海舰队撤退到威廉港的主要基地,不再有实力冒险出海。直到1918年10月,战争不可避免地结束,德国海军上将们才计划在北海进行一场战斗,直到战斗结束。这是一项自杀计划,引发了基尔和威廉港港口德国军舰的公开叛变。

就德国海军而言,《凡尔赛条约》所施加的限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条约在舰队在斯卡帕湾沉没一周后才受到诽谤。德国将不允许装备潜艇,考虑到德国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给盟军商船造成的巨大损失,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战后也不允许德国发展海军航空兵。事实上,当盟军要求交出更多主力舰以补偿在斯卡帕湾沉没的舰艇时,德国海军沦落为一支配备了各种陈旧战舰的海防部队,其中包括8艘旧战前战列舰, 8艘轻巡洋舰、32艘驱逐舰和鱼雷艇,以及一些扫雷舰和辅助舰。今后若建造新的主力舰取代旧舰,其排水量不得超过1万吨,而新建巡洋舰的排水量不得超过6000吨。

1936年,凯撒级无畏舰凯塞林号在罗赛斯港被打捞并解体。船体仍然是倒置的。请注意她的 30.5 厘米(12 英寸)主炮的巨大炮塔。凯塞林号是第一批配备涡轮动力的德国战列舰之一。

德国战列舰“”号被拖至造船厂后螺旋桨倾覆沉没,1934年9月重新浮起。

该船附在拖船上,在从斯卡帕湾拖往罗西斯港的过程中仍处于倒立状态。打捞沉没的德国公海舰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一艘战列舰和几艘驱逐舰逃脱了德国船员的摧毁。

1930 年 7 月,德国战列巡洋舰兴登堡号在斯卡帕湾被宣布报废。不过,英国皇家海军工程师仍然有足够的兴趣进行了详细的检查。

日德兰海战期间,英国的一枚巨大炮弹击穿了战列巡洋舰德国号的装甲。该船被击中21次,损失惨重,但仍保持漂浮。

公海舰队水兵在接受盟军移交德国军舰的要求后在基尔举行示威。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帝国海军处于兵变状态。

“开始——原地奔跑!” 1916年,德国战列舰的甲板上,德国水兵正在进行体能锻炼。在战争的这个阶段,德国公海舰队士气高昂。战争结束时,水手们感到自己被上级背叛了,因为他们从未在战斗中被彻底击败。

老式战列舰黑森号(左)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在对西西里岛巴勒莫进行礼节性访问。这艘船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响了第一枪。

冯·特罗塔海军上将在组建新海军的初期面临一系列严重问题。一方面,前德国帝国海军的数千名人员团结在自由海军的旗帜下,正在与起义的共产主义者和激进的社会主义者进行内战。德国海军陆战队后来将其身份改为埃哈特旅,并于 1920 年 3 月 13 日参加了反对魏玛共和国(即威廉大帝退位后建立的所谓第二帝国)的亲君主主义起义。日本占领了柏林。社会主义者占了上风,魏玛领导人将冯·特罗塔视为潜在威胁,迫使这位海军上将辞去帝国海军司令职务。

1920 年 10 月,保罗·本克 (Paul ) 海军上将接替了他的职务,他的首要任务是重组帝国海军并训练下一代海军军官。为此,帝国海军内部设立了一个训练部门,由一名军官指挥。该军官于 1894 年加入帝国海军,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多格滩战役。他就是海军少将埃里克·雷德尔 (Eric Redl)。

根据 1920 年 9 月的备忘录,德国海军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德国海岸线的完整性,尽管其中有一项规定允许其军舰进行海外礼节性访问以“展示旗帜”并加强船员培训。与此同时,政府提供资金启动一项适度的造船计划并改进一些旧的帝国海军战舰。战列舰布伦瑞克号、埃尔萨斯号、汉诺威号和黑森号都在1920年代初期进行了改装和重新武装,而战列舰西里西亚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则后来进行了翻新。一战后,德国第一艘从无到有建造的战列舰——轻巡洋舰埃姆登号于1921年下水,但由于当时政治经济环境混乱,花了四年时间才完工。 1925 年 1 月 7 日,她在威廉造船厂下水。她最初是燃煤的,1934 年改用重油。从 1926 年开始,她作为训练船进行了九次国外旅行,主要为外交服务和船员培训而设计。

1928年,帝国海军创始人汉斯·岑克中将。此时,法国作为波兰的盟友,被认为是德国未来最有可能的敌人,因此帝国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德国的航运自由并阻止法国军队进入波罗的海。在曾克的领导下,德国首先开始建造轻型巡洋舰、驱逐舰和鱼雷艇来完成这些任务。

1920 年公海舰队在斯卡帕湾沉没后,德国水手从英国拘留所释放后在威廉港上岸。这些水手中的许多人将在下一场战争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埃姆登号轻巡洋舰是德国一战后建造的第一艘中型战列舰,作战价值不大,二战前充当训练舰。

1924年,汉斯·岑克中将接替本克上将担任帝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在他的领导下,为了替换当时服役的破旧的一战鱼雷艇,开始建造12艘新鱼雷艇,其中6艘猛禽级和六艘捕食者级均在威廉姆森造船厂建造。该级包括信天翁级、猎鹰级、狮鹫级、秃鹰级、海鹰级和海鸥级,而该级六艘舰艇分别是白鼬级、美洲虎级、豹级、山猫级、虎级和狼级。根据《凡尔赛条约》,这些舰艇被列为驱逐舰,排水量约为 930 吨,由两台涡轮机提供动力,航速为 22 节。所有型号均配备六门 53 厘米(21 英寸)鱼雷发射管、三门 10.4 厘米(4.1 英寸)火炮和四门 20 毫米高射炮。总共建造了129艘舰艇,并于1929年全部完工。在此期间,优先建造轻型巡洋舰和鱼雷艇,因为人们相信波兰的盟友法国一旦发生重大海军威胁,可能会构成重大海军威胁。德国和波兰之间未来的冲突;假设英国和美国将保持中立。快速轻型巡洋舰和鱼雷艇被认为是最适合执行阻止法国军舰进入波罗的海和护送德国北海商船任务的军舰。

埃里希·雷德尔海军上将从 1928 年至 1935 年担任海军参谋长,而康尼安德则担任德国海军总司令直至 1943 年。总体上反对两条战线战争,仍然忠于希特勒,并提出无限制潜艇战。雷德尔在纽伦堡受审并被判处终身监禁,但于 1955 年获释。他于 1960 年去世。

帝国海军军官在梅里克海军学院接受理论培训。德语教学非常全面,包含所有最现代的知识。只有在人手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严格的培训大纲才会放松。

埃里希·拉德的崛起

1920 年代末,当德国社会党 (SPD) 发现正在制定建造新型战列舰的计划时,帝国海军发现自己陷入了政治风暴之中。 1928年德国国会选举中,社会民主党提出了“食物不是”的竞选口号。最初被称为“装甲巡洋舰”,后来被称为“装甲舰”,它们从一开始就被设计为袭击舰,具有大而经济的行动半径,速度为 35 公里/小时(19 节),航程可达 16,677 公里/9,000 海里。英里。为了符合 1920 年代各种海军条约规定的最大吨位要求,船体经过焊接以减轻重量,并配备了柴油发动机。他们有足够的速度——48公里/小时(26节)——使他们能够逃离任何无法被他们的火炮击沉的船只。他们的武器包括六门28厘米、八门15厘米、六门10.4厘米高射炮、八门37毫米高射炮、10门(后来的28门)20毫米高射炮和八门53厘米(21英寸)鱼雷发射管。员工编制1150人。

公众舆论变得如此关注建造这些战列舰所涉及的费用,以至于曾克海军上将被埃里希-雷德上将取代,埃里希-雷德上将被认为更容易接受所有的政治恐慌,他于 1924 年离开训练部,成为波罗的海基地的负责人,帝国海军三大最高职位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雷德尔在弗朗茨·冯·希佩尔海军上将手下服役,后来被指派撰写两卷本的德国海上战争官方历史。他被指控参与1920年柏林的海军支援。起义后,他在海军历史图书馆低调地完成了这部作品。这些卷涉及战争期间德国商船突击队在遥远海域的活动,直到编写这份报告时,雷德尔才充分意识到这些船只对盟军航运造成的损害。不仅如此,他们还吸引了大量盟军战列舰和巡洋舰前来搜寻。

第一艘新型装甲舰最初被称为 A 或 A,由德国基尔工程公司于 1929 年 2 月 5 日建造。 (顾名思义,她要取代的战列舰普鲁士号于 1929 年 4 月沉没,并于 1931 年报废)。新战列舰排水量为11,700吨,1931年5月19日下水时正式命名为德国号。该级第二艘舰于1931年6月25日在威廉港奠基,命名为“洛特林根”号。它于1933年4月1日下水,命名为“谢尔海军上将”号。第三艘船也于1932年10月1日在威廉港奠基,命名为“布劳恩-施威格”号。 1934年6月30日下水,命名为“斯佩海军上将”号。毫无疑问,如果希特勒和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党 (NSDAP) 在 1933 年上台后没有改变海军政策,这些快速、高效的“袖珍战列舰”就会被订购。

阿道夫·希特勒视察舍尔海军上将号,这是复兴的德国舰队的骄傲之一的“袖珍战列舰”。为了避免在解释《凡尔赛条约》时出现任何麻烦,三艘“德国”级战列舰(其中第二艘“舍尔”号于1933年4月下水)被称为装甲舰。 1940 年,它们被重新归类为重型巡洋舰,所有三艘船都是二战中非常成功的袭击者。

德国国防部帝国海军设计办公室内部一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海军军官一直与他们的顶级设计师保持联系,现在与他们密切合作制定帝国海军新舰艇的建造计划。在希特勒统治下,“违禁”武器的秘密开发是通过建立外国设计局开始的。

锻炼在每个德国士兵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纳粹“优等民族”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精美的标本正在接受指挥官的检查。

希特勒统治下的海军扩张

1932年日内瓦裁军会议首次邀请德国代表团参加,会议很少关注海军问题,而是关注陆军的规模和组成。与此同时,德国政府批准了一项名为“替代造船计划”的计划,该计划设想分两个阶段创建一支新的德国海军力量,第一阶段为1930年至1936年,第二阶段为1936年至1943年。第二阶段是秘密进行的,正是在这个阶段,阿道夫·希特勒启动了一项重大军舰建造计划,作为他推翻凡尔赛条约并将德国建立为世界海军强国计划的一部分。

德国造船计划进展缓慢,部分原因是新总理意识到加快建造几乎肯定会引起英国和其他前交战国的愤怒反应,但主要是因为经济限制。所有海洋国家都感受到了严重经济萧条的影响,并急于逃避建造替代主力舰的费用; 1930年代初期的海军条约强加了一种出于必要而非真正的裁军愿望而决定的经济。无论如何,到 1933 年底,裁军目标显然正在迅速退却。那一年,日本入侵满洲,引发了其他国家的多米诺骨牌侵略行动,最终导致国际联盟解体。国际联盟成立于 1919 年,希望为破碎的世界带来和平与稳定。

德国早期海军扩张计划的核心是轻型巡洋舰。 1925 年的埃姆登已经被提及;紧随其后的是1927年的卡尔斯鲁厄号、1928年的科隆号和1929年的莱比锡号。接下来是1934年下水的号和1937年下水的号。纽伦堡和莱比锡号重达6,700吨,是最大的,有850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武器包括九门15厘米(5.9英寸)、八门8.9厘米(3.5英寸)高射炮、八门37毫米高射炮以及十二门53厘米(21英寸)鱼雷发射管。他们的最高时速为 59 公里/小时(32 节)。其他的则较小,排水量为 5,600 吨,载员 630 人。它们携带八门 15 厘米(5.9 英寸)、三门 8.9 厘米(3.5 英寸)高射炮和四门 37 毫米高射炮,以及四门 53 厘米(21 英寸)鱼雷发射管。另外三艘未命名的轻型巡洋舰从未完工,并于 1943 年从库存中报废,另外三艘仍处于设计阶段。

随着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海军战略发生了变化。法国被视为未来的潜在敌人,在大西洋进行海战的战略成为主要考虑因素。直接结果是建造了新型战列巡洋舰()。计划了五个,但只建造了两个。其中第一艘是 32,000 吨级的沙恩霍斯特号,于 1934 年 4 月在威廉港开始建造;一年后,格奈森瑙紧随其后。

这些强大战列舰的设计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未完成的马肯森-多斯战列巡洋舰设计,而该设计又基于 1912 年的德夫林格号 - 可以这么说。当时最好的战列巡洋舰。新型战舰配备三轴齿轮涡轮机,作战半径为18,530公里(10,000海里),航速为35公里每小时(19节)。他们的武器装备包括9门28厘米(1英寸)、12门15厘米(5.9英寸)、14门10.5厘米(4.1英寸)37毫米高射炮,以及10门(后来的38门)20毫米高射炮和6门53厘米高射炮。 (21 英寸)鱼雷发射管。每艘战列舰搭载4架侦察机,人员编制1800人。他们的速度为 57 公里/小时(31 节)。沙恩霍斯特号于 1936 年 10 月下水,格奈森瑙号于同年 12 月下水。此时,1935年5月,帝国海军(-)已更名为战争海军(),体现了希特勒摆脱凡尔赛条约最后束缚的决心。

20世纪30年代中期,还建造了新型重型巡洋舰。共有五艘舰艇,分别为鲁佐号( )、塞德利茨号( )、欧根亲王号( Prinz Eugen )、布吕歇尔号( )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 )。第一艘舰于1939年7月下水,并于1940年出售给苏联海军,被命名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和塔林号。其他舰艇于 1937 年至 1939 年间下水。它们的航速为 59 公里/小时(32 节),武器装备包括 8 挺 20 厘米(8 英寸)、12 挺 10.5 厘米(4.1 英寸)机枪、12 挺 37 毫米机枪和 8 挺 37 毫米机枪。后来有 28 挺 20 毫米机枪,此外还有 12 个 53 厘米(21 英寸)鱼雷发射器。每艘舰有三架侦察机。船员人数为1,600人。

新德国海军的第一批志愿者之一报名参军。不乏等待接受这份工作的年轻人。该男子似乎曾接受过军事训练;他立正站着。

这张照片拍摄于 1935 年 12 月,展示了一群德国海军志愿者在抵达威廉港后正在分配自己的床位。希特勒当年重新引入征兵制度,部分原因是为了解决失业问题。

1934年,莱比锡号轻巡洋舰在北海进行演习。莱比锡号尽管两次严重受损,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幸存下来,并于 1946 年在波罗的海沉没。

停泊在基尔港的前无畏舰西里西亚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根据《凡尔赛条约》的条款,它们是二战期间德国唯一被允许保留并服役的主力舰。

1934年,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在不莱梅建造。沙恩霍斯特号及其姊妹舰格奈森瑙号以未完工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为基础,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

希特勒的新战列舰 1930年代末,德国海军战略仍然围绕着未来大西洋发生冲突的可能性,1938年的慕尼黑战争让对海军技术有非常详细了解的希特勒相信,现在有一种方法可以对抗英国海军。前景。为了确保海军在公海的优势,他需要一支超强大的战列舰舰队,其中两艘战列舰已于 1936 年服役。它们是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俾斯麦号的排水量为 41,700 吨,提尔皮茨号的排水量为 42,900 吨,航速为 54 公里/小时(29 节),以 35 公里/小时(19 节)的速度作战半径为 16,677 公里(9,000 海里) )。它们将携带8门38厘米(15英寸)、12门15厘米(5.9英寸)、16门10.5厘米(4.1英寸)高射炮、16门37毫米高射炮和16门(后来的58门)20毫米高射炮,以及八个 53 厘米(21 英寸)鱼雷发射管。编制有官兵2400人。计划建造6艘较大型(56,200吨)战列舰,简称H、J、K、L、M和N。1938年仅建造了H和J战列舰。 1940 年夏天,当德国以为自己赢得了战争时,这些战列舰却在码头上报废。

这张照片背面的德国文字说明显示了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上弹射器上的一架水上侦察机,称这架飞机是阿拉多 Ar-196。事实上,这是一架 He 114,最终被 Ar-196 取代。

缺乏海军航空兵力量

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德国海军的一个明显缺陷是没有航空母舰。 1936年12月,德国开始建造23200吨的齐柏林伯爵号,但德国空军没有提供任何建议。她于 1938 年 12 月下水,但从未完工;经过多次延误后,工程于 1940 年停止,当时工程已完成 85%。她的四轴齿轮涡轮机将使她的最大速度达到 61 公里/小时(33 节),在 35 公里/小时(19 节)的速度下,作战半径可达 14,824 公里(8,000 海里)。最终的机队将由 28 架容克 Ju87D 和 12 架梅塞施密特战斗机组成。另一艘姊妹舰的船体已完成,包括装甲甲板,但从未下水,并于 1940 年在船坞报废。据推测,这艘船将被命名为彼得-斯特拉瑟(Peter-),以德国海军飞艇师在世界上的指挥官的名字命名。第一次战争。

1937 年 5 月 20 日为庆祝国王乔治六世陛下加冕而举行的海军检阅中,装甲舰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受到了适当的装饰。该船搭载一架 He 60 水上飞机。

旗手 () 与战列巡洋舰格奈森瑙进行通信。尽管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被盟军归类为战列巡洋舰,但德国人始终将它们称为战列舰。

新一代驱逐舰

1930年代中期,现代化驱逐舰力量的缺乏也引起了德国海军规划者的担忧,并建造了两个新级别的驱逐舰:莱伯莱希特-马斯级(16艘)和迪特尔-冯-罗德尔级(6艘) ),均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荣誉的水手的名字命名。

1938年12月8日,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在基尔下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齐柏林伯爵号(Graf)被苏联拖往列宁格勒,但在未知的情况下从未完工(可能是被水雷沉没)。

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国海军专家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秘密开发潜艇,多年来一直在挑战《凡尔赛条约》。 1922年,德国潜艇设计师和建造者在荷兰和西班牙的秘密办公室工作,打着向外国海军供应潜水器的幌子,开始开发一艘潜艇,这将成为新一代德国U型潜艇的原型。其中一艘为土耳其海军建造的潜艇成为1936年建造的两艘862吨IA型潜艇的原型,而为芬兰建造的潜艇实际上是IIA型潜艇的原型。另一艘为芬兰建造的潜艇是 VII 型潜艇的原型,该潜艇后来成为德国的主力作战潜艇。

希特勒新任命的潜艇指挥官卡尔·邓尼茨上尉就是在这些可容纳 25 人的外国制造的小型潜艇上开始训练他的潜艇人员的。 1935年3月16日后,希特勒推翻了凡尔赛条约;在英国和德国之间一项相当奇怪的海军协议的帮助下,德国启动了 U 型潜艇建造计划,该协议允许德国建造最多占皇家海军总吨位 45% 的潜艇。这项协议于 1935 年 6 月在没有与自治领、法国或美国协商的情况下达成,为德国潜艇舰队的大规模增加打开了大门;然而到了1939年8月,德国海军仍然只有56艘潜艇,其中22艘是远洋潜艇。

德国海军似乎有足够的时间增加海军舰艇的数量,使德国水面和潜艇舰队有能力摧毁英国及其盟国的商船队。毕竟,德国海军策划者从来没有想象过1944年之前的决战,他们没有考虑到希特勒在东方的野心,也没有考虑到英国及其盟友的立场。

战争将在几周内而不是几年内强加给他们。

Maas 级(1934 计划)驱逐舰停泊在基地。这些2000吨级驱逐舰共建造了16艘,其中10艘在二战中被击沉。

基尔海军训练学校的 II 型 U 型潜艇。这里看到的所有潜艇都是专门为训练目的而建造的,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幸存下来,然后被拆解报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