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2月24日电 题:新机遇、新渠道开辟新空间——广西“春运”一线洞察
新华社记者
“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以来,我们每天能够组织约3趟国际货运班列。”在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中铁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货运中心南宁南营业所常勤玉芳说。
记者近日在广西铁路口岸、机场、边境口岸采访了解到,随着RCEP的实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进一步畅通,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货运量取得了长足发展。一个好的开始。
图为即将在南宁国际铁路口岸发车的中越班列最后的集装箱装卸工作(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
南宁国际铁路港是中国—东盟铁路物流的重要枢纽。记者在这里看到,工作人员正紧张地装卸各种物资,接发来自各地的货运列车。春节以来,南宁国际铁路港进发货物总量较往年大幅增长。到港货物主要为化肥、粮食、化工原料等。发运货物为电器设备、电子元件、日用品、化工产品等。等待是最重要的。
秦玉芳介绍,今年春节恰逢RCEP“满月”,给中越班列等跨境班列货物运输带来显着增长。同时,新增玻璃、农机等货物,进一步丰富了货物运输的品类。 。
在中越边境的凭祥市,RCEP也给企业带来了实惠和信心。作为中国通往越南和东盟国家的重要陆路通道,凭祥友谊口岸进出口量占广西边境口岸的60%以上。也是中国与东盟之间最大的热带水果进口口岸。当地积极协调疫情防控和货物贸易。
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区江南农产品智能交易中心园区,记者看到中越卡车成对连接,穿着防护服的装载机搬运着一箱箱水果。在越南从卡车上搬出后,放在消毒运输带上进行消毒。只有通过“多重检测”的跨境水果才能获得“健康码”,装上中国的卡车,然后发往全国各地的市场。
“现在跨境物流的需求非常旺盛。”广西捷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付剑峰表示,公司主要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仓储、报关、运输等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目前,国内拥有物流车队70余支。东南亚地区车辆数量超过340辆。 RCEP的有效实施将使区域间经贸往来更加密切。
“下船上车,下船上船”——在北部湾港,各类货物乘坐海铁联运列车南下北上,出山入海。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出海。
图为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码头,众多集装箱等待出境(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秦星星 摄
作为紧密连接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的“黄金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有力地赋能了北部湾港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1月,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2367.54万吨,同比增长7.65%,其中集装箱吞吐量48.53万标箱,同比增长3.65%。
陆海同步发展,航空货运也“越飞越高”。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货运站,深航南宁货运部经理毕波自春节返岗以来一直忙碌着。 “除春节假期期间有几天下降外,节后货运量迅速恢复。现在货品类别中生鲜农产品较多,我们力求尽快将货送到客户手中。”碧波说道。
1月20日,开通南宁至印度新德里全货运航线。这是南宁机场2022年开通的首条国际航空货运航线。广西民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2022年公司将加大力度开通航线、关闭航班、开拓市场强化保障,促进航空货邮吞吐量稳定增长,保持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快速增长。
为统筹运输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南宁机场提前部署航班保障工作,提前向有关部门了解国内、国际航班货运动态情况,制定工作方案。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南宁机场单日航空货运吞吐量屡创新高。截至2月20日,南宁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21387.1吨,同比增长53.96%,其中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7687.3吨,同比增长609.31%。 (记者项志强、秦星星、陈一凡、赵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