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白茶:茶中贵族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与富民产业

日期: 2024-12-12 08:41:59|浏览: 325|编号: 8660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咸丰白茶:茶中的贵族并不“贵”

蓝天千里远,青山远,房间里飘着茶香。

漫步咸丰县小村乡,层层叠叠的茶园散布在山间,村村绿树星罗棋布,如诗如画的景色令人陶醉。

茶镇春意盎然。 (郭志军 摄)

近年来,咸丰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茶文化、茶产业、茶技术的整体融合,发展壮大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探索一条茶树品种改良之路。富硒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包括茶园生态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让每一片“小茶叶”都变成了财富的“金叶”。

目前,全县白茶种植面积达14.5万亩,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五。荣获“中国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中国富硒白茶县”称号。

一个美丽的“错误”成就了一个富民产业

白化茶被誉为“绿茶中的仙女”。咸丰白茶是一种对温度敏感的绿茶品种,又称白化茶,生长于海拔800米的高山上。在典型的凉云气候下,茶叶的漂白周期可达50天以上,且漂白程度高;富含21种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量达到7%,茶多酚含量不足11%,呈现出高氨、低酚的特点。

说起咸丰与白茶的缘分,源于一个美丽的误会。

2002年,咸丰茶农从安吉购买了一批绿茶苗进行试种。第二年春天,他们发现长得最好的茶苗的芽实际上是白色的。他们认为茶树得了白化病,茶农赶紧请茶叶专家来诊断。 “嫩叶洁白,是白茶中的极品。”不料,一位安吉茶商误将白化茶树品种“白叶一号”茶苗当作普通绿茶苗寄送。气候。

当温度在19℃至23℃之间时,茶树芽的叶子呈玉白色,叶脉呈绿色。如果温度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它们自然会再次变绿。这种自然特性使得白茶的采摘时间短,产量低,白茶的价值也随之提高。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业分会资深专家陆成银对咸丰白茶给予高度评价:咸丰白茶白化期长,白化度高,叶白绿叶,品质优良感官品质和独特的特征。外形美观,色泽鲜黄、绿色;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新持久;味道鲜嫩爽口;叶底嫩而光亮,是名副其实的上等茶。

咸丰白茶。 (咸丰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虽然采摘时间短、产量有限,但咸丰白茶的高品质使得价格远高于普通绿茶,达到名优绿茶鲜叶的近四倍,激发了茶农的积极性用于种植。 2016年,咸丰白茶迎来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咸丰县整合财政资金近3亿元,重点建设200公里茶叶走廊、7个茶叶重点镇、62个茶叶专业村。

山间云雾缭绕,每一片树叶都成为一个产业。目前,咸丰县有白茶加工企业86家,年产干茶3000余吨,年综合产值超12亿元,带动14.9万茶农持续稳定增收。

科技赋能 建设23条智能茶叶生产线

走进咸丰县小村乡大村白茶园,虽然采茶季节已过,但茶园深处仍有茶农精心为茶树施肥,为茶叶增产增收奠定基础来年。

“我们用石硫合剂封园,施有机肥或茶专用肥,春茶采摘结束后立即对茶树进行全面修剪管理,让茶树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恢复。确保来年白茶品质。 “咸丰县渔色园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丹介绍。

李丹出生于咸丰县唐雅镇,家族世代种植茶叶。 2014年,她响应家乡号召,回乡创业,成为咸丰种植“奶白茶”第一人。

建基地、建工厂、跑市场、办经营,李丹探索种植加工创新,引进试验“奶白茶”新品种,建立专家工作站提供技术指导,尝试“奶白茶”种植技术。 “除夏增春”,致力于生产绿色有机保健茶。在李丹的带领下,公司发展迅速。几年之内,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从一家茶叶加工小作坊发展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工人们正在泡白茶。 (陈驰宏 摄)

“茶叶的发展既需要诚信,也需要创新。我们希望用新的生产技术来保持和稳定咸丰白茶的品质。”李丹说,今年,公司采用了新型微波光波杀青机对鲜叶进行杀青,更好地保证了茶叶的新鲜度。

咸丰县清平镇白杨坪白茶基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文琳 摄)

近年来,咸丰推进生态低碳茶园建设,不断提升茶叶加工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立“邓玉良专家工作站”,重点研究咸丰白茶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技术和原料利用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署《共同推动咸丰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咸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为鼓励茶企业升级、做大做强,咸丰县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目前,全县拥有先进茶叶生产线23条,企业创新专利3项,茶叶加工企业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率超过80%。

苦练内功,把“咸丰白茶”品牌做强做优

茶香也怕巷子深。好茶只能出山,离不开强大的品牌支持。

咸丰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姚健表示,为推动白茶标准化、品牌化,该县制定并正式发布了种植规程、加工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为白茶生产提供了坚实支撑。开发“咸丰白茶”品牌。同时,咸丰县还积极申请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品牌赋能。

咸丰县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唐雅土司城址,充分挖掘茶诗、茶谜语、茶礼、茶歌、茶戏等茶文化元素,探索茶文化与世界遗产文化的联系、本土苗族文化、红色文化。发掘咸丰白茶的茶文化内涵,打造历史底蕴深厚的茶叶品牌。近年来,咸丰县不断举办采茶节、茶博览会、茶活动。咸丰县多渠道宣传推荐茶,以茶为媒,以茶交友,以茶兴业。茶的声誉越来越深入人心。

游客在白茶基地体验白茶采摘。 (文琳 摄)

不少企业和茶商也敏锐地抓住了咸丰白茶带来的商机,通过挖掘茶文化、打造品牌、设计独特包装等措施,帮助咸丰白茶提升知名度。色源山茶业(湖北)有限公司利用咸丰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出茶园生态游、加工生产体验、茶旅游研究等茶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去体验它。不少茶商还在安吉、武汉等地开设了咸丰白茶直营店,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在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咸丰还引进了中茶股份有限公司、安茶集团等知名茶叶企业,进一步打磨“咸丰白茶”区域公共品牌。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依托“中茶”品牌,推动咸丰白茶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提升和市场拓展。

中茶湖北茶叶有限公司(咸丰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兼具“颜值”和“颜值”的咸丰白茶成为茶界的后起之秀。今年,咸丰白茶尚未进入采摘季节,但第一批近千万元的订单已签下,最高售价为每公斤3300元。

从山间的一片叶子,到千家万户的一杯茶。咸丰县将构筑绿水青山屏障,做好“三茶”统筹工作,推动咸丰白茶走出大山,香遍天下。

杜迪娜·伊能干 编剧

光荣榜

◆ 2017年“唐雅白茶”荣获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

◆ 2018年“恩施硒茶糖芽雪”白叶茶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义乌森林博览会金奖

◆ 2021年,咸丰县荣获“2020年中国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称号

◆ 2022年,咸丰县荣获“中国富硒白茶县”称号,伊宁茶业白茶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

◆2023年“三茶协调”打造精品——咸丰白茶入选全国三茶协调典型案例

◆ 2024年咸丰白茶入选第十六届北京国际茶茶艺术博览会开幕式指定茶

持续提升“咸丰白茶”品牌影响力

郭令 中共咸丰县委书记

咸丰县种植茶叶历史悠久。白茶是我县的特色产业,也是全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也是增加我县农民收入的致富产业。

咸丰白茶的好处就是底蕴深厚,可以让你品味文化。咸丰位于武陵山腹地。建县于清雍正十三年。县名是雍正皇帝指定的,取“万物丰沛,五谷丰登”之意。古称“荆南雄镇·楚蜀平汉”,今被誉为“湖北西大门”。咸丰县产茶、饮茶历史悠久。始于西周,盛于三国,盛名于唐,一直流传至今。西晋《荆州土地志》高度评价:“武陵七郡所产茶为上”;唐代陆羽《茶经》中也记载“饮茶者南来佳木……巴山、下川有二人相拥”。如今,咸丰古茶盐古道有13条,连通四方。世界文化遗产唐雅土司城所在的唐雅镇,还有一棵高13米、树龄500多年的王茶树。

咸丰白茶生态良好,口感健康。咸丰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地带,属于富硒生物圈的核心板块。这里山势如海,云雾缭绕,百溪争鸣。森林覆盖率73%,年平均空气优良天数350天以上。茶叶自然会变绿。基因,充满山水灵气,自然、绿色、健康。

好在咸丰白茶有势头,我们可以品味未来。近年来,咸丰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三茶”协调发展理念,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得到了国家、省、州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全县已开发茶叶面积28.3万亩,其中白茶14.5万亩。培育茶企业139家,年茶叶产值超过20亿元,带动14.9万茶农亩均增收8000多元。被评为中国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中国富硒白茶县。连续四年入选中国茶产业百强。强县,让“小叶子”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金叶子”。

茶的故乡在中国,咸丰茶是中国最好的茶。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动咸丰白茶产业发展,坚持规划先行、绿色发展的原则。以品种培育、质量提升、品牌建设、标准化生产为重点,稳步调整结构,加强生态低碳茶园建设,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持续提升“先锋”品牌影响力。白茶”。加快茶旅融合,提升白茶产业全产业链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将白茶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绿色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努力建设“中国富硒白茶县”,让茶产业真正成为支柱产业为我县乡村振兴。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