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视新闻报道,近些年,很多人因海外代购收到仿冒商品而感到非常困扰。记者在网上查找仿制皮包,最先出现的便是广州供应。沿着这个线索,记者前往了广州,接下来要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正午十二时,广东省广州市火车站那边商业带开始变得人多热闹。报界人士还没从出租车下来,旁边就有人围了上来,本地人管他们叫“招揽客人的”。跟别处不一样,这儿的招揽客人的吆喝的“土产”是冒牌高档货。
在广州火车站附近有招揽生意的情况:想瞧瞧您的包和手表吗?是正品仿冒品,跟原版一模一样,欢迎到我们的店铺来参观皮具。
记者跟随一名招揽生意的人来到南方国际钟表城,根据他讲,优质的仿冒品位于楼上楼层。当记者进入时,站在电梯口的摊主立刻上前索要证件进行核对。
根据摊贩透露,一旦识别出是政府部门或新闻媒体人员,通常不会被允许进入,即便是来自北京、上海的访客,同样会被拒绝,记者假扮成代购前往六层,发现走廊旁的店铺大门紧锁,玻璃隔断后面垂挂着厚重的遮光帘,完全阻挡了光线,门口处有数名男士静坐,待确认他们是招揽顾客的销售人员后,店门才被缓缓打开这家店铺面积不足八十平米,里面安排了四五个女性工作人员,货架上摆满了各类仿冒名牌手袋,当有客人询问价格时,店员会小心地操作计算器显示出金额。
广州火车站东边那儿的白云世界皮具贸易中心以及附近居民区,是街坊邻里都晓得的水货聚集地。跟随着带客者,记者也钻进了藏在住宅楼里的仿冒品店铺。屋里灯光一开,小空间里塞满了成千上万件冒牌名牌货。摊主谈起自家仿冒货的货色时,说得头头是道。
广州桂花岗小区附近商家表示:火车站西区的货色远不如这里,那边挑不中才会来这里,通常先选购价格实惠的款式,我们这儿卖的都用于仿制,质量跟正品没两样,拿到专柜去对比根本分辨不出差异,店员也难以察觉。
调查人员注意到,售卖仿冒商品的店铺并非只藏匿在居民住宅中。在广州火车站周边的商场里,部分店铺售卖的服饰和皮具,表面看似是品牌直营。但经人询问,这些店铺便承认售卖仿冒的名牌服饰和皮具,既有零售业务,也有批发渠道,甚至设有专门的小程序供顾客选购。
同一假货不同定价
票据伪造销售一条龙
调查时记者了解到,所有商家都声称,其售卖的商品系仿冒品作坊购入正品后,依照原样仿制而成。部分商家更透露,他们售卖的仿冒手袋甚至采用原厂皮革。这些商品彼此间有何差异,又有多少最终流入了代购渠道?
在广州火车站那边,金都服装批发市场里,记者看到,一些招揽顾客卖货的店铺里,标价800元的皮带,实际批发价只要180元,而且宣传是头层牛皮,还配齐了全套包装。
据记者了解,市场内各处标价不尽相同,即便源自同一造假作坊的商品,售价也可能相差数倍之多。街头招揽生意的推销者,每促成一笔交易,就能赚取超过百元的佣金。那些神神秘秘的店铺,并不代表其仿冒产品的水准更胜一筹,仅仅说明其雇佣的拉客人员能获得更高的提成。
多数仿冒品水准相近,差异仅体现在包装和标价上。然而,部分商贩极力吹嘘,声称他们贩卖的赝品源自代购渠道,同时许多代购者也确实从这些商贩处采购。
店主表示,在他们的店铺里购买包具和服装,只能得到简单的包装材料,想要手提袋等全套包装,就必须到街边的包装店去买。
广州桂花岗区域售卖包装用品,包含衣物外盒、礼品包裹以及收据,统一售价十五元。
片刻之后,店家将装有商品、包装袋以及单据的完整材料交给了采访人员。采访人员发现,单据上印有物品标识、金融卡号、验证密码、时间记录等细节,一般购买者很难辨别真伪。除了香港的仿制单据,此处还可以买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伪造凭证。当采访人员询问商贩为何不单独售卖单据时,一名摊主陈述了自己的解释。
广东广州桂花岗小区的商家表示,将仿冒品当作真品出售属于欺诈行为,如果售卖的是仿冒品,那么涉及的违规程度相对较轻,不会面临刑事处罚那么严厉的后果。如果售卖的是正品,那么商品的价值会更高。一个包的进货成本是三千元,通过代购渠道可以卖到两万元。这种情况下,一个月的收入足以购买多辆汽车,我们明确告知顾客这些是高仿产品,并非真品。
伪造物流信息
假货摇身一变成海外代购正品
这些仿冒品在作伪场所生产完成后,借助外包装和单据,逐层进行伪装,致使购买者难以辨别真伪。至于代购究竟以何种途径,将这些仿冒品转售给购买者,目前尚不清楚。
在上海的一处二手名牌商品销售点,创办人刘懿正与顾客交谈,她手中的那个刚经过评估放到展示柜里的高级手提包,确实是新入库的货品。她向笔者透露,近些年,旧货高级品牌交易市场稳步扩大,店里每月鉴定的高级品牌物品数量超过一百件,不过,经由中介途径买来的高级品牌商品,其中有很多是仿冒品。
上海一位二手奢侈品店掌门人刘懿表示:近期,有位顾客送来一批手袋,均由其一位挚友代为购置,不料十年来购入的包件全是仿冒品,因为顾客总以为成套附有凭证便属正品,况且部分品牌原无购卡环节,但赝品会伪造配卡。
刘懿向笔者说明,除了单据之外,众多购物者还特别看重运输状况,一旦货物源自海外,他们便倾向于认定商品确为正品。不过据广州市售卖仿冒品的商贩透露,当地伪造快递记录的历史颇为悠久,那些实际发货地位于广州,但物流详情却标注为日本、韩国等地的行为,被称作“快递异地发货”。
记者找到了售卖快递“异地发货”服务的商家,说明打算把从广州发出的货物改成从香港发出。商家透露,他们售卖的是快递企业的“海外管理账号”,买下账号就能自行挑选境外的任何地点当作寄件点。只要把面单打印好贴在包裹上寄往指定位置,他们就能伪造包裹在国外的流转轨迹,最终还是会把包裹送到收件人手里,整个过程只要七块钱。
物流合作方透露,初次合作可以尝试单项业务模式,6月9日,合作方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快递单号,当时货物仍由记者保管,但在圆通快递官方网站查询该单号时,系统显示包裹已被香港葵涌分公司接收,10日,记者将货物送达圆通深圳和平路服务点,快递单号状态显示正在办理清关手续,12日包裹完成签收如今,一件仿冒品经过一番伪装,便成了“海外专柜正品”,配有全套外包装、相关凭证和进境运输记录,整个操作过程非常方便快捷。据记者了解,仅在该快递网点,每天经“异地发货”处理的物品,数量就超过一千件。
上海信昌律师事务所主任蒋振伟表示,购买代购物品的行为,属于明确的销售仿冒注册商标商品罪,是触犯刑法的举动。个人消费者,能够运用民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若快递企业、复印场所清楚发货者意图是售卖仿冒品,并且他们制作了某些单据意图对购买者实施误导,那么这些机构实际上也是违法环节中的参与者。
编辑 李忆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