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外卖人员进入?北京SKP高端品牌与互联网大众化

日期: 2024-05-22 00:08:58|浏览: 387|编号: 5078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奢侈品购物中心,北京SKP的一双品牌拖鞋可以卖到7600元,一件印有品牌标志的T恤可以卖到上万元,包包也从几十元不等。几千到几十万元都可以。 全部。 此外,北京SKP一楼的超市也是非凡奢华。 有媒体报道称,买两颗榴莲要274元,12颗草莓要189元,獐子岛海参售价28888元。

在高档商场环境下,“外卖人员不得进入”等歧视性言论很容易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 分析人士表示,从法律角度看,商场不具备拒绝外卖骑手进入商场的合法性。 此外,小众高端品牌与互联网的普及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冲突。 主打高端路线的北京SKP购物中心如何平衡社会责任和品牌定位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01《禁止外卖人员入内》

7月11日,微博博主@发布视频称,自己在体验送餐员职业时,穿着外卖工作服到北京SKP商场取外卖,却被拒之门外。 保安说:“穿外卖工作服不能进去”。 7月12日,北京SKP发布声明称,SKP为顾客和员工设置了不同的进入渠道。 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送货骑手,都必须按照规定从工作人员通道进入,每扇门都专门为所有顾客开放。

声明还表示,疫情期间,为防控商场餐饮外卖,将实行“定点取餐方式”,外卖小哥必须到指定取餐点取餐。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网友质疑的“不能穿着外卖制服进入商场”,北京SKP的声明中并未明确提及。 北京SKP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SKP不歧视任何行业或人员。 疫情之前,外卖骑手可以通过工作人员通道进入商场取餐。 疫情过后,所有外卖骑手不得进入商场,必须到指定取餐点取餐。 此外,他还表示,并不是“穿着外卖员工作服不能进入商场”,而是外卖员来取餐时,无论穿什么都不允许进入。

网友们也在讨论防疫期间外卖骑手是否可以进入商场取餐。 有网友表示“防疫期间可以理解”,也有网友评论称“涉嫌职业歧视”。

@:很多住宅商场和写字楼是不允许进入的。

@冷月波涛双雪田:为什么允许你们商城的商家开外卖订单?

@华丽大熊:主要问题是摄影师本身不熟悉业务。 有餐厅购买食物的送餐通道,有写字楼移动的货梯。

@珠海方李四平:重要的是,如果外卖员进去消费而不是取餐,还不让进去,那就是赤裸裸的歧视。

02 你不是SKP的类型

对于熟悉北京的人来说,五环内有很多商圈,但主要有四个高端奢侈品区。 沿长安街自西向东有翠微百货、王府井中心、国贸三期、北京SKP。 其中,矗立在北京购物连锁顶端的北京SKP可以说是国际高端奢侈品的集中地。 附近不仅有各类高端国际公寓,还有众多国际金融机构、影视传媒公司等。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SKP吸引了来自全球的938个品牌入驻,其中国际知名品牌75个,国际各大名品旗舰店10家。 这也使得在巴黎和纽约推出的最新产品能够同时在中国北京销售。 SKP官网显示,目前SKP在国内仅有北京和西安两家购物中心。 此外,在全国奥特莱斯购物小镇均设有SKP自营品牌店。

北京SKP“吸金”能力有多强? 据联商网与商业地产杂志联合发布的2019年内地购物中心报告显示,2019年北京SKP总销售额达153亿元,同比增长13.3%。 这也是北京SKP连续第十年位列全国独立购物中心业绩第一。 。 此外,2019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商场还包括销售额117亿元的北京国贸商城、销售额近122.4亿元的南京德基广场、销售额超105亿元的杭州大厦。

事实上,北京SKP不仅是国内最大的奢侈品综合体,也是国际顶级的高端购物中心之一。 英国建筑事务所与北京SKP联合发布的2019年调查报告显示,北京SKP每平方英尺销售额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拥有170年历史的英国豪华百货公司。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天猫等电商平台推出的“双11”购物节是“买点东西”的好时机,而对于高端消费者来说,北京SKP周年纪念日则是他们的购物狂欢节。 。 据时尚商业新闻报道,2019年11月14日至24日,北京SKP在此期间举办了周年纪念活动。 其中,SKP单日单店销售额达到10.1亿元,直接打破此前7.9亿元的纪录。 。

毫不夸张地说,北京SKP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国内大部分商场半年甚至一年的销售业绩。 来自北京的刘女士告诉中新经纬记者,作为SKP会员,她去年参加了北京SKP周年纪念活动。 “商场里的奢侈品都是国际标价,几乎从不打折。不过,商场会员积分可以兑换部分金额。我等了很久才买到名牌包。让我震惊的是,我竟然当我在收银台排队结账时,看到前面排队的人一次结账超过10万元,我就像买白菜一样,我立刻就觉得自己属于特困群体。”

天眼查显示,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实收资本2.5亿元。 其中,PTE.LTD. 广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Pte. Ltd)持股60%,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0%。 目前,公司拥有北京华联融商商业管理、北京华联时尚百货、华联SKP(陕西)百货等20家控股子公司。

03 SKP的“傲慢”资本

疫情期间,北京SKP多次调整、缩短营业时间。 随着疫情持续向好,北京SKP宣布从3月28日起全面恢复营业。值得一提的是,疫情防控期间,虽然进店消费的人数明显减少,但奢侈品供应商却经历了一波涨价潮。

今年5月,香奈儿、爱马仕、宝格丽、古驰、迪奥等奢侈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涨价。 据香奈儿公开声明,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标志性手袋和部分小型皮革制品的价格在全球范围内上调了5%至17%。 有媒体报道称,香奈儿CF“方胖子”迷你包的价格从21600元上涨至27100元,涨幅约为25%。

业内人士指出,疫情对全球时尚行业的打击非常严重,奢侈品牌的一系列涨价主要是为了维持所谓的品牌价值、增加利润、促进销售。 有分析认为,提前发布涨价消息也是品牌的营销策略,从而刺激消费增长,弥补疫情期间的损失。

一位零售行业人士告诉中新经纬记者,商家进驻北京SKP并不容易。 “我国百货零售普遍采用租赁、合资、自营等模式,高端商场对品牌商户的审核更加严格,不仅需要品牌母公司的授权,还需要品牌方拥有国际声誉的商场,还需要遵守各种经营标准。”

北京SKP商场内的一家德国女装品牌店的店员告诉中新经纬记者,商场内的店铺租金根据楼层和面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我们品牌跟商场合作的方式是‘扣积分’,也就是销售提成。比如我们品牌扣28%的积分,也就是说正常销售的情况下,每销售100元,我们就扣掉28%的积分。”会给商场28元,但目前还不清楚疫情阶段是否有变化。”

04 专家:社会责任与品牌定位值得探讨

北京伟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宇浩在接受中新经纬(微信ID:)采访时表示,从法律角度看,商场不具备拒绝外卖骑手进入商场的合法性。 张宇豪指出,此次事件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SKP商场对外卖人员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甚至禁止只要穿着这样的服装就进入,这可能是不合适的。 “现在防疫工作已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商场可以充分采取健康码、严格佩戴口罩、外卖统一送到商场内统一取货点等方式,平衡防疫与合法权益。外卖人员的利益。”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何艳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从品牌定位来看,北京SKP主打奢侈品、时尚、高端购物。商场品牌线。 为了维护其固有的品牌形象资产,其对商场的管理在安全性方面,相比其他普通商场来说相对严格。

“为了给消费者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商场的管理做法是有道理的。此外,北京SKP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是高收入人群。从目前来看,此次事件的影响对于这一类顾客来说,小众高端品牌与互联网的普及存在着天然的冲突,而以高端购物为主的北京SKP购物中心如何平衡社会责任和品牌定位也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何彦说。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