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人民说话,用笔阐述事情的真相,衡量人间的温度。
假货摇身一变成为“海外购正品”
专业人士指出,销售假冒奢侈品的商家需要承担民事和行政责任,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起诉。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应保持警惕,以免上当受骗。近年来,由于奢侈品需求的增长,各种购买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包括专柜销售、电商平台和海外代购,这些都是消费者常见的购买方式。
01
高仿LV包装只要30元
记者发现,在站西,假货代购只需花费少量钱,就能轻松拿到包括包装、发票等全套配件。刘泽向记者提供了几家包装店的地址。在其中一家高端仿品包装店,记者询问能否为手里的假包配一套“高端”包装。商家称,可以提供包括吊牌、盒子、包袋、说明书、保修卡、小票等全套包装。比如,记者购买的高端仿品LV包,一套包装只要30元。
“我可以开美元、欧元、港币、韩元的免税发票。”商家向记者展示了韩元和港币两套钞票,韩元钞票每套8元,港币钞票每套1元,部分国家的钞票需要大批量定制,记者看到,钞票上印有产品编号、银行卡号、授权码、
日期等内容让人难以辨别真假。
“3·15”前,羊城晚报记者以13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款原价2.56万元的品牌包,不仅拿到了包括发票在内的全套“配件”,还能通过韵达物流公司在网上实时查询到该包“香港中环提货”、“深圳口岸清关”的信息,将假冒品牌包摇身一变成为“海外专柜正品”。
羊城晚报记者暗访发现,所谓的海外奢侈品代购已形成“假代购”产业链,从产品包装到物流信息,都是精心布置的骗局。一位律师表示,销售“假大牌”的商家和协助伪造物流信息的物流公司,不仅需要承担民事和行政责任,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找名牌包?这里应有尽有。”“找手表?一比一仿品。”一进西站区,众多摊贩蜂拥而至,不到100米,就有10多个摊贩向记者询问。西站位于广州火车站西侧。
其核心商圈汇聚了金都服装城、
金美服装城等广州知名服装、鞋类批发市场。
在一位揽客的带领下,记者在金都服装城看到一个摊位,里面摆满了各种名牌鞋,有LV、Gucci、Nike等,犹如一个“小柜台”。摊主小明毫不犹豫地告诉记者,他卖的这些高端仿鞋都来自莆田等地的代工厂。工厂一经收购,纷纷抢手、抢手的正品鞋。以原价6200元的为例,“最高配”要380元,还有240元、160元的版本。而售价上万元、“一鞋难求”的Nike、LV联名运动鞋,也只要380元,是正品价格的近30倍。
为躲避执法人员检查,一些商家将店铺深藏在车站西侧的一些写字楼内。想要找到这些高仿品,通常需要有人介绍才能进去。兜售者刘泽带记者来到车站西南角的国际钟表城六楼,绕了四个弯才到达铁门紧闭的目标店铺门口。店内人员通过监控确认了兜售者身份后,才推门而入。记者看到,店铺内灯火通明,数十名顾客正忙着挑选“名牌鞋”。随后,刘泽又将记者带到了同一楼层的“名牌包店”。这家店铺占地不到100平方米,却分成3个房间,里面摆满了LV、Prada等顶级品牌的高仿包。
随后,记者在刘泽的带领下来到万通汇大厦七楼,等候在电梯口的老板夏杰将记者带到了楼层中间的一间办公室。夏杰介绍,自己卖的都是顶级仿品,“跟正品没啥区别”。为了逃避执法检查,她特意把店开在了一栋隐蔽的写字楼里。
刘泽向记者提供了几家包装店的地址。在其中一家高端仿品包装店,记者询问能否为手里的假包配一套“高档”包装。店家称,可以提供吊牌、盒子、包包、说明书、保修卡、收据等全套包装。比如,记者买到的高端仿品LV包,售价仅为30元。
“我可以开美元、欧元、港币、韩元的免税发票。”商家向记者展示了韩元和港币两套钞票,韩元钞票每套面值8元,港币钞票每套面值1元。有些国家的钞票需要大批量定制。记者看到,钞票上印有产品编号、银行卡、授权码、日期等信息,真假难辨。
在物流环节,记者发现,仅需70元,就能将一个从广州寄出的包裹伪装成香港产品。假代购一般会采用两种方式来处理物流信息:一部分假代购将假货发往国外,再由当地收件人寄回国内;另一部分假代购则直接与物流公司内部人员合作,伪造快递信息。这种实际发货地与物流信息中的发货地不一致的现象,被称为“异地快递”。
通过百度贴吧,记者联系到多名以“假海外代购”身份提供“异地上线”服务的商家。其中,商家王鹏告诉记者,通过他的操作,可以从国内发的快递物流信息显示为海外发货,他可以伪造香港、韩国、日本、美国的假快递信息,其中香港的订单每单收费7元,其他地区每单收费12元。
记者谎称自己有个包裹要从广州寄到佛山,需要物流信息显示发货地是香港。王鹏称可以,但“不接单”。在记者把价格抬到70元后,王鹏才同意帮忙寄一单。3月8日,在记者向王鹏提供了收货人姓名、联系方式、收货地址后,第二天就收到了王鹏发来的韵达快递单号。此时,包裹还在记者手里,还没有寄出去。
随后,王鹏提供了一个深圳市龙岗区的收货地址,记者从广州将包裹寄给他后,其贴上伪造的快递单,寄往佛山。记者在韵达官网查看王鹏发送的快递单号发现,2024年3月8日23时36分,该快件由位于中国香港新界葵涌区的韵达德惠公司中区分公司揽收;3月9日8时29分,该快件从香港发出;3月9日13时15分,快件抵达深圳口岸清关;3月13日1时08分,该快件在深圳揽收,进入国内快递流程。
3月14日上午,记者在佛山收到包裹,发现包裹上的快递号与王鹏伪造的“异地上线”号码一致,收货地址为香港新界元朗区某地。
物流从业者林峰介绍了“异地派送”的具体流程:在后台打印快递单后,贴在包裹上,把所有包裹装进一个大袋子里,然后通过国内任意一家快递公司发往深圳。他们收到包裹后,会把包裹集中装车,送往国际中转中心,最后分发到各个买家的地址。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廖建勋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使用他人商标的,构成商标侵权行为,是违法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
销售“假冒大牌”的销售者需要承担三类责任:民事责任方面,销售假冒商品给消费者的销售者需要向消费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行政责任方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此类违法行为进行行政查处,并给予生产者、销售者没收假冒商品等行政处罚;刑事责任方面,如果生产者的侵权违法行为性质十分恶劣,可能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者可能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如果商场物业明知地为摊主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帮助,也要承担相应的行政和刑事责任。另外,如果物流公司伪造物流信息,除了承担民事责任外,在行政责任方面,物流公司不合法经营,伪造快件信息,相关行政部门可能会对此类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如责令改正、处以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在刑事责任方面,协助销售假冒商品,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可能构成诈骗罪,也可能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处罚。”
廖建勋建议,消费者如买到假货,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起行政投诉。“3·15”前,羊城晚报记者对海外代购进行调查发现:一款售价不到正品十分之一的“高端仿包”,只需花30元购买一套包括保修卡、小票等在内的全套“名牌包装”,再花7元定制一套假的“海外发货”物流信息,就能摇身一变“海外专柜正品”。整个过程,产业链之完整、门槛之低、流程之“便捷”令人震惊。
随着消费者防范意识的增强,这些代购的制假手段也逐渐升级。过去消费者需要柜台小票来验证“真伪”,于是提供全套“品牌包装”的商家迅速“补缺”。商家甚至可以拿到美元、欧元、韩元的免税发票,包括产品编号、银行卡、授权码等。后来,“吸取教训”的消费者从物流单号识别发货地,于是提供“异地快递”的商家悄然“入局”,只需要向快递公司购买“国际后台账号”,发货单打印、问题品处理、丢件赔偿等都可以直接在后台处理。
真可谓“你有计划,我有翻墙梯子”,消费者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海外代购”的背后,还有兜售假货的商家、售假微商、快递网点等“一条龙”制假售假,套路之深让人无从识别,防不胜防。
近年来,尽管各监管部门持续打击,各电商平台积极整改,但假冒代购却始终未曾根除,而且愈发隐秘,难以追踪。为何如此?一方面,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拒绝假冒伪劣产品,有的消费者甚至为了虚荣心,明知故犯地购买假冒商品。另一方面,相对于制假成本的低廉、制假利润的丰厚,目前的监管打击力度并不能完全震慑制假者。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利益共同体的不断扩大,“海外代购”制假售假已经形成一条隐秘的产业链,亟待引起相关平台和监管部门的重视和警惕。
就目前而言,加强监管的关键在于如何斩断通过“海外代购”制假售假的“产业链”:除了严把上游生产加工环节外,还要关注下游销售运输环节,加强对跨境网络交易中邮政、快递渠道的监管。
从长远看,要斩断“海外代购”制假售假的利润链条,仅靠监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电商平台和社会的持续关注,形成长效监管力量;消费者也要提高鉴别能力,通过正规合法渠道购买正规商品。最后,我也奉劝一些厂商,既然能从技术上“以假乱真”,甚至“质量更好”,何不“做强国货”,在阳光下做大自主品牌?
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