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玲媛顾晓蕾
设计/林绿婷
今年夏天,“冰淇淋刺客”是最火的词语之一,指的是看上去很普通,却因为价格昂贵,让消费者在结账时有种“被刺”的感觉的冰淇淋。话题爆红后,不少网友开始批判“冰淇淋刺客”,小红书上的相关词条显示“有5万多条注”。
“刺客”一词也被引申用来形容更多种类的食物。除了冰淇淋,最受诟病的莫过于“水果刺客”。长期以来,国产水果在消费者心目中一直被视为性价比高的产品,但不知不觉中,其价值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便是在普通的水果店里,一些不起眼的水果也可能让人望而生畏。
今年6月,B站UP主“小包子阿豪爱偷菜”的视频《谁说冰淇淋店只有刺客......》记录了自己花7.2元购买一颗蜜汁李子的过程,观看量突破110万。
图片来自网络
哪种水果最贵?
“水果杀手”最大的危害就是价格昂贵。到底有哪些水果以高价“伤害”了消费者呢?在这段视频的评论区,人气最高的一条评论分享了一份“水果杀手榜单”。
图片来自网络
基于生活经验的总结固然有指导价值,但榜单上的很多水果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都是比较少见和陌生的,比如麝香葡萄、红虾榴莲、彩虹西瓜、七叶莓等。
为了更全面的找到潜在的“水果杀手”,我们对2021年7月31日至2022年7月31日北京新发地市场的水果批发价格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份最贵和最便宜的水果清单。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被视为北京的“菜篮子”和“果盘”,其农产品价格指数也被视为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晴雨表”。水果在到达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溢价。因此,相比新发地市场的批发价,消费者通过零售渠道直接购买的水果价格通常要高一些。
从中间价来看,最贵的30种水果中,近一半都是进口的。其中,进口荔枝成为近一年来最贵的水果,单价高达每斤135元。
价格高企不难理解,是因为水果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环节复杂、成本高昂,在全球疫情防控背景下,海运、空运均受到限制,运输成本的进一步上涨最终也会反映在价格上。
从品种上看,樱桃是前30名水果中最贵的。其中,排名第三的进口樱桃,虽然有自己著名的产品名称,但其实是欧洲甜樱桃,仍然属于樱桃品种。此外,嘉宏樱桃、美枣樱桃、先锋樱桃、沙弥陀樱桃等其他亚品种的价格也十分昂贵。
樱桃的高价一度让“樱桃自由”成为热词。物以稀为贵,中国的气候条件并不十分适合樱桃生长,本土樱桃个头小,口感一般。远渡重洋而来的进口樱桃成为消费者的宠儿。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樱桃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七,前三名分别为美国、智利、土耳其。美国总产值约为中国的3.8倍,智利约为中国的2.5倍。山东、辽宁等地樱桃树引种后,也出现了不少中国樱桃品种。虽然国内产量大幅增加,但进口樱桃在市场上仍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拥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进口量大、运输方式改善、营销方式多样等诸多“优势”的樱桃,很难便宜。
被誉为“葡萄界的爱马仕”的新晋“网红水果”阳光玫瑰,在这份榜单中只能排到第20名,并在今年8月因“价格跳水”两度登上微博热搜。
最便宜的30种水果,大多是西瓜、甜瓜和梨,最便宜的6种水果全部是西瓜,可以说是对大家都很友好的夏日“救星”。
有些水果看上去很普通,但涨价“不含糊”
并非只有昂贵的水果才是“杀手”。
如果说知名的高价水果直接伤害了消费者,那么有些水果则“伤人于无形”。
“#水果为什么越来越贵了#我很感动,嘎啦果现在都5块多,平时不是2块多吗?”
“水果好贵啊,十八线的小县城里,橘子都七八块钱一斤,我平时以为也就三四块钱……”
“榴莲这么贵吗?我在水果店结账的时候,看到前台有两盒榴莲在打折,随口问了下多少钱,店主说左边60,右边110(两颗馒头大小的榴莲……)”
......
消费者对于商品价格的衡量和比较,都有自己的标杆。微博用户在讲述水果刺客经历时,也强调了心中的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强烈反差。即便有些水果本身并不贵,但涨价幅度远超消费者预期,也可能让他们“心痛”。
那么,哪些水果涨价明显呢?可以参考一下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1.8%,其中鲜果同比上涨12.6%。
整理了新发地市场网2021年、2022年有价格记录、可同比对比的179个水果品种,计算了今年1-7月与去年1-7月相比的平均价格涨跌情况,发现今年以来有142个品种价格上涨,在价格上涨的水果中,约76%的涨幅超过1-7月鲜果CPI同比涨幅;98%以上的涨幅超过1-7月全国CPI平均涨幅。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7月价格涨幅最大的三种水果分别是进口黑莓、进口树莓和桂味荔枝,价格都不便宜。相比前两者,荔枝更为中国消费者所熟悉。除了桂味荔枝外,鸡嘴荔枝和王者荔枝也进入了价格涨幅前20名。
涨价是今年荔枝市场的普遍趋势。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北京盒马鲜生门店的工作人员称,今年荔枝的收购价平均比去年贵3-5元,鸡嘴荔枝的价格为每公斤19.9元,但“去年每公斤才几块钱,我们不敢收购太多,怕价格太高,买的人不多。”
今年价格为何上涨?这和“大年小年”分不开。“大年小年”就是一年果实多,一年果实少。随着育种技术的进步,很多品种的“大年小年”现象已不明显,但荔枝的“大年小年”现象仍然影响其产量至少30%。
此外,不少价格较为便宜的水果也出现了明显涨价,比如沁阳苹果、花牛苹果、嘎啦苹果、蜜柚、翡翠梨、七月红梨等,批发均价都在个位数,但价格涨幅也在前20名之内。
不过,价格上涨的“国果”并非只有苹果和梨。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红富士苹果、巨峰葡萄、香蕉、菠萝、西瓜、鸭梨6种重点监测水果价格大多数月份超过去年同期。其中,香蕉、西瓜价格连续7个月同比上涨,香蕉同比涨幅超过20%。
一般而言,高价位的水果消费者较少,购买频率也较低,因此即使涨价也不易对市场造成明显冲击。但如果民众消费的平价水果价格上涨,人们就容易认为水果涨价了。
少数水果也在降价。降价幅度最大的10个品种中,除了普通水果,还有牛油果、嘉红樱桃、红艳草莓等高价水果。几年前,牛油果备受追捧,是象征味道和健康的“网红水果”。当营销泡沫被戳破,越来越多新的“网红水果”出现,牛油果也走下“神坛”。
没想到社交媒体上最大的水果杀手是这个
虽然“冰淇淋刺客”成为热议话题,但冰淇淋本身的消费群体、消费频次、季节、场景都比较有限,每天吃冰淇淋的人不多,但每天吃水果的人却不少。
消费者心目中的“水果杀手”是谁?
从社交媒体的讨论来看,被提及最多的水果不是稀有品种,也不是樱桃、葡萄、荔枝,而是西瓜。
相比很多动辄几十元一公斤的水果,西瓜确实便宜,但也确实涨价了。通过对比新发地市场的价格记录发现,去年1月至7月,10个西瓜品种中,有8个品种价格上涨,只有墨通西瓜和猛湖西瓜价格下降。
此外,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西瓜产量同比增长率分别约为31.39%、24.07%、12.46%、38.35%、30.20%、14.04%、3.27%,进入7月,西瓜已开始大量上市。
中国是世界上吃西瓜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吃苹果最多的国家,如今西瓜、苹果涨价,消费者怎能不感叹“吃不起了”呢?
葡萄位列热度第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阳光玫瑰”几年来的火爆。小红书上有超过5万条相关笔记,大部分是相关饮品、甜品的推荐、知识科普、菜谱等。
图片来自网络
据刺猬公社了解,2015年,我国开始从日本进口阳光玫瑰进行批量种植。阳光玫瑰口感好,产量少,品相好。最初因货源紧缺,批发价高达150元每斤,零售价高达300元每斤。后来随着货源大幅增加,品质差异拉大,批发价大多降至10到30元每斤。虽然价格依然不便宜,但与最初的“高端”定位相比,已经“跳水”。
“阳光玫瑰”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从引入到迅速普及的过程,如果价格持续走低,随手可得,“阳光玫瑰”将不再是“水果杀手”,但总会有新的“网红水果”和“水果杀手”被创造出来并推出。
如果你想买水果,可能得找对时间。
“刺果敢动”的盛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果产业链庞大,生产、采摘、运输等都可能改变水果价格。
近年来,水果产业链各方对水果的品牌化、营销化,也推动了更多高价水果的出现,越来越多消费者不熟悉或者没听过的水果进入日常消费场景。据《燃慈缘》报道,普通桃子几块钱一斤,名为“潘塔罗”的2斤装桃子礼盒能卖到88元;名为“伊克美”的蓝莓每盒125克,售价在30到40元之间。
此外,在购买渠道上,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选择在精品水果店、标准化超市以及盒马、叮咚买菜等线上生鲜平台购买水果。这些渠道标准化流程的成本最终会反映在水果的价格上。虽然一些线上渠道的水果看似便宜,但消费者实际收到的水果品质可能并无保障。
消费者是否还有机会不用花太多的钱就能吃到昂贵的水果呢?
通过计算2021年7月31日至2022年7月31日新发地市场官网各水果品种的中位均价和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可以发现,大部分水果保持“稳中低价”——价格相对较低,波动不大。相反,一些水果价格稳定维持高位。例如糯米子荔枝的平均价格为每斤13.75元,一年中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仅为3元。
值得消费者高兴的是,进口荔枝、嘉宏樱桃的批发均价在100元左右,进口樱桃、梅枣樱桃的批发均价在30元至60元每斤,价格不会一直维持在高位。
以樱桃为例,秋冬季节,国产樱桃尚未成熟,此时以智利为主的进口樱桃填补了市场空白。进口樱桃刚到货时,货源紧缺,价格迅速上涨至高位。2021年10月31日,北京新发地市场进口樱桃批发均价达到近一年来的最高点——195元/斤。此后,随着货源充足,价格逐渐回落。
梅枣樱桃是春季最早上市的樱桃,有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两种,早在三四月份,甚至二月中旬,大棚栽培的梅枣樱桃就已上市。不过,此时的樱桃量少,价格高。2022年2月15、16日,新发地市场梅枣樱桃批发均价达到110元/斤。等到5、6月份樱桃大量上市后,价格就会回落到消费者咬牙买入的水平。
很多消费者对水果品质有一定要求,但又不愿意浪费钱,所以在选择购买渠道时,要注意水果的时间周期和价格波动,多比价,哪怕你是“水果杀手”,也有合适的“出击”时机。
这个夏天,网友们热议各种“杀手”,甚至衍生出“XX侠”、“XX卫士”等称呼。随着炎热夏季的远去,“冰淇淋杀手”的需求早已降温,但消费者还是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水果,而不是遇到“水果杀手”,外表镇定自若,但身体却带点狼狈,从秤上拿点水果再放回去。
参考:
AI财经社《樱桃价格为何跌了一半?》
CGTN,“北京的‘菜篮子’、‘蔬菜价格晴雨表’……新发地是什么?”,
刺猬公社《一斤葡萄的价格从300元跌到20元,‘葡萄界的爱马仕’阳光玫瑰怎么了?》
前瞻网《西瓜卖到“猪肉价”,为何我们连国产水果都吃不起?》
冉词源,《逃出了“冰淇淋刺客”的魔爪,却逃不过“水果刺客”的魔爪》,
中国新闻周刊《每公斤1049元!荔枝天价到底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