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的电动旅行箱,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被很多人称为“网红出行小工具”。这样的电动旅行箱能上路吗?从电动三轮车到电动旅行箱,出行工具该如何合理有效监管?
电动行李箱成为流行交通工具
但有些消费者并不清楚其使用范围
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搜索发现,已有不少网友分享了使用电动旅行箱的视频和图片,其中有机场、展会、旅游景点、办公室等,其中不乏明星、网红,这也引发了部分消费者的跟风购买。家住安徽的孙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孙先生称,自己是因为觉得好玩才买的。
孙先生使用的是一款20寸的可拆卸电池电动行李箱,他已经多次带它上车,但并不清楚这款电动行李箱的具体使用范围,“我从来没有骑过上路,不知道会不会被检查,主要还是担心安全问题。”
△ 网络平台截图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安全规定,每人最多可携带两块额定能量不超过100瓦时的电池登机。首都机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机场并未禁止乘客骑乘此类电动行李箱。不过,部分地铁站却不允许。北京海淀区某地铁站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只要电池容量不超过2万毫安时,可以带入站内,但不能在站内骑行。
△网友在机场拍照
交警:骑电动行李箱上路
既不违法也不安全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此类电动旅行箱售价从一千多元到几千元不等,多数在两千元以上,最高时速可达十几公里每小时,电池容量基本满足携带进机场、地铁站的要求。
△电商平台截图
那么,目前电动行李箱可以在哪些场景使用呢?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民警周莉告诉记者,电动行李箱既不属于机动车,也不属于非机动车,只能在封闭的小区道路、室内场所使用,不能上道路使用。
周莉提醒,在道路上骑电动行李箱等滑行工具,既违法,又不安全。首先,从法律角度看,在道路上骑电动行李箱属于交通违法行为;其次,在道路上骑电动行李箱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发生事故,根据行为不同,还可能被追究责任。
东南大学交通运输法律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表示,从“老头乐”到最近的电动行李箱,这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群体对于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实际需求。
顾大松建议,首先要从源头上规范各类交通工具的生产、销售,明确各类标准。其次,管理层次要因地制宜。“如果一些特殊场景有特殊需求,可以另行考虑,但一定要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