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的工作从地质学家变成了经理,面临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野外工作变少,会议变多。半年后,我越来越觉得我需要一款新的通勤包,而我对这款包的要求有点奇怪。幸运的是,我终于找到了一款适合自己的包。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款 “转型” 包。
可手提或挎在肩上
我最喜欢这款包的一点是,它可以用作手提包,也可以用作单肩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烦恼:
在短途出差时,我会把电脑、平板电脑和备用衣服放在一个包里。但当我在旅途中开会时,我就会感到困惑:我应该把所有衣服都从包里拿出来吗?还是应该把衣服和包一起带走?还是我应该不带包就去开会,只带电脑?
对于中长途旅行来说,背两个背包会很尴尬,如果只有一个背包和一个单肩包,单肩包的容量有限,如果单肩包不能把所有电子产品都放进去,过机场安检时就需要打开两个包,非常不方便。
从出差到日常通勤,上班头一两天你的工作效率就很低,而且很容易忘记带一些小物品?
以上就是我这半年来的感受,感觉家里的包包已经不能满足我日常的工作需要了。我最初想到的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买一个足够大的笔记本电脑包。但在逛街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款可以变形的包包,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背包的容量可以满足我同时携带一台 15.6 英寸游戏笔记本电脑、一台 12.9 英寸 iPad Pro 和其他杂物的要求。而且日常双肩背也更轻松。可以随时切换单肩和手提,满足出差、会议等场景的需求。无缝切换,无需换包,小物件放进包里也不会忘记带。
其实仔细想想,应该说这是一款可以双肩背的笔记本电脑包。
不完美的体验
说完最大的亮点,我们来分析一下整体的用户体验,并一起说说其他的优缺点。
这款包一共有3个隔层,后面是电脑隔层,中间是主隔层,前面是杂物隔层,三个隔层功能各有不同。
电脑隔层简洁明了,里面没有其他小隔板,就是用来放电脑的。我这里也放了 iPad Pro。游戏本 + iPad Pro 放在这个隔层就有点挤了。
主隔层有一个带拉链的小隔板,用于存放杂物。我通常将笔记本电脑充电器,鼠标,其他充电器等放在这里。
储物格比较小,里面也没有其他隔层,放了一些小东西,比如移动电源,录音笔,草药膏等等。
整体来看,三个隔层的容量分布比较合理,方便日常用品的整理和存放。
缺点方面,相比一般的背包,考虑到双向使用,不封闭的内部小隔板不太好用,因为不封闭的小隔板在背包从肩包换成手包或者单肩包的时候容易掉出来,所以全部取消了。另一方面,侧面的雨伞和茶杯口袋也被取消了,毕竟侧面的两边会分别变成上下面,一个用来放提手,一个会压在下面。这两点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在主隔层放一个茶杯会占用不少空间。
虽然没有登山包的背负系统,但是肩带做工精良,同等重量下,是目前我拥有的最舒适的背包。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其实也不长,重点说一下这个可以自由变换的背包带来的超棒体验。
作者声明本文没有任何利益纠葛,欢迎小伙伴们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