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星星图标!
“即使大汗淋漓,他们仍然会穿 Goose 的衣服。
时尚胜过天气。”
何穗穿鹅
“粉饰”潮流的绝缘体
Eddie Bauer 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在 1936 年发明的绗缝羽绒服,有朝一日会成为巴黎时装秀场上的潮流单品。几年前,那些裹着羽绒服穿梭于秀场后台和出租车之间的明星、模特或是时尚编辑,绝对不希望被拍到自己如米其林轮胎般凸显的身影。然而,如今依然如此臃肿的羽绒服地位已今非昔比,从 Prada 到 Fendi,2018 秋冬的羽绒服款式已从圆圆的一块演变成无数个版本。
波司登X系列
沿袭经典大衣的剪裁,Prada 像是套头连衣裙,Fendi 的大翻领披肩也如往常一样淑女。不仅如此,不对称的造型和超大的回形针状扣环更增添了它的街头风,营造出高领羽绒服套在短袖 T 恤外面的错觉。相较之下,Off-White 虽然略显慵懒,但其水银灰色的金属质感和流线型的肩部设计也算是努力保证在不造成视觉膨胀的情况下吸引眼球。
在被这波设计师们注意到之前,靠计算填充量和蓬松度来御寒的羽绒服早已不流行,只有法国和德国的杰克、加拿大的鹅、美国的 The North Face 等运动或户外品牌才会生产。其中,如今处于鄙视链顶端的鹅,为将羽绒服推向时尚巅峰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说,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第一人劳里·斯基莱特、阿拉斯加狗拉雪橇比赛冠军兰斯·麦基、南极研究中心麦克默多站的工作人员都穿过鹅。这个以生产极地防寒服起家的品牌,创立于多伦多,仅在加拿大生产。此外,项圈采用优质白鸭绒和土狼毛,价格不菲。
在专业领域“小打小闹”了 50 多年之后,品牌开始和电影界交朋友,毕竟好莱坞一直掌握着时尚的话语权,如果没有马龙白兰度和玛丽莲梦露在电影中的引领,Levi's 在美国西部也只是工作服,和“酷”和“性感”一点关系都没有。
起初,鹅并没有出现在电影中,只是充当了一点“后勤支援”的角色。美国女演员加布里埃尔·尤尼恩曾回忆说,她从来没有去过一个看不到鹅的拍摄现场。它的“地位”堪比我们的军大衣。在加拿大拍摄《X战警2》时,因为服装太过单薄,品牌还为女主角丽贝卡·罗梅恩定制了一件及踝羽绒服,成为日后热销单品之一。
x 鹅
随后,绣有“加拿大地图”的羽绒服从幕后走向了台前,被它的御寒能力“俘获”的演员们成为了它的免费模特。艾玛·斯通在拍完《超凡蜘蛛侠2》后就经常穿着它出街。当超模凯特·阿普顿身着短款白色羽绒服登上2013年《体育画报》泳装特刊封面时,传统的“泳衣+沙滩”格局被颠覆,“泳衣+羽绒服+冰川”的组合显然更具艺术感。这期封面故事在上的阅读量超过400万次。
美国说唱歌手 Lil Uzi Vert 称,鹅绒、圣罗兰靴、背心、Go、凯迪拉克和钻石牙套都是时尚达人的标配。虽然羽绒服对于气温不到冰点的纽约来说严重“超标”,但时尚达人还是创造了一种光着腿、里面只穿一件衣服就能穿鹅绒的方法。
如今,全球大部分零售市场在经济不景气的压力下举步维艰,但对于高端羽绒服品牌来说,却“热火朝天”,通过与渡边淳弥等品牌合作、进军时尚领域,2018财年前9个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8%。
时尚批发平台JOOR创始人莫娜·比吉奥认为,高端羽绒服的火爆程度,就像10年前LV包包的火爆程度。羽绒服早已凭借亮眼的色彩和运动风成为格施塔德()时尚人士的必备单品,但真正让羽绒服“火爆”起来的,是华尔街衣着讲究的成功人士。
18AW
其“开场”方式与猎鸭靴十分相似。2014年纽约时装周上,女鞋教父 (马诺洛·伯拉尼克)曾被一位时尚博主问到:“今年下雪天,人们要怎样才能保持时尚?”指着一位穿着猎鸭靴的路人说:“宝贝,你穿上它,真时髦。”和很多潮流一样,无论主题多么枯燥,只要得到著名设计师的青睐、时尚博主的支持,就会立刻再次火起来,更何况合作名单上还不止一位著名设计师。
今年2月,“”与8位著名设计师、造型师及时尚品牌创始人联名推出联名系列。如“”创意总监 通过对色彩和廓形的把控,让羽绒服显得庄重而又充满仪式感。擅长表现浪漫主义的设计师 Rocha将刺绣和蕾丝边的羽绒服设计得如云朵般轻柔,即使在寒冷多雪的天气,也能像简·奥斯汀一样穿上它。《女装日报》对此评论道:“天才?我不敢说。但绝对是巧妙。”
Moose × 2018 秋冬胶囊系列
为什么时尚界青睐羽绒服
第一个把羽绒服带上T台的是美国设计师查尔斯·詹姆斯。1937年,詹姆斯从羽绒被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一件绗缝缎面晚礼服。夹克肩部的圆润柔和的线条彰显了他高超的剪裁和造型技巧。
但他并不看好这一设计,那件“自黑”绗缝缎晚装夹克只是技术挑战的幻想,不会对时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谁知道,它竟然在 70 年代的邪典文化中大放异彩。一件用降落伞丝绸制成、内填羽绒、外形像睡袋的夹克,让设计师 Norma 一夜成名,她还远渡重洋前往意大利,参与了一场名为“三明治”的时尚运动。
Miss Sixty 闪亮羽绒夹克
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电影、情景喜剧和动画片“登陆”意大利,为意大利年轻人找到了出路。他们拥抱了美国生活方式,追求享乐。这种潮流源自富裕而闲散的年轻人群体,与优雅的意大利风格截然不同。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来自意大利快餐三明治。
他们对精致的意大利慢食毫无兴趣,觉得美式快餐很酷。他们总是穿着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黄、绿、橙、蓝等亮色羽绒服,内搭衬衫或polo衫,将牛仔裤裤腿卷到脚踝处露出脚上的大黄靴,手腕上戴着闪闪发亮的劳力士迪通拿。甚至还有一本同名杂志,教人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年。
范思哲羽绒服
羽绒服鄙视链的第二层——潮流羽绒服引领并代表着时尚界对羽绒服接受程度的“官方”表态。这个一直被时尚圈低估、因外观臃肿而不被看好的功能性单品,竟然也因此而走红。蕾哈娜和模特们出门时,都以穿着高调浮夸的羽绒服为荣。有人不禁要问,时尚界为何钟爱羽绒服?这和当年人们对UGG、Crocs的质疑如出一辙。正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它丑,两极化的争论助推了它的热度。
理论上,羽绒服等季节依赖性明显的服装市场会受到天气限制。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很多品牌都担心冬季服装的库存。《广告时代》发现,2015年年底,梅西百货、科尔百货和服装零售商Gap都抱怨暖冬拖累了11月的销售。直到圣诞节前一周,纽约、芝加哥、巴尔的摩等地的气温比往年高出10%。各种规模的零售商不得不大幅打折销售羽绒服、厚毛衣和围巾,损失高达1.85亿美元。
不过,以防寒著称的 Goose 和 并未受到影响。前者已在香港开设门店,后者则大举进军墨西哥市场,因为他们认为消费者会在这里买衣服,然后去寒冷地区度假。《女装日报》副主编 曾开玩笑说:“即使大汗淋漓,他们还是会穿 Goose。时尚战胜了天气。”
18AW
羽绒服只是噱头,毫无功能?其实不然。鹅牌有自己的专属面料Tech,可耐低至-30摄氏度的低温,比普通面料更耐磨。店员还会自豪地介绍,旗下系列有热压膜内衬,提升了衣服的防水性能,方便雪地行走或滑雪。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格伦·卡罗尔曾提出“商业真相”的概念,羽绒服热潮已成为“流行真相”,就像牛仔裤之于反主流文化、街头服饰之于嘻哈、瑜伽裤之于运动休闲风一样,它们都迎合了一定的潮流趋势,在转型中存活下来,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成为另一种身份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