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云计算机”概念提出,试图将所有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置于云端,只需通过浏览器访问Web即可实现所有功能。
该系统最初是针对轻度办公用途的上网本设计的,后来扩展到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而且这是中国人很少接触的操作系统。
(图片来源:OS)
或许是因为这种产品形态在国外和素质教育息息相关,又或许是因为严格绑定谷歌生态的系统在国内难以使用,它对于国内用户来说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但如果我们将目光聚焦海外市场,就会惊讶地发现,在整体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市场趋紧的形势下,以其为首的低价上网本却成功“止损”,为我们展现出新的市场机会。
尤其疫情三年期间,因宅家而产生的教育需求大幅增加,带动了海外市场直销热潮。
2021年,华硕推出了一款名为CM3的二合一设备。
与当时市场上常见的产品不同,华硕寻求以较低的价格提供可以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之间无缝切换的体验。
这也使得这款售价 369 美元的产品成为当时市场上最便宜的二合一设备之一(联想 Duet 的起价为 269 美元)。
如今随着疫情的逐渐消退,之前高涨的家庭教育需求急剧下降,大量廉价OS设备随着海外大船流入国内市场,最终让我能够在闲鱼上以不到原价十分之一的价格买到这款产品。
(图片来源:华硕)
让我们来看看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让这款设备在国外卖得越来越好,而这样的设备在如今的国内市场又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呢?
从外观上看,华硕CM3与我们见到的常见平板电脑并无区别。
当然,和现在的主流平板相比,华硕CM3的屏幕边框明显要厚很多,甚至远远比不上Redmi Pad/联想小新Pad的水平。
这种积极的印象只能说与我对廉价电子垃圾的印象非常一致。
(图片来源:雷科技)
屏幕方面,华硕CM3的正面为一块10.5英寸(1920*1200)144Hz LCD高刷新屏。
最高亮度380尼特,121% sRGB色域,支持电磁手写笔。
虽然因为华硕CM3自身条件的限制,不知道这块屏幕的高刷新率是否有效,但良好的镜面屏幕设计,加上高于平均水平的屏幕参数,让华硕CM3的显示效果格外出众。
(图片来源:雷科技)
如果忽略屏占比的话,这应该是一块远超同价位产品素质的屏幕。
不过铝合金的机身使得该机重量达到了510克,在同价位的产品中算是比较重的。
“非常轻薄,便于携带”这个口号或许应该限制在一个更合理的范围内。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作为一款二合一设备,ASUS CM3 出厂时附带一个支架和一个带触摸板的键盘。
那么哪款二合一电脑没有键盘呢?
是的,我在谈论你!
(图片来源:雷科技)
材质方面,均采用亚麻灰色面料覆盖背板,摸起来手感相当不错。
除了传统的水平模式外,该支架还可垂直使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可提供高达45°的支撑。
(图片来源:雷科技)
至于键盘,我只能说键程太短,手感和Go键盘没什么区别。
更离谱的是操作系统的键盘布局。如果你习惯使用笔记本电脑/二合一设备,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它。
当然,外表是次要的。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是否容易使用是最重要的。
首先要说的是,对于家用发烧友来说,“开机”永远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作为推出的“云计算机”系统,该OS生态系统可以说完全建立在应用程序生态系统之上。
因此,如果你想体验完成的OS,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拥有一个账户;
2.合理的科学环境;
3、有一定的抛投能力;
确认满足要求后,在 Clash 中开启 Allow Lan 以允许局域网连接。
然后安装服务模式,自动重启后小地球变绿,打开TUN模式开关,此时控制面板-网络和共享中心里会多出一个活动网络,点击属性-共享-勾选第一个,选择热点的网络名(比如本地连接10),这样热点就会经过代理。
下一步是登录您的帐户并完成激活。
(图片来源:雷科技)
克服了“创业”这个难关之后,接下来就是重在体验。
如前所述,操作系统的基础在于 Web 应用程序。
基于这个生态的需求,确实提供了一系列配套的网页应用,比如Docs等,这些海外国行应用在网页版就有极高的可用性和强大的功能,不需要单独下载APP。
其实Word的体验非常好。
图片编辑/视频编辑等需求也可以通过/实现。
(图片来源:雷科技)
在线下环境下,谷歌也供给了一系列PWAs,与小程序类似,能够供给对马克飞翔/等办公软件的支持。
并且...这就是 OS Web 应用程序的全部内容。
如果你能习惯生态,那么使用基于外部Web应用生态的OS进行影音娱乐、轻度办公是没有问题的。
但国内的情况大家都很熟悉,各大平台都是封闭的,导致国内的Web生态并不乐观,除了知乎、微博等少数应用的Web体验相对较好外,其他的比如微信、几乎所有的购物软件、除了哔哩哔哩之外的所有视频软件、所有的功能软件要么没有Web体验,要么很难用。
(图片来源:雷科技)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还有更多吗?
事实上,作为为数不多的Arm架构设备,华硕CM3在兼容层的体验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
开启开发者模式后,自由安装apk文件,整体体验与安卓平板几乎一致。
作为首批Arm架构设备之一,华硕CM3搭载了联发科500处理器。
(来源:)
具体参数方面,其拥有4*A73大核+4*A53小核,最高主频2.0GHz,GPU为Mali-G72 MP3。
是的,手机上就是联发科P60T。
使用最新的安兔兔v10跑分,总成绩在20万分左右,基本与骁龙/虎贲T616处于同一水平。
虽然性能不是很高,但至少用来日常看电影、听音乐是问题不大的。
(图片来源:雷科技)
基于OS的特性,ASUS CM3上的几乎所有应用程序都可以选择全屏或窗口模式。
即便是没有适配横屏模式的应用,也会被强制适配全屏模式。
(图片来源:雷科技)
至于OS缺乏原生文档应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下载静灵等应用程序来解决。
喜欢捣鼓的玩家甚至可以利用Linux兼容层来配置Linux版WPS等一系列应用程序。
也就是说,从写作和工作的角度来说,体验可能比那些标榜生产力的平板要好很多。
(图片来源:雷科技)
至于游戏……
当前操作系统上的原生游戏至少有 8 年没有更新了,而且当前的兼容层似乎也不支持它,因此 GPU 性能无法在 应用程序上得到充分利用——甚至玩《原神》也会卡住。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指望该产品能带来任何游戏体验。
(图片来源:雷科技)
看到这些,你的实际使用体验如何?
说实话,在海外以Web为主的应用生态中可以说非常好用。
网页应用对性能的低要求,让它成为了一款名副其实的廉价办公/教育设备;其与Linux系统的优异兼容性,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平板电脑目前存在的问题。
(图片来源:华硕)
但在国内环境下,我们先不说国内很多应用的Web版,本质上只是给APP导流的一种手段。
当电脑的启动变成了一个需要按照流程完成的解密过程时,这样的产品自然就会超出国内用户的承受范围。
也许将来,当社会对于工具的需求没那么强烈,当互联网公司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时候……
只有这样基于云服务的产品才能进入主流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