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简单,世界便简单。
在深秋来临之际,我们来看看阿里巴巴合伙人多龙的技术世界:
阿里巴巴技术人纪录片系列 | HELLO多龙
阿里巴巴科技出品
全面屏横版观看体验更佳~
◆◆
“你去了那里,还写代码吗?”
2003年初春,杭州的空气稍稍暖和了一些。十分钟前,那个还在电脑前写代码的年轻人被叫到马老师的办公室,拿到了一份全英文的合同。从小就怕英文的他,直接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毫不犹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蔡景贤。
蔡静娴,绰号多龙,是淘宝第一代程序员。
当时,多龙还不知道文件中的项目叫淘宝;更不知道他即将参与的这个项目将改变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的格局,影响数千万小微商家和消费者。
对他来说,只要能写代码,哪里都可以。
多龙写代码的背后
◆◆
2003年4月10日,淘宝创业团队搬进湖滨花园。为了尽快把事情办好,多龙和另外两名工程师花了数千元钱购买了一个拍卖网站的源代码,并增加了会员、论坛等功能。一个月后,淘宝网的第一个版本上线了。
湖滨花园位于杭州西湖畔,阿里巴巴和淘宝就诞生在这套150平米的四居室里。
多龙回忆道:“最开始我们每个人都要泡在论坛里,客户有什么问题我们都会及时回复。小宝(淘宝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看论坛,有问题他马上说‘您稍等一下,我让经理帮您解决一下。’然后他就直接来找我,我马上就改,可能几分钟就搞定。当时我们的程序很简单,用PHP+MySQL的结构开发,响应很快。后来时间长了,小宝就建议我取‘多龙’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就这样来了。”
一直到2007年,多龙一个人维护着整个淘宝搜索引擎,但这并不是他的全部工作。
当时,办公室里很多服务器都开启着,吹出的风比七月的烈日还要热,因为限电,空调基本只能当摆设。
在现任阿里巴巴集团 CTO 星典的记忆中,坐在角落里的多龙是个奇怪的人,一些在别人看来很奇怪的问题,哪怕他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他总能很快解决。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坐在电脑前,七年来无时无刻不在忙碌着。除了晚上下班后和多龙一起骑自行车回家,他很少闲着。
一次偶然的机会,星典听说这个不太稳定,当时正好在看一个JAVA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就让多龙帮忙研究一下,多龙看了一会儿后说不如自己写一个,这次连星典都表示有些怀疑,不过星典相信既然他说能行,就一定能行。
多龙没用多久就完成了原型,三个月后就提供了一个可以运行的产品。而且这些基本都是他一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这套系统就是现在的淘宝文件系统TFS。它成功解决了大量小文件分布式存储的可靠性和读写性能问题。时至今日,淘宝的生产环境中仍然有以T开头的产品在运行。
淘宝创业团队合影
回忆起在湖滨花园的日子,多龙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开心”。那时公司租的房子就在办公室旁边,他们经常12点下班,晚上直接睡在公司宿舍里,过着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生活。后来,大家觉得应该加强锻炼,就学着做倒立自娱自乐。多龙坦言,“说到倒立,一开始其实挺怕的,因为要是一下子上去摔下来,可能会扭伤脖子。”
后来他们又发明了一种新的玩法:叠人,把人一个一个地叠起来,也许有十几个人,叠成一排,一群人玩得不亦乐乎。
◆◆
当你亲眼见到多龙本人时,很难将他与阿里巴巴合伙人的身份联系起来。他留着平头,背着黑色背包,从背后看,他看起来像一名理工学院的大学生。
他的办公桌就更简陋了,一本笔记本、一个书包、一部手机,还有活动主办方送的保温杯。“本来座位上放着几本书,前几天我都拿回家了。”多龙尴尬地笑着解释道。
由于多年使用,键盘上的字母已经有些褪色了。
成为阿里合伙人之后,多龙依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埋头在代码的世界里。阿里的西溪公园里,有一个沿着西溪湿地修建的小花园,员工们闲暇时会去散步、看鱼,但多龙几乎不去,他每天到就近的食堂吃饭,然后回到座位上敲打电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阿里食堂里,多龙正在街对面等待朋友们吃完饭。
多龙不擅长社交,也不使用社交网络,一般很难在公众场合看到他。不过,在阿里巴巴,关于他的传说却不少。
阿里巴巴系统软件事业部研究员毕宣说:“伟人很多,但只有多龙可以称为‘神’,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无人能及,淘宝历史上有很多他解决问题的案例。”
阿里巴巴中间件研究员肖谢举了两个例子,“五彩石项目的多龙完成了商城搜索的dump逻辑,如果没有多龙,整个项目要耽误两个星期。还有一次,淘宝框架调用出现故障,我们一群人(十几个人)一起从早上六点到第二天六点排查问题,最后多龙找到了问题所在。”
同样是阿里巴巴合伙人、天猫技术部副总裁的范宇在淘宝有一个习惯,每当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他就会去找多龙。
在多龙的阿里巴巴内网个人页面上,好友给出的最常见标签是“神”、“极品中的极品”。
虽然被很多人奉为神,但多龙却真心觉得自己只是个凡人。他做得最多的事,就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工作站前,面对着屏幕上的黑框,写代码、解决问题。“我就这么做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这是多龙常说的话。
多龙生性内向,话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但和多龙共事过的阿里巴巴人,对他总是不吝赞美之词。这个来自农村的工程师,用自己的技术和真诚,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
1991年9月,15岁的多龙进入苍南中学读书,他开始接触所谓的“计算机”,其实就是类似小霸王的学习机。一次看到一本介绍Basic编程语言的书,他被深深吸引,开始用它做一些加减运算,或者做1到9的乘法表、公式表。
腼腆是高中老师林尚友给他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上课时,他沉默寡言,默默无闻。但经常带着问题来找老师,有时问得脸都红了。”那时,学校组织数学竞赛,多龙都会参加,而且总能得奖。相反,一到语文、英语,多龙就只能认输。
1994年,多龙考入杭州大学。当时高中教育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能读到高中甚至大学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因为当时计算机专业太热门,多龙就转学去了生物科学专业,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对技术的热爱。
大学四年,他基本上整天泡在图书馆和电脑室里,还会跑到老师办公室,把机器拆开,捣鼓,经常被老师训斥一顿,然后又乖乖地装回去。
◆◆
多龙与阿里同协探讨技术问题
阿里科技:您加入阿里巴巴这十年,有没有感觉特别难过或者郁闷的时候?
多龙:不常,因为我没有太多的想法。我只是做我想做的事。我看起来有点傻,但这样我就很开心。我认为你不需要知道太多,只要做好你的工作就行了。
阿里科技:如何处理内心的焦虑?
多龙:不行,我冷静不下来。
阿里技术:你为什么写代码这么多年,却不觉得累?
多隆: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你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我给你分析的话,真的让我很头疼。比如你不感兴趣,你可能会想早上几点下班,怎么还没下班。这种日子很难熬。
我经常坐七个小时的火车,真的感觉太长了。我上班的时候,早上九点上班,一直工作到下午六点。时间不知道过得有多快。因为有事可做,所以不觉得累。所以你真的需要热爱这份工作,否则你会觉得你总是要加班。
说实话,很多时候,工作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时候,工作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我坐在电脑前不动就没事。因为我现在年纪大了,脖子有时可能会有点酸痛。但如果没有电脑,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阿里科技:在和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您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多龙:要有责任心,不管是谁的问题,我一般都会先去看看,把自己当成问题的终结者,不管是谁的问题,我都会尽力去解决,当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不要太计较得失,从B2B到淘宝,其实我什么都做。老板觉得有必要就会叫你做,这是一个机会,如果这次叫你做,你不做,下次他肯定不会叫你做,就这么简单。
当你这样做时,你会学到以前不懂的东西。现在技术变化很快,我们不懂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只有不断地做和选择,我们才能避免落后。
阿里技术:我怎样才能成为像您一样优秀的人,或者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多龙: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所谓的大神、专家,都是从做项目开始的。我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比如2000年我加入阿里巴巴的时候,连JAVA都不懂。工作中遇到问题,就找资料,然后努力去理解,只要你愿意花时间、愿意付出精力,自然就能搞定。
周末送孩子去少年宫,自己也带着电脑去查资料或者写代码,很多时候真的没有捷径,就看你愿不愿意花时间,仅此而已。
你要学会总结,比如你经常做重复的工作,你能不能创造一个工具让自己从这种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逃避问题本身。工程师必须力求代码完美,无论是性能还是简洁优雅,必须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
◆◆
看了多龙的视频你有什么感想?
哪一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你希望在下一部关于阿里巴巴技术人员的纪录片中看到谁?
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想法,阿里妹将评选出最佳想法并赠送10件阿里巴巴技术纪念T恤(背面印有2003年淘宝上线的第一个代码)。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2月5日,获奖名单将在留言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