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148-200X 标准维氏硬度块检定规程解读与引用文献介绍

日期: 2024-07-31 18:39:18|浏览: 565|编号: 5914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0X标准维氏硬度块检定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标准维氏硬度块(试验

试验力范围为0.4903N至980.7N,以下简称标准块)供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及使用

2 参考文献本规范参考了下列文件GB/T4340.1-1999(-1:1997)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4340.2-1999(-2:1997)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检定GB/T4340.3-1999(idt

-3:1997)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 3 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校准-1992

标准测力计检定程序 使用此程序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参考文献的当前有效版本。

概述 标准维氏硬度块是用于验证或比较各种维氏硬度计的示值的计量标准。

维氏硬度试验的原理是:将一个正四面体金刚石压头,其两相对面之间夹角为136o,置于顶端

用规定的试验力压入试样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除去试验力。

压痕表面面积与表面面积之比即为维氏硬度。实际操作中,压痕对角线长度按公式(1)测量:

计算维氏硬度值。FHVS°.1022(1)2dF≈0。其中:

HV——维氏硬度值;S——压痕表面积,mm2;F——试验力,N;d——

两个压痕d1和d2对角线长度的算术平均值,mm。维氏硬度试验按三个试验力范围进行。

范围划分为(见表1)。

-200X表1维氏硬度试验按试验力范围分类试验力范围FN硬度符号试验

试验名称 F≥49.03≥HV5 维氏硬度试验 小载荷1.961≤F≤49.03 HV0.2~≤…

维氏硬度试验0.09807≤F<1..01~<HV0.2显微维氏硬度试验4测量性能

4.1 标准块硬度范围及均匀性标准块硬度范围及均匀性要求如表2所示。

标准块均匀性是指在检定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工作标准或更高级别的维氏硬度机,测量标准块硬度的均匀性。

标准块工作表面上不同位置测得的各点硬度值的最大差值与平均值的百分比

表2 标准块硬度均匀性要求 标准块硬度范围 标准块最大硬度均匀性

允许值(以硬度值的百分比表示),HV0.05-ltHV0.2HV0.2--HV100

≤.06.04..02.04.2 标准块的稳定性 4.2.1 标准块的稳定性,使用

两次测试的平均硬度值之间的差值以前一次平均硬度值的百分比来表示。

稳定性要求见表3。4.2.2为保证标准块金相组织的稳定性,在制作钢硬度块时

当标准块硬度稳定后,须经过深冷处理和半年以上的自然时效。

求标准块的硬度范围及标准块硬度的稳定范围HV0.05-ltHV0.2HV0.2-ltHV5

HV5-HV100≤..03.52.05 通用技术要求 5.1 标准块几何形状

标准块的尺寸、平面度、平行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见表4、表5。 标准块的侧面。

标准块上应标有MC标识和硬度范围。

.-200X 表 4 标准块几何形状 (gtHV1) 尺寸

表面粗糙度参数Ra工作面与工作面与支撑面支撑面工作面非支撑面无倒角

形状 长度×宽度或直径 无 厚度 不小于 (mm) 平整度 平行度 大于 (mm)

小于 (mm) 不大于 (μm) (μm) (mm) (mm) 矩形 60×40 圆形

φ60100.050.81×45°0.0050.010/50外圆φ60内孔不大于φ10注:测量表面粗糙度

粗糙度为0.8 mm时取样长度为0.8 mm。表5 标准块几何形状(≤HV1)尺寸表面粗糙度参数

Ra工作面与工作面与支撑面的平行度支撑面与工作面与非支撑面的非倒角形状

长度×宽度或直径不小于厚度(mm)块长范围内平整度大于大于mm小于(mm)

不大于内圆 (μm) (μm) (mm) 不大于(mm) 方形25×2550.0250.2

0.5×45°0.0030.005φ25圆形注:测量表面粗糙度时,取样长度为0.8mm5.2标准块

5.2.1 标准块不得具有磁性,其工作面和支撑面不得有锈蚀、裂纹、划痕、

5.2.2 标准块应编号并标明硬度范围。标号、编号及标记应

标准块侧面应刻有标准块标识。标准块上应带有制造商标识和MC标识。5.2.3 使用的标准

6.测量仪器控制测量仪器控制包括:初始校准,

后续验证和使用中检验 6.1 验证条件 6.1.1 环境条件

硬度块应在-200X6.1.1.1

试验应在(23±5)℃、相对湿度不超过70的条件下进行。 6.1.1.2 周围环境应清洁。

无振动、无腐蚀性气体。 6.1.2 标准维氏硬度计(以下简称硬度计)的工作条件 6.1.2.1

硬度计的通用技术要求a.硬度计应配备标准块,以便比较。b.硬度计应正确安装。

安装在稳定的基础上。调整工作台水平至1mm/mc 标准压头手柄牢固安装在主轴孔内

d.硬度计的主轴、加卸试验力升降机构、缓冲机构、压痕测量装置等应正常使用。

加、撤除试验力时升降机构应动作平稳,速度可调且无冲击。

测量装置的照明应在整个视野范围内均匀,不应影响读数。e.电气设备应安全可靠,绝缘良好。

f.试验循环时间 试验循环时间误差不得超过±0.5S。6.1.2.2最大允许试验力

允许误差:gt1.961N不超过±0.1;1.961N不超过±0.5。≤6.1.2.3施加试验力的时间

从开始施加试验力至达到满试验力的时间及压头下降的空转速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试验力范围F 施加试验力的时间 压头喷嘴下降速度N·s·mm/s F≤9.807

≤10 0.05~0.06 Fgt9.807 6~8 0.20 6.1.2.4 试验力保持时间为15s。 6.1.2.5 对于

显微硬度试验时传输到硬度计的最大允许加速度为

0../s2为标准自由落体加速度。 6.1.2.6工作参考压头a.金刚石正极

四面体(以下简称金字塔)的四个面应严格抛光。对于 gtHV1 尺度,金字塔表面

距顶部0.5mm范围内不得有裂纹、砂孔、

对于≤HV1的鳞片,在距金字塔表面顶部0.3毫米的范围内,放大100倍,

在立体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裂纹、砂眼、崩边等缺陷。b.金字塔表面粗糙度

RZ 应小于 0.1μm。c. 金字塔相对面之间的角度为 136±0.1°。d. 当金字塔的四个面不相交于

在某一点上,对于gtHV1栅尺,对面的交线(凿刃)应小于0.001mm。

尺子对面交线(十字边)应小于0.

. -200X e. 金字塔轴与压头手柄的倾斜角应小于

0.3°。 f.标准压头的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6.1.2.6压痕测量装置a.压痕测量

测量器具视野应清晰,刻度分度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b.测量器具应使用标准刻度。

每个工作范围应通过测量至少五个间隔进行检查。测量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

表7 要求表7 对角线长度d(mm)测量装置最小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

d≤0.040 0. ±0. dgt0.040 0.25 d ±0.5 d 6.1.2.7 比较 a. 硬度计应定期

与国家标准对比,在对比块上对比,对比点数为10个。b.对比

结果以Enlt1为合格。EnΔ/() (2) 其中:Δ:硬度计和国家基本

U1:硬度计测量不确定度。U2:国家标准测量不确定度。

硬度计经多次比较确定的系统误差应予以修正。6.2 检定项目与检定方法6.2.1

验证项目 验证项目如表8所示 表8 验证项目表 验证项目 首次验证 后续验证 使用

检验几何形状 - - 其他要求 硬度值 均匀性 稳定性 - - 注:表中“ ”

表示应检验的项目;“—”表示可以不检验的项目。6.2.2验证方法5PDF

6.2.2.1 试验前,硬度块应使用汽油或

校准前用酒精清洗并恒温保存2小时。6.2.2.2 硬度块校准应等于或高于工作标准。

校准时,在硬度块的工作面上均匀地压五个点。两个相邻压痕的中心

压痕中心至硬度块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压痕对角线长度的2.5倍;

测量压痕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取平均值。6.2.2.3 用上述方法测量的五点硬度值

均匀度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公式1,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除以五个点的平均硬度。

6.2.2.4 测量5点的平均硬度值加上校正值即为标准块的硬度值。

对于gtHV1标尺,当硬度值≤225HV时,硬度值保留一位小数。

整数。修正值等于与工作基准、国家基准多次比较后确定的系统误差值,符号为

6.3 检定结果处理 6.3.1 按照本规程检定合格的标准块,应当出具检定证书。

不合格的硬度块将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6.3.2 标准块硬度值表示示例:

450——表示标准块的硬度值;HV——表示维氏硬度符号;10——表示试验力为

98.07N. 6.4 检定周期 标准块首次检定后的检定周期为一年;一年后复检合格,

符合稳定性要求的标准块的校准周期为两年。附录A 标准维氏块示值校准记录

附录 B:标准维氏硬度试验证书内页格式 附录 C:试验结果通知内页格式

6PDF 附试用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准维氏硬度块》制备规程(征求意见稿)一、规程修订概述本规程根据

全国力和硬度计量技术委员会2004年计划已经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批准。

本规则主要起草单位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泉州市硬度块厂。以上单位有关人员及《金属维氏硬度计检定规程》

《办法》起草人员于2004年11月24日至26日在福建泉州召开起草工作组会议。

会议对规程修改内容及试验验证计划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初步意见。

规程起草稿已开始征求意见。该规程是对原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合并。

-1991《标准维氏硬度块检定程序》、-1991《标准微型维氏硬度块检定程序》

1993 年制定了钻石(维氏和微维氏压头部分)用于检查石制压头。

目前,我国国家推荐性标准的制定政策是全面采用国际标准(ISO)。

对于ISO中涉及到的硬度块的检定,我们在制定规程时也尽量与国际标准接轨。

修改后的条例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标准进行修改。

1、根据1998年《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的要求,对原有检定规程进行了调整。

“引用”程序的结构已扩展,包括“范围”和“概述”。

-1998年《通用计量术语和定义》和《力值和硬度术语》修订征求意见稿,

与近期修订的《标准洛氏硬度块》和《标准布氏硬度块》相比,检定程序在章节结构上相似,

条款基本相同。2.根据-1:1997《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

按照GB/T4340.1-1999(eqv-1:1997)的要求,维氏硬度为

试验力范围分为三种试验方法(见表1)。1表1试验力范围F(N)硬度

符号 试验名称 F≥49.03 ≥HV5 维氏硬度试验 1.961≤F<49.03 HV0.2~<HV5 小

荷重维氏硬度试验0.09807≤F<1.961 HV0.01~<HV0.2显微维氏硬度试验

目前国内维氏硬度计的结构形式仍按以前的规定分为维氏和显微维氏(国外很多产品

但考虑到维氏硬度试验的发展趋势,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本次轨道修订采用

3.标准硬度块均匀性的要求a均匀性定义:ISO

硬度块均匀度的定义是硬度块上5个不同位置压痕对角线长度的最大差除以

采用5个压痕对角线长度的平均值,我国传统的定义是硬度块5个不同部位的硬度。

数值间最大差值除以5个硬度值的平均值,考虑到我国长期使用的定义,有必要改变定义。

容易引起误解,对角线的均匀性并不代表硬度的均匀性,所以本次修订仍沿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