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陶渊明的评价:
我们说起陶渊明,一般都会想到隐士吴流先生,一个“采菊东篱下,闲看南山”的人物。其实他的诞生从他入世便已注定,他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生于官宦家庭,受过儒家教育,自小便有“周游天下,一飞冲天”之志,想效仿先祖陶侃,成就一番事业。可惜,他八岁时家道中落。后来迫于生活压力,陶渊明开始了仕途,十余年间数次为官,数次致仕,最后在41岁时辞官归隐田园。
其实他辞官归隐,一方面是出于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对当时的政治环境感到失望,另一方面也出于忠臣不事二主的传统观念。同时,他的涉世不辍、超脱世事,也体现出儒家追求利世之道和道家清静无为情操对他心理的影响。这些反映在他的“少时少与人交往,喜游六经”、“少时壮烈,持剑独游”、“少时无心世事,生性好丘陵山野”、“采菊东篱下,闲看南山”等诗作中。反映在文章中的有《感士不遇赋》和《归隐田园》。
除了诗歌方面的杰出成就外,陶渊明的散文也同样出色。例如我们熟悉的《还乡记》和《五柳先生传》。这些文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知足、安逸的隐士形象。五柳先生也成为体现中国古代文人理想的人物,桃花源也成为人们心中美好的世外桃源。可以说,他的作品都是他艺术人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