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 Pro 14 价格波动大,联想底气何在?看 AI PC 竞品分析

日期: 2024-08-11 15:22:44|浏览: 480|编号: 6039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这台小新Pro 14没有送去测试,是借给英特尔写AI PC用的,机器很不错,不过我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这台机器价格波动很大,说白了就是厂商在挥舞镰刀,稍不留神就可能买到高价的机器。

那么联想的信心从何而来?

按理说,这款机器本来就不缺竞争对手,联想为何敢把价格加价600、700、800甚至上千元呢?

这取决于我的评价。

首先,新款小新Pro 14 2024核超人工智能电脑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最好先弄清楚什么是AI PC

Intel的定义是必须有NPU AI加速,因为没有NPU,就算你有还不错的iGPU集成显卡,它的驱动也不会给你提供加速,因为三者缺一个。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愿意,因为对用户没有底线,只要能用就用得尽兴。

微软的定义是,你的键盘除了NPU加速,还要有原生的快捷键,反正兼顾了多平台。

AMD 的定义与英特尔类似,你需要一个 NPU,例如,强大的 Ryzen 7 7840H 系列很好,但它没有 NPU 加速。新的 AMD Ryzen™ 7 具有专用的 NPU 加速,它提供了很多功能:

的定义自然是偏向自己的,其认为没有显卡,就相当于没有AI加速,根本就不算是AI PC。

但总的来说,必须拥有AI加速硬件才能被视为AI PC。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其实也有同样的疑问,也想知道加速和不加速差别到底有多大?

于是就做了个测试,大语言模型就不用测试了因为CPU够用,但是文生图之类的肯定是需要显卡的。

首先基于 512 x 512 20 次迭代,小新 Pro 14 的 Ultra 9-185H 成绩如下,耗时 24 秒:

如果没有NPU加速,上代i5-1340P进行相同基准测试需要519.6秒:

i5-1340p 的集成显卡只比 185H 弱一倍,所以时间差应该不会超过 20 倍吧?原因很简单,上图已经说明了一切,就是 CPU 和 iGPU 集成显卡都无法满负荷运行。当你要求它工作时,它不仅费点力气就干活,而且还会不停地向你抱怨,“我做不好这个,我做不到,求求你别让我做,我真的做不到。”

但输出还不错:

而且很奇怪的是,我使用了相同的关键词,甚至一些因素也相同,但得到的图表却不同,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这是标准,如果要只用CPU(抱歉,NPU没有iGPU)实现 map,上面的512 x 512不是上限,我试过512 x 768,时间大概翻了一倍,需要15分钟以上:

但这是上限了,别想着2倍甚至更高倍数还原成高清,我试了一下,看到半个小时过去了,还剩半个小时,时间还在增加,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直接放弃了……

放弃是正确的,因为你需要知道上限在哪里。

不过英特尔至少有一点好,英特尔也是软件公司,有自己的框架作为加速引擎,可以让自己的硬件性能更好。但是AMD我就不清楚了,只能靠别人的第三方玩,好像没有自己的框架。

所以相比较而言,从这个角度来看,基础款的AI PC轻薄本,尤其是基于Intel平台的轻薄本至少可以玩,而AMD还是个PPT。而且,20多秒能出个的20阶迭代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你花大价钱买的独立显卡也不过快3到5秒而已。无非是像素更大,高清还原比例更高会更有优势,毕竟还有那么多CUDA等着去炼化。

简而言之,AMD 和英特尔的轻薄 AI PC 笔记本目前是:

他们可以很好地玩大型语言模型,几千亿不是问题;

英特尔可以更好地处理文本生成的图像和派生的文本搜索图像。

文本搜索非常有趣

原来我们只有搜索相关页面中包含的关键词,然后才能找到图片,连搜索引擎都是这么做的。

因为它非常简单,每张图片,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没有相关的标签和识别能力。

传统元素很重要。例如,对于NAS大陆,我需要管理工具来寻找和使用材料:

找的时候,每天更新的资料都要打上标签,然后根据标签去找,要是偷懒不这么做就完蛋了,以后找起来就麻烦了。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支持的AI技术的普及,其能力更加突出,完全让人难以想象:

如上图所示,我可以做到这点,快速找到女儿抱着玩具的相关照片。不管她抱着什么,至少范围缩小了。以此为据找图片不是大海捞针,而是如履平地。但在加入 AI 之前,我只能老老实实标注,不能太过用力。就算有图片管理工具能做静态、动态、视频的筛选,我也会高潮了:

没有办法,上限那么低,但是随着AI的出现,这些都是基本要素,AI就是未来。

不过从目前的测试来看,在AI文本搜索和图片搜索方面,智控>荣耀>联想。可惜的是,这些AI PC都不如一个私有云,这是目前比较尴尬的地方。所以,在此期间以及之后,私有云肯定是我坚定不移的扩展升级范围,笔记本更多考虑独立GPU,集成显卡也可以但需要NPU支持。

为什么我说之前测试过的荣耀、联想的能力,不如私有云呢?

很简单,这不是识别能力的问题,而是内容覆盖的问题,两家公司都没有找到足够多的图片,我放了一堆小狗的图片,他们也没有找到足够多的图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AI还没算完,还是更新不了,我也不知道,而且也没有状态。

我的姬空间至少有一个可以查询的状态,如果有新的图片,就不会是100%,还会回滚,继续取新的索引。

文本搜索和图片搜索以前是做不到的,但现在可以了,所以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于摄影师来说。我认识不少,今天可以@他们。如果他们看到这个,大概会震惊有这么一个私有云吧?当然大部分人都会淡定,毕竟他们靠这个谋生,不标注不注释文件目录只是在增加戏剧性和工作量。但这里AI可以抛出一个想法,他们的助理,他们的老婆助理可以休息一下,可以利用整理的时间去做美甲、SPA。

对不起,我情商低,一句话就得罪了大家。

包括读者,你们都写了2000字了,还没开始评测?但我觉得有必要解释清楚,你买这些轻薄本是为了什么,它能给你带来什么?是情感价值还是生产力,还是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具?这个也很重要,毕竟很多AI PC可能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买了一台不代表它就是你想要的,那才是悲剧。

不过我这里还没说联想的自信,所以我得继续说我没说完的,我们来看看它的竞争对手:

竞争产品有哪些?

首先它自身13代标配在5000左右:

两者都是i5 16GB+1TB内存和固态硬盘,32GB版本售价5299元。但酷睿Ultra不同,U5:

你看板载16GB的差别就800元,你还说价格波动不大?32GB卖5999不是很合理吗?

而其U9 32GB+1TB今日售价7299?实际历史价格为6598元,比U5贵了600元,也算合理:

但涨价到7299也太夸张了,多涨了700块钱,用户的钱是风口浪尖来的吗?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小新Pro 14的续航相比上一代是有提升的,而这并不单单是因为Ultra系列AI处理器的加入。

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32GB+1TB标准配置的价格:

我们来参考一下友好公司的比较:

惠普HP Pro 14 2024今日6199元,每日最低5699元,惠普便宜的时候也便宜,少了300元。2.8K分辨率OLED屏幕差别不大,重量和薄度也相差不大。还有一个薯条的标志:

唯一的区别就是电池续航时间在68Wh和84Wh之间相差挺大,所以在两款手机都处于最低价的时候多收300元也未尝不可。

但是仔细看的话,差别只有16Wh,哈哈。

而且惠普的AI其实比小新更好:

实用的功能这么多,所以联想还是认为自己的老大地位不可撼动,我贵一点有什么不可以的?

但仔细看的话,华硕抢先推出了酷睿Ultra,首发灵耀14售价7699元,涨了300元。所以看上去小新Pro 14并不贵,但两者对标的不一样,75Wh电池,更轻更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所以显然和华硕的 14 相比,意义不大,毕竟如果重量在 1.2 公斤以下,花 6700 元也不算什么。

小新比惠普 Pro 14要重一些,但厚度却只薄了1.6mm,这点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价格仍然非常令人困惑,但我可以说这款机器值得推荐且值得购买,但要等待合理的价格。

高价买入是没有意义的。

为什么值得买?我们一起来看看开箱分析吧。

拆箱:

首先在接口方面,作为14英寸机型,它提供了SD卡支持,这确实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一点:

TF卡用户只需要准备一个SD卡托进行转换即可,这个没什么可抱怨的,但是TF卡槽不能使用SD卡,只能使用USB转换器或者扩展坞,这很贵或者会占用一个USB口,毕竟这些东西就只有2个。

小新很有辨识度,首先有十周年的logo,其次整体比较方正,A面中间是摄像头,单手开合设计,这个设计有好有坏,从这个角度看是这样的:

另外,作为 Yoga 老用户的我发现联想还是保留了重置系统针孔,这个针孔在开机状态灯和耳机孔之间,当然耳机孔是主流的耳机麦克风二合一设计,两个 A 口都在右侧,整个 IO 接口占据了一半的位置。

A面打开和关闭如上图,旋转180度时则如下图打开和关闭:

OLED屏幕并非防眩光,主流产品也是这样,所以如上图有反光的痕迹,不过180°转轴的设计也是联想小新自己的特色。整个键盘的键帽比较大,间距也足够,用起来很舒服。四个扬声器比较普通,不能带来太大的震撼,毕竟小新的优势更偏向于性能。

从下面角度看,巧克力键盘是真的巧克力。

屏幕厚度没什么特别的,但在这个价位上基本就是这样:

左侧双雷电4+HDMI 2.1都在,底壳6颗螺丝固定,双区散热设计:

如果你仔细看风扇位置,就会发现没有防尘罩,这是一种暴力增加冷风进入的方式,但是这东西却把屏幕吹坏了:

如上图所示,热风出风口难免会吹到屏幕,而这又恰好是 OLED 屏幕,这就有些尴尬了。好在小新也不是完全没用,打开底壳之后,虽然没有防尘盖,但是有软条设计可以挡住(防止过多的灰尘污染内部):

无线网卡也是分离式的,这点值得很多人认可,两个2280固态插槽,虽然标配不用2280,但也不是不可能,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毕竟能减轻重量。

不过友情提醒一下,底盖不太好拆,中间有锁扣设计,拆的时候不要用力过猛,一把锁要几百块钱。

最后,在界面等方面的贴合度还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只是一般水平:

是CNC加工的,是国际大厂的,是畅销产品,给用户一点奇迹、一点贴心都没有关系,不能直接涨价500、800元,至少也要给点满足情感价值的东西。

基本下限

既然是一款性能稳定的产品,那么我们先来分享一下烘烤和风噪,这两个是一款机器的下限:

最强双烤机CPU封装功耗60瓦,在距离人机位置50cm处,噪音最大约为40分贝,可以说非常安静了:

可以看到,烤机最大功耗接近70瓦,符合满功率70瓦的说法。满载时总功率可达96瓦,日常持续满载在85瓦左右。基于雷电4的PD 100瓦输入也是可以的,不过原装适配器提供的功率更大。

炙烤

只有CPU处于野兽模式,输出长时间保持在65瓦,非常不错:

如果是FPU烤机的话也类似,温度上限已经是这个模具的上限了:

在这方面,它比惠普 系列和华硕 系列更具侵略性,因此必须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你别无选择,因为用户积极想要提高性能。你必须付出更多。

当然,有以上下限还不够,还要看其他硬件的质量,下限越高,上限越好。

固态硬盘

联想送了我一块海力士固态硬盘,虽然不是2280,但是实测各项参数都很不错,特别是缓存,直接跑起来就不轻松了:

以上是基于 64GB 的测试范围。写入能力维持在 4GB/s 以上,温度也还不错。而我们直接缓存之后也是如此:

看来小新对于SSD的下限比较高。

记忆

内存是板载的,性能相当不错:

不过板载颗粒的延迟不可能调到很低,所以这是基础。

基准

因为这款机器是185H,而且定位性能级,所以它的跑分基本代表了185H的最高情感值,基本是14寸轻薄本的天花板,后面就不单独说了,全部基于野兽模式。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有些系列只有U5和U9,或者只有U7,这是为什么呢?

CPU-Z

只要看一下这个你就会明白:

U9 相比 U7 提升不大,集成显卡也一样,就好比 i7-1360p 相比 i5-1340p 提升不大一样,当你觉得上一个级别不够好的时候,下一个级别只给你那么一点点,很可惜。

所以这个其实跟 i5 相比 U5 差不多,不过 NPU 的加入确实有用,需要 AI 的话还是有用的,真正的提升可能还是酷睿超 200 系列到 300 系列。

那么 U9 够用吗?事实上,它绝对够用:

你参考一下14代i5就明白了,80%多核性能,还要多少?

这是一个性能过剩的时代,不够永远不够,够了再多也没用。笔记本反正都是五六千块钱,几年后性能几乎翻倍,你还想要什么?越来越薄越来越轻,能效越来越高,续航越来越好。

主流跑分成绩为多核18000,单核1800,多核规模不算太够,但够用了。

这部分表现不算太好,比不上i5-1340p,下面的跑分也才1万出头:

不过要告诉大家的是,以上是基于“野兽模式”下运行的应用,如果是“智能模式”,其实比 i5-1340p 要好一些:

所以我不知道它的设置倾向,但一般来说,我玩游戏用的是野兽模式,办公用的是机器模式,哦不,是智能模式。所以这里请注意,野兽模式不代表最强。但续航还不错,超过13个小时:

总体来说看起来还不错:

CPU封装功耗最低为2瓦,最高为39瓦。

Adobe三件套测试就到这里,说实话这个测试对Intel极其友好,因为大家都说Intel的U代表生产力,这话一点没错,他们把这些都优化到了独立显卡都快跟不上的时候了。

如上图,AE可以跑出850的基准分,简直太厉害了,这还只是集成显卡,也可以看出Arc独立显卡架构的集成显卡不仅厉害,而且厉害,标配32GB大内存是必须的,谁要是买16GB的,那简直是恶心到自己了。

Ps直接突破1000点,这就是生产力U。

PR是显卡的竞争对手,但也拿到了510分:

只有AMD 780M集成显卡稍微便宜一点,但还是和510不相上下。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英特尔是生产力的首选。认真的KOL即使没有得到报酬也会吹嘘这一点,因为这是真的。

游戏测试

测量

我们先来看看 Forza ​​n 5,在没有 XeSS 的情况下,1080p 高清画质下 FPS 为 65,表现相当不错:

和上一样,中断的情况也很少,1440p 下有 51 帧:

而且没有任何中断,简直就是奇迹。

《地铁:离去》可以玩,平均帧率为 36 fps。建议在玩之前降级: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波动比较小,这意味着Arc显卡确实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小新Pro释放出的性能也完美展现了它的整体水平,当然16英寸的机型还是有进步空间的。

我运行了《古墓丽影:暗影》的多个版本,在 1080p 下,我关闭了 XeSS 超级采样并获得了 49 帧:

如果启用,质量模式下的 XeSS 可以提高到 66 FPS,这相当不错:

因为这让我们可以吹嘘Core Ultra可以玩3A游戏了,毕竟以前我们也吹嘘过AMD的780M集成显卡。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针对CS2的优化还不够到位,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

如上所示,平均帧率为 78 FPS,理论上应该高于 FPS 限制。

因为在跑分方面比780M要好,所以后续的驱动优化等就没问题了,Intel这方面进步很快。

基准

光线追踪和跨平台参考:

主流的Time Spy参考显示显卡分为4234个等级:

以上这些跑分成绩之所以能够获得传奇称号,是因为前面已经说了,小新Pro 14的性能释放是天花板。

确实是一个上限,你总不能指望1.2公斤的释放比1.4公斤以上的释放更强吧?你得尊重科学。

总结

其实这里总结的就是,如果你不想用独立显卡,但是需要一些AI支持,那么可以买酷睿超轻薄本,这些评测简直就是在说买车一定要买32GB起步内存,16GB的就别看了,因为都是板载的。

至于选择,如果小新Pro 14价格合适,可以直接入手,如果不想等,可以看看惠普的Star Book Pro 14 2024,反正日常使用还是比较便宜的,区别只是性能释放定位不同,不过也不会差太多。

型号选择上基本就是U5或者U9,如果U7能便宜很多的话U7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是厂商是否提供SKU给你选择,如果没有,你就没法选择。

乘车指南

联想小新Pro 14的U5+32+1TB,5999推荐:

如果是U9的话,那么加1000元差价是值得考虑的,再多加也没什么意义。

HP Pro 14 2024 U5 售价 5699 元即可购买:

它有银色、蓝色和粉色可供选择。升级到 U7 是一种选择,但价格与常规的 U9 相差不大,所以我认为不同品牌只有两个 SKU,价格分别为 5699 和 5999。

如果你拿到这样的机器,怎么玩文森特呢?我个人推荐用绘师,有一键安装包,解压后就可以用。

先生成 512 x 512,等看起来不错时再锁定,然后再增加像素。这样,总体开销会更少。

本文首发于我的个人网站:

https://www.makeasy.work/%e5%b0%8f%e6%96%b0pro-14-2024%e6%b5%8b%e8%af%84%ef%bc%8c%e5%ae%83%e5%87%ad%e5%95%a5%e5%8d%96%e9%82%a3%e4%b9%88%e8%b4%b5%ef%bc%9f/2024/04/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