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取得可喜成就

日期: 2024-08-21 09:11:13|浏览: 356|编号: 6156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牢牢把握“稳增长、高水平奋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1. 一般规定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06.2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421.0亿元,增长10.4%。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69.9%和25.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7:51.9:31.4调整为16.3:52.4:31.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54.6亿元,增长15.8%,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6.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基层单位3111个,比上年增加1025个,增长3.4%。

该市的消费价格上涨了2.8%,服装价格上涨了8.4%,食品价格上涨了4.1%,房屋价格上涨了2.3%,这是推动工业生产商价格指数(PPI)的主要因素。

在今年年底,迈扬的工业化率达到45.1%,比2011年增长了0.4个百分点,而与该省的差距缩小到0.2个百分点;城市化率达到43.6%,比2011年增长了1.8个百分点,超过了省级平均水平。

科技城全年实现总产值4808亿元,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3亿元,增长1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7.8亿元,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6.2亿元,增长16.9%。

2. 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2亿元,增长4.0%。 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4.1%、林业总产值增长3.6%、畜牧业总产值增长3.8%、渔业总产值增长4.5%。 实现增加值219.2亿元,增长4.0%。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7.7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3.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6万公顷,增长0.8%。全年粮食总产量240.8万吨,增长0.7%。其中:春粮产量175.2万吨,增长0.7%;早春粮产量65.7万吨,增长0.8%。主要农产品中:稻谷产量98.7万吨,增长0.5%;小麦产量57.1万吨,增长1.0%;油料作物产量33.2万吨,增长2.7%;蔬菜产量200.8万吨,增长5.2%。

活猪的年产量为590万,总肉类产量为635,000吨,鸡蛋输出量增加了160,000吨,增加了4.3%的牛奶量;

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9%。全市利用国家资金3亿元,完成造林5533公顷。全市有自然保护区11处,总面积32.7万公顷。全市主要林产品产量1.7万吨,比上年增加3230吨,其中核桃1.7万吨、桐子97吨、棕榈片70吨、生漆23吨。

年末共有水利工程7.5万处,库调容量25.9亿立方米,实际供水量10.9亿立方米;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8万公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到57.8万公顷。

3. 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607.4亿元,增长1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70.1亿元,增长17.4%,高出全省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1.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4.3%,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47.5:52.5。

全市“2+4”重点产业共实现工业产值1704.4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89.9%,增长19.1%。“2+4”产业总产值中,材料产业增长14.9%,食品及生物制药产业增长29.4%,冶金机械产业增长17.7%,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8.3%,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5.4%,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25.0%。

2012年,各个县,城市和地区的工业增加价值的增长率增加了21%,增长了20.6%,和增长了20%,增长了19.9%,增长了19.6%,地区增长了19.4%,增长了18.6%,并增长了18.6%,ND 16.6.4%。

在该市的主要监测工业产品中,有68.3%的产品实现了产出的增长,发动机,钢,香烟,酒和水泥分别增加了19.2%,15.4%,8.0%,12.3%和1.1%,以及饲料,饲料,航空,航空制度,电视,电视和肥料的降低为1.9%,7.2%,8.4%,8.4%,8.4%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和10.5%。

高于指定规模的工业企业的主要业务收入为1836亿元人民币,利润和损失后的总利润增加了96.4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3.5%;

全市有资质等级的建筑安装企业完成建筑安装产值215.2亿元,增长4.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52.8亿元,增长12.0%;其他企业完成162.4亿元,增长2.1%。全市建筑安装业累计完成增加值98.8亿元,增长1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2.2亿元,增长5.8%,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位。

分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投资454.3亿元,增长7.6%;更新改造投资260.5亿元,增长15.1%;房地产开发投资145.7亿元,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回落14.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8.2亿元,增长15.6%;第二产业投资280.7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投资613.3亿元,增长1.7%。

全年“2+4”产业完成投资221.1亿元,增长15.6%。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投资25.6亿元,下降34%;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投资35.3亿元,增长62.7%;化工产业完成投资15.0亿元,增长44.9%;食品及生物制药产业完成投资35.9亿元,下降14.9%;冶金机械产业完成投资71.9亿元,增长48.9%;材料产业完成投资37.3亿元,增长24.9%。

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706.3万平方米,增长7.6%;竣工面积434.5万平方米,增长28.3%;销售面积309.4万平方米,减少25.6%。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2.8亿元,增长16.0%,位居全省第二位。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6.8亿元,增长3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40.8亿元,增长14.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5.9亿元,增长19.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9.4亿元,增长16.8%。

分区域看,城镇市场零售额387.0亿元,增长16.1%;乡村市场零售额185.8亿元,增长15.6%。

按分类值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增长49.1%,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7.5%,肉蛋类零售额增长43.3%,服装类零售额增长10.7%,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0.1%,汽车类零售额增长3.8%。

全年旅游总收入137.2亿元,增长41.1%,其中:国内收入136.8亿元,增长41.1%;旅游外汇收入591.8万美元,增长45.4%。全年接待游客总数1921.6万人次,增长21.5%,其中:国内游客1919.5万人次,增长21.5%;入境游客2.1万人次,增长42.3%。

6.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2012年,全市引进内资项目663个,到位资金641.1亿元,增长31.5%;引进外资3.48亿美元,增长6.5%。

外贸进出口总额22.1亿美元,增长19.5%。

七、交通和邮电

2012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9308.0公里。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51.6亿人公里,增长11.5%;公路货物周转量60.9亿吨公里,增长16.6%;水路旅客周转量252万人公里,下降24.1%;水路货物周转量9.4万吨公里,下降31.7%;铁路旅客发送量457.7万人次,增长7.0%;铁路货运量107.1万吨,下降9.4%;民航旅客发送量68.1万人次,增长9.4%;民航货邮发送量8379.4吨,增长6.4%。

2012年末,全市共有邮政局所424个,邮政业务总量2.8亿元。通讯业主营业务收入29.1亿元,增长8.5%。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74.9万户,增长1.6%,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万户,增长5.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39.6万户,增长1.4%。国际互联网用户53.5万户,增长19.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财政总收入216.3亿元,增长25.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0.4亿元,增长22.5%,税收收入55.4亿元,增长17.4%,占公共财政收入的68.9%。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26.3亿元,增长10%。其中,单位存款959.1亿元,增长1.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22亿元,增长20.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86.8亿元,增长12.2%。其中,短期贷款450亿元,增长29.1%;中长期贷款616.1亿元,增长1.4%。

2012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6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8家,人身保险公司18家。全年各类险种保费收入46.8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2.2亿元,下降4.5%;财产险保费收入14.6亿元,增长14.1%。各类险种赔付及到期给付支出13.8亿元,增长25.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在2012年底,各级有1258所学校(不包括大学,技术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有698,000名学生和49,000名教职员工,其中包括42,000名全职教师。

全市有小学438所,招生4.0万人,在校学生23.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236所,招生9.1万人,在校学生27.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3所,招生3.1万人,在校学生6.8万人。

全市高校13所。2012年招生(含成教全日制生)4.3人,在校生12.7人,大学生3.2人,聘任专职教师6629人。

全市组织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152项,落实无偿资金11993万元;组织申报省级科技项目132项,落实无偿资金3955万元;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0家;全年申请专利3601件,授权专利1712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4个,藏书199.5万册。有美术馆、文化馆304个,影剧院17个,博物馆、展览馆11个。乡镇有广播电视台264个,广播覆盖率98.5%,电视覆盖率98.9%,有线电视入户普及率72.9%,城镇数字电视转换率98.5%。全市公开发行报纸5种,印数3280万份。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0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05个,卫生技术人员2.4万人,执业医师10172人,注册护士、护士8629人,医疗床位2.5万张。

2012年,全市有体育场馆15个,全年共举办运动会584次,参加运动会人数374万人次。

十一、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

全市已建成投入运行城镇污水处理厂12座,设计污水处理能力41.6万吨/日,累计实施减排项目248个,其中列入省级目标责任书的重点减排项目20个,限期治理12家工业企业和12家规模畜禽养殖企业,全市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11年全线下降。

绵阳市主要河流中,府河干流水质全年为优,府河主要支流中,通口河水质为优、安昌河水质为优、开河水质为良,各断面均达到或超过相应水质类别标准。

城区空气质量全年监测366天,其中优67天,良284天,达标率为95.90%。城区大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城区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满足功能区类别要求。绵阳城区及郊区降水pH值全年呈中到酸性变化,范围为4.84~7.49,酸雨频率为3.80%。

2012年,绵阳市单位GDP能耗下降7.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8%,超额完成省、市年度目标。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342.2万吨标准煤,下降1.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3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3.8%。

全市共发生伤亡1219人,同比上升1.5%;死亡212人,同比下降6.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

2012年,全市年末总户数201.8万户,年末常住人口545.4万人,常住人口464万人。

全市城镇居民休眠收入支配20755元,增长15.3%。其中:工资性收入15521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17元,增长11.7%。其中: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15.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2.0%、衣着支出增长13.1%,食品支出增长11.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13元,增长14.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772元,增长4.7%。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员累计达22.8万人,今年新增0.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1万人,城镇登记人数为3.93%。全市有1.1万人实现再就业。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8.6万人;江油、安县、北川、平武等县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8.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8.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9.8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87.9万人,参合率99.7%;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260元/月,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补助12.2万人,减少1.8%,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18.9万人,增长3.2%。失业保险标准市本级及江油市为672元/月,其他县市为616元/月。年末全市社会福利收养单位247个,床位2.4万张。

笔记:

1、《公报》中使用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据,正式数据以《绵阳统计年鉴2013》为准。

2、GDP、工业增加值、农业产值绝对数据按编码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三资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单位),以及建筑业企业及具备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和具备资质等级的房地产企业。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