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主题展览中儿童游乐设施研究 季轶佳 聂桂萍(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我国一线城市新开业购物中心超过70家,总商业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在线上购物时代,线下商场为了更好地招揽顾客,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宣传手段,商业主题展览便成为流行。其中,儿童主题展览因能吸引多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成为商场首选的主题展览主题,展览中的儿童游乐设施成为不可缺少的设施。本文旨在对我国商场主题展览中的儿童游乐设施进行研究,归纳其类型,分析现状及设计要素,并对未来做出展望。关键词:主题展览;商场;儿童;游乐设施 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商场是城市生活中家庭日常出行不可缺少的场所,是家长较喜欢带孩子进行亲子活动的公共空间之一。在体验经济时代,商场与儿童游乐业态的关系空前紧密。为了吸引成年人带孩子来到商场,增加客流和社会关注度,主题展览及其配套的儿童游乐设施几乎成为每一次商场重大改造的标配。商场是寸土必争的商业场所,举办主题展览、建设儿童游乐设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商业利益,目的是通过从儿童的体验入手,吸引游客到商场,促进游客与商场租户的互动,进而带动家庭消费。
因此如何在商场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展览时间内,吸引儿童游玩,鼓励游戏,保证游玩秩序和安全,有效刺激商场内成年人消费,就成了商场主题展儿童游乐设施设计及游乐机制必须考虑的问题。2、商场主题展儿童游乐设施类型商场展览的主题在不断变化,但展览配备的儿童游乐设施的游乐形式和类型,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六种类型:(一)景观装饰型这类设施作为还原主题场景的景观,起着装饰和呼应主题的作用,通常还附加有引导功能,提醒游客展览内主要景点的楼层和方向,或为游客儿童预留拍照空间。例如虹桥天地举办的“2017哆啦A梦南极探险主题展”中,“大雄的房间”还原了原著人物经常钻进去旅行的时光机抽屉,小朋友可以钻进抽屉里拍照、玩耍。 (二)互动型 该类设施又可分为:亲子互动型和设备互动型。亲子互动型是指需要父母与孩子配合使用游乐设施,才能达到玩耍的效果。BFC外滩金融中心举办的“2017上海阿凡提主题展”中的“真人抓娃娃机”,有四根直立铝合金支架及配套悬挂绳(悬挂绳上配有安全带、安全扣);升降控制系统实现柜式定点控制,控制玩家在悬挂状态下的起飞与降落;支架上配有移动导轨,可实现左右移动;设施下方设有游戏奖励可供抓取。
真人娃娃机的玩法机制是:家长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小孩的运动方向,双方配合抓取下方的娃娃。设备交互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各种环境效果,达到人与设备交互行为的目的。这里的交互主要是指人与非计算机器之间的行为。例如上海新天地湖滨路“2017海底小纵队主题展”中的“章鱼城堡摇椅”,每隔一段时间设施就会吹出泡泡,吸引小朋友驻足游玩。(三)体力型这类设施通常包括攀爬、跳跃、奔跑等需要一定体力和运动量才能完成的游乐设施。例如虹桥天地“2017小猪佩奇夏日欢乐乐园主题展”中的游乐场景区,其中的“恐龙滑梯”需要小朋友爬上2米高的斜坡到恐龙背上再滑下,“蹦床游戏”区有蹦床,可供小朋友自由跳跃玩耍。 (四)刺激型 该类设施是为了满足比较好动、喜欢刺激项目的小朋友的需求而设置的。上海新天地湖滨路“2017海底小纵队主题展”中的“晕机”,小朋友坐在椅子上,系好安全带,设施启动,座椅会沿着后面的环形轨道移动旋转,坐在上面的小朋友还可以调节椅子的摆动幅度。 (五)教育型 该类设施会与教育游戏相结合,开发小朋友的智力。例如虹桥天地“2017小猪佩奇夏日欢乐乐园主题展”中的感觉统合训练游戏区。感觉统合是指人体运用自身感官,结合环境和外界信息,使大脑获得不同的感官信息并作出反应的能力。
儿童感官训练游戏有助于训练儿童大脑与身体的协调发展。该游戏区的感官训练游戏包括:墙面拼图游戏、墙面轨道游戏、趣味时钟、动物识别、钢片琴等,旨在让儿童在玩乐的同时,锻炼感官、大脑和身体的综合能力。 (六)互动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动性儿童游乐设施逐渐成为主题展的常设卖点。在2016年长影天街购物中心举办的“史努比梦想大未来主题展”中,就有一个运用数字互动影像技术的“数字未来展区”,展区有不同的主题,参加展览的儿童可以先在绘画区画出与主题相对应的画作,然后将画作扫描,完成的作品会被投影到互动场景的屏幕上,这些作品的图像会随着儿童在屏幕上的动作,如移动、变形等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3、商场主题展儿童游乐设施不足 (一)游戏体验感仍不足 大部分儿童主题展都会选择目前受众面广的动画、电影等主题,冲着展会主题而来的人远远大于冲着游乐设施本身而来的人。消费者通常不会提前做调研,了解展会里具体有哪些游乐项目,而是一知道展会主题是孩子喜欢的类型,就会带着家人一起前往。这种现象在主题展开展前期尤为严重,导致商场里的游乐设施一次性承受的客流量过多,单个游戏项目游玩时间过长,造成拥堵。排队时间长、人满为患的环境会直接影响游玩体验,让期待值很高的家庭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觉得行程太累、可玩性不足,不值“票价”。
(二)展会安全隐患 由于主题展会属于商场的临时性活动,一个展会的持续时间一般在两个月左右,最长不超过一年,因此展会内的游乐设施有可能未经严格检测就投入使用,部分设施在设计结构、选用材料、看护人员的专业性、设备维护等方面存在一定概率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商场内的主要群体还是前来购物的消费者,而商场空间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大部分游乐设施都分散在商场的过道、大厅内,导致整个游乐区无法避开路人的穿行,而这些路人在靠近游乐设施时,很有可能与正在游玩的儿童发生意外碰撞。 (三)设施使用人群的年龄分层 在现有的主题展会中,并没有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分区游玩的概念,导致不同体型、不同活动能力的儿童不得不在同一个设施内游玩。一方面,年龄较小或体型较小的儿童在游玩过程中更容易因意外的身体接触而受伤,另一方面,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能力也不同,幼儿觉得有趣的项目对于小学年龄段的儿童来说过于幼稚,而年龄较大儿童觉得好玩的设施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又过于困难、难以理解。四、商场主题展儿童游乐设施的设计要素 (一)安全要素 考虑游乐设施的安全性是设计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在人机方面,要注意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尺寸要求;在材料方面,采用弹性较好的橡胶、软木、布等作为游乐设施的面层材料,结合海绵、棉花、液体或气体填充,在发生意外碰撞时,可以有效缓解儿童的冲击伤害;在预防方面,一些刺激性较大的项目需要加强防护措施,如安全带、头盔、防滑袜等。
(二)游戏元素。游乐设施的游戏元素直接决定了主题展的质量和游戏体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什么样的游戏机制能够调动孩子们游玩的积极性。比如应该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在游玩过程中可以发现奖品。 (三)环境与再利用元素 由于商场空间有限,在游乐设施设计中应该考虑并充分利用商场各楼层过道、大厅的可用空间。另外,由于主题展中的游乐设施是短期使用,在展览结束后需要移至下一个承办展会的商场,因此设计时应注意游乐设施拆卸和重新安置的便利性。 五、展望与总结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未来家庭中的孩子会越来越多,而商场作为综合性商业环境,非常适合带孩子来度过亲子时光。主题展览作为商业空间变革的新形态之一,在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新颖的玩法,而作为展览核心的儿童游乐设施则需要有更加完善的设计和玩法机制,才能更好地满足日益增多的儿童,营造安全、健康、愉悦的公共成长环境。:[1]赵素青,张小平.儿童游乐设施体验设计研究[J].艺术与科技,2016,29(2):272。[2]谢恒远,肖竹强.儿童玩具中的产品语义分析[J].包装工程,2008,29(11):149-151。[3]石雪峰.商业空间儿童活动区设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4。[4]郝建峰.儿童游乐设施设计与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5]曹宏庆,周勇.儿童游乐设施设计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153.[6]陈建.小型游乐场儿童娱乐设施设计与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齐鲁工业大学,2011.-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