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范建磊
界面新闻记者|陈启瑞
界面新闻编辑 | 徐悦
开云集团正在经历困难时期。
4月24日,开云集团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销售收入同比下跌11%至45.04亿欧元(约合348.75亿元人民币)。直销渠道可比销售额下跌11%,批发销售额下跌11%。奢侈品牌批发销售额下跌20%。
奢侈品行业面临降温趋势,LVMH集团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下跌2%,其中时装及皮具和珠宝及腕表分别下跌2%和5%;Zegna集团一季度销售额仅增长8.1%,较2018年第四季度的15.2%下降近一半。
但开云集团的状况显然更糟。
主品牌古驰销售收入同比大跌21%至20.79亿欧元,其中直销渠道和批发渠道可比收入分别下跌19%和7%。开云集团3月底曾向市场发出盈利预警,表示古驰销售额可能下跌近20%。开云集团首席财务官在财报发布会上表示,古驰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表现令人担忧。
包括中国区在内的亚太市场销售下滑是Gucci第一季度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由于新创意总监德萨诺上任后的首个系列直到3月左右才投放市场,该系列产品在第一季度的销售贡献占比不到7%,但财报表示,服装和鞋类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曾被认为能延续Gucci高增长势头的Saint 在第一季度也表现不佳,销售额同比大跌8%至7.4亿欧元; 销售收入同比大跌2%至3.8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8亿欧元,而包括和Prada在内的“其他品牌”部门则下跌7%。
按地区划分,亚太市场、北美市场、除日本以外的西欧市场销售额分别下降19%、11%和9%,日本市场销售额增长16%,日元汇率波动带来的差价优势吸引了大量游客购买奢侈品。包括中东和非洲在内的其他市场收入增长了6%。
财报发布后,开云集团股价4月24日开盘后下跌9%,由于奢侈品行业降温,以及旗下品牌转型需要持续的资本投入,开云集团预计业绩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改善,2024年上半年整体营业利润或将下降40%至45%。
开云集团的业绩可谓“骤然下滑”,全球奢侈品销售降温是事实,但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Gucci的业绩在疫情之后放缓,Yves Saint 和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让开云集团继续录得正的销售增长。
但主品牌一季度销售额下滑逾20%,整个集团营业利润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将下滑逾40%,这让作为大型多品牌公司的开云集团尤为尴尬。下滑速度快、幅度大,为缓解风险而实施的多品牌战略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Gucci占开云集团总销售额的近一半,而Louis 仅占LVMH 2023年近800亿欧元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对Gucci的依赖让开云集团更具抗风险能力 开云集团的销售额在下滑,管理层并非不知道这一点,其在2023年提出的中期战略明确指出将扶持Yves Saint 。
当时,Yves Saint 的业绩还在增长,Yves Saint 此前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提供大量入门级皮具的策略,而这些产品的风格往往与市场趋势相符。 2015年,Yves Saint 的业绩开始下滑,一度成为开云集团内业绩下滑最大的品牌。
事实上,依赖入门级消费者和产品拉动销售,是开云集团旗下所有品牌的通病。
在正价店,开云集团旗下品牌提供大量售价在万元左右的入门级手袋和鞋履,这些品牌往往是奥特莱斯店的常客。社交媒体上,有网友表示,Gucci 将人气颇高的酒神包上架奥特莱斯销售的做法损害了品牌价值。 前创意总监李安离职后,他设计的产品很快在奥特莱斯以不到五折的价格出售。
开云集团并非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对品牌价值的损害。在前创意总监推动的Gucci转型初期,开云集团就宣布削减打折活动和折扣幅度,收缩批发渠道。但在整体产品分销过程中,开云仍然抵挡不住低价和折扣带来的好处。
如今,开云集团旗下品牌面临不够高端奢华的困境,而消费者却更愿意购买爱马仕、路易威登等顶级奢侈品牌,这也是为什么开云集团在财报中表示,提升品牌的吸引力和产品的稀缺性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核心依然是Gucci,除了继续收缩批发渠道,Gucci计划最早在2024年关闭部分直销店,重新确立皮具产品的核心地位,而对于近十年客流量激增的Gucci来说,塑造经典手袋设计,避免时尚潮流影响,是维持行业地位、提振业绩的关键。
可以预见的是,开云集团业绩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改善,品牌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利润难免会继续承压。但在当前环境下,除了彻底重塑品牌形象,开云集团别无选择,如果依然以短期利益为中心,下一个周期后将再次遭遇业绩灾难。